王曉燕
摘要:作為學生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引入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美術課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培養(yǎng)正確的教學觀念,通過改進和更新美術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評價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前言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初中美術教學一直被忽視。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初中美術教育逐漸受到重視,要想構建高效的美術課堂,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
1.現階段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資源利用率低
從目前初中美術教學的現狀來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源利用率低,教學內容枯燥,既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作為美術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者,教師應承擔起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藝術知識的責任和擔當,應整合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現有的豐富教育資源,更好地提高自身美術教學水平,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2美術活動開展較少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蓬勃發(fā)展,美術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教師的責任也越來越大。初中美術教育旨在幫助學生為獲得藝術知識和技能奠定基礎,通過分析目前初中美術教育的演變,發(fā)現其實教師很少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藝術活動,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課堂作業(yè)是否完成,而忽略了學生的真正學習需求,嚴重阻礙了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和教學質量的改進。
2.構建初中美術教學高效課堂具體策略
2.1營造濃厚美術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性很強的學科,不僅是初中生在學習文化課時最有效的緩解壓力的方法,也是提高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要想建立高效的美術教學課堂,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現有的藝術知識和繪畫能力,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學習情境,營造濃厚的藝術教學氛圍,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紋樣與生活》中,本單元的學習目標主要是幫助學生學會欣賞生活中的美,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觀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是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學習情境,教學生用實物舉例,課前讓學生進行準備一張白紙,鼓勵學生進行裝飾,學生可以想象生活中的物品進行裝飾,讓學生充分體驗裝飾的樂趣,也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展示少數民族和古代器皿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器皿上的圖案,不僅讓學生有效學習了民族文化,還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隨后教師在向學生解釋繪畫的構圖形式,如平衡、對稱、旋轉等,通過在課堂上的學習,學生可以判斷和欣賞圖畫的組織形式,把握和理解紋樣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初中美術教育不應局限于教師的個別講解和片面的傾聽學生的想法,而應創(chuàng)造有針對性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藝術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升華學生對藝術素養(yǎng),進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2.2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貫徹及落實素質教育
將現代教學方法融入初中美術教育,既能保證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也能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的趨勢。例如,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教育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升初中學生的藝術水平。例如,在教學《美術作品的深層意蘊》這一課時,本單元的課堂學習目標主要是幫助學生體驗和充分理解某一層次藝術的深層含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討論,從而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藝術家作品的內涵,增加學生的審美意識,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長期影響,美術教育常常被忽視,隨著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大力實施,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織要素,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占據重要位置。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前展示準備好的視頻和圖片,同時讓學生收集和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課外資料,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比如在教學《紅藍椅》、《包裹海灘》等作品時,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討論藝術家想通過這幅畫表達什么?有助于學習者知識的拓展,同時使得學生的個人感知力和執(zhí)行能力得到有效發(fā)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融入現代教學法,不僅改變了課堂教學形式,還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2.3加強藝術和其他主題之間的聯系
各個學科都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探索和發(fā)現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完全互補,提升美術教學的影響力。例如在美術教學和數學中的幾何有很強的相關性,學生需要很強的空間想象力來解決幾何問題。因此,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體驗幾何形狀的美,激發(fā)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空間想象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美術相關的繪畫技巧上有更好的表現。這種教學方式其實并不少見,經過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很多數學老師刻意將語文內容引入教學中,也有物理教師將數學內容引入教學中,因為知識其實是相互關聯的,如果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找到這樣的聯系,那么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就會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增加相關知識的引進,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學生永遠是學習的核心,教師只有正確引導和幫助學生,才能有效地構建高效課堂。
2.4巧妙借助美術教學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課堂活動可以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yè)。對于藝術修養(yǎng)好的學生,教師的要求可以提高一些,對于藝術功底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相應降低學習要求。老師在評價學生時,要充分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尊重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差異,不責罵或嚴厲批評有錯誤的學生,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相反,要鼓勵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獲得自信。舉例來說,在講授《空間與層次》的課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難的部分就是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所創(chuàng)造的視覺美,并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材料與方法來表現不同的空間效果。這節(jié)課的內容比較復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運用啟發(fā)性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觀察和欣賞熟悉的事物,讓學生體驗生活的美好,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使得學生有學習空間和層次的欲望,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繪畫的樂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構建高效課堂打下基礎。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對教育的要求,教師越來越關注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進行初中美術教學時,必須不斷改革和更新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有效地學習美術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創(chuàng)造力,確保學生不僅能正確理解藝術,還能感受到藝術的美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敏江.試論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文理導航(上旬),2021(10):88-89.
[2]劉美娜.初中美術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普童話,2019(37):143.
[3]高俊.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高效課堂的構建[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8(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