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燕
摘要:本文中筆者立足于蒙臺梭利教育理念,就幼兒園家園合作的活動策略展開研究,望與諸位同仁探索出更加高效優(yōu)質的教育模式,推動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
關鍵詞:蒙臺梭利;教育合作;活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1家園合作應以幼兒為中心,激發(fā)個體學習興趣
1.1家園攜手,科學引導幼兒的學習興趣
孩子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學校擔負著國家未來的教育重任,老師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承載著父母的美好愿望,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制教師。教育孩子是家庭和學校共同的責任,這一點已經成為廣大幼兒家長和教師的共識。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教師與家長都應以幼兒的實際發(fā)展狀況為參考,培養(yǎng)個體學習興趣。濃厚的興趣是孩子學習最有效的催化劑。并且,興趣直接反映了幼兒的情感認知度。當幼兒對某個事物或某項活動產生興趣時,他們會心生向往,渴望去探索和發(fā)現,并愿意為此付出努力,積極主動地尋找答案,其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顯著提高,并且能夠獲得良好的體驗感受。但是,興趣不是天生的,絕大多數興趣都是后天經過適當引導和科學培養(yǎng)生成的。因此,家庭和幼兒園只有攜起手來,共同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科學引導幼兒的學習興趣,才能充分保障幼兒健康成長。這也是教師與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1.2多措并舉,積極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除了教師,家長是幼兒學習的最初引路人和全程陪伴者。家庭教育對兒童智力發(fā)展和思想引導的作用早已得到廣泛認同,現如今,許多家長在生活中也能做到積極引導幼兒,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父母會指著路邊飛馳的汽車告訴孩子汽車的相關知識,會指著天邊形狀各異的白云請孩子想象像什么。在父母的引導下,孩子對外界產生了無限的興趣,想要看到、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2為幼兒樹立道德與生活榜樣
為提高家庭教育的實際效果,促進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幼兒家長應當根據既定的教育目標選擇正確的指導方針與訓練思路,讓自身的正面道德品質與符合社會主流道德準則的行為習慣輻射到家庭生活的不同領域,進而充分影響多數幼兒內在行為方式與思考習慣的形成,幼兒家長應當不斷通過自主進修提升個人道德素養(yǎng)水平與教育能力,選擇能夠滿足幼兒個人能力發(fā)展、完善其內在人格的正確指導思路,通過發(fā)揮榜樣指導作用營造多層次、開放性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為達成以上教育目標,家長應當有計劃、有策略地在家庭教育活動中為幼兒演示怎樣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為幼兒展現有益于其個人道德水平提升的健康行為方式與生活作風,主動承擔起創(chuàng)設和諧家庭環(huán)境的任務,通過控制自身的言行舉止避免對幼兒的個性發(fā)展與習慣養(yǎng)成產生不良影響,與幼兒協(xié)手創(chuàng)建文明、禮貌、平等的家庭文化與生活方式。
3教師應當精準把握幼兒的敏感期
3.1關注幼兒的生活體驗
幼兒的精神生活與成人不同,幼兒對于世界萬物都存在好奇,他們看待事物有獨特的觀點,幼兒教師應尊重幼兒的本能需要,教給他們神話、童話故事,讓他們自發(fā)地游戲。幼兒往往對那些被成人視為無足輕重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并積極探索。事實上,正是在成人眼中“無聊”的行為,卻是引導幼兒成長不可缺少的經驗,如果幼兒的這種興趣得不到重視,幼兒自身的多樣性和特殊性就會受到傷害。不能用成人的看法和情感對幼兒進行思想控制,這樣會打亂幼兒的成長節(jié)奏,泯滅幼兒的特性,不利于幼兒健康成長。
3.2應尊重幼兒成長的差異性
幼兒成長的差異性是個體差異造成的,也會通過幼兒群體間的橫向比較表現出來。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同齡幼兒,個體的生長狀態(tài)也會有顯著的個性,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生命時間表。幼兒敏感期的教育應該立足于幼兒生命的個體差異和獨特之處,滿足幼兒的個性化需要。幼兒敏感期的教育要引導幼兒生命潛能的發(fā)展,理想的教育可以讓幼兒樹立遠大的理想并付諸現實,幼兒期特有的開放性為實現理想教育提供了現實條件。這需要幼兒教師善于觀察并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其次,教育者應該重視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提高創(chuàng)造意識,激發(fā)幼兒興趣。最后,幼兒教師要營造輕松自由的教育氛圍,幼兒能夠自由地決定活動的時間、地點和方式,自主完成任務和活動。
3.3應遵循幼兒成長的自然節(jié)奏
幼兒教育的意義在于確保幼兒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幼兒成長的自然節(jié)奏需要通過感知經驗體現出來,生命活動像一場包含過去、攜帶現在并走向未來的時間之流。生命的時間是流動的、多元的,不同的生命之間和同一生命的不同發(fā)展階段都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且受到內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展現出獨特的節(jié)奏與行動力。教育時間與幼兒成長的生命時間配合作用,是教育活動對獨特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義的尊重。因此,幼兒教育要允許幼兒充分運用自己的天賦和能力,按照自己生命的內在時間發(fā)展和成長。反之,如果幼兒被外在固化的時間所束縛,其獨特的生命和活動將不能有序展開,教育的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實現生命的平等對話,是幼兒敏感期教育的必然途徑。
3.4全面引導幼兒良好品格的養(yǎng)成
社會領域的教育重在一日生活的滲透。各班級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的總體情況,每月設置“開門七件事”,就七大核心品格本月要培養(yǎng)的具體行為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羅列在一日活動的表單中,力求做到“一日活動皆課程,一日環(huán)節(jié)蘊品格”,使教師在品格教育中有目標、有計劃。如在課間餐點時,中大班幼兒嘗試使用筷子、自己夾點心,這是盡責品格的培養(yǎng);各班級開展氣象播報、新聞播報等活動,讓幼兒輪流主播,這是勇敢、更新品格的培養(yǎng);引導幼兒對幫助自己的人說一聲“謝謝”,對保安叔叔說聲“您辛苦了”、給爺爺奶奶捶捶背、給爸爸媽媽端杯水,這是感恩品格的培養(yǎng)。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蒙臺梭利教育方案是建立在對兒童內在的發(fā)展?jié)撃芎湍軌蛲ㄟ^自發(fā)、自動的活動來進行自我教育的信念之上的,因而主張給兒童以充分的自由,反對成人的強制性干預。這是筆者個人十分欣賞的教育理念之一,故而文章以此為論點,對家園共育闡述個人見解,望諸位同仁能對筆者的文章給予專業(yè)的指點意見。
參考文獻
[1]單中惠."幼兒"是誰?蒙臺梭利如是說——蒙臺梭利對幼兒身份問題回答之初探[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9,18(1):6.
[2]李穎.《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的出版與啟示——兼論蒙臺梭利的幼兒本位理念[J].出版廣角,2019(6):3.
[3]張頌.基于蒙臺梭利幼兒心理發(fā)展觀的學前教育研究[J].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