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
【摘? 要】復習是整理既得的語文知識與教學概念的重要手段。依靠科學復習機制的指導,學生才能完成查漏補缺的基本學習任務,全面掃清學習活動中存在的盲點。聚焦語文要素,強調(diào)復習活動的科學性、互動性、開放性特點,能為語文復習的開展提供更多選擇。本文對如何在語文要素的推動下完成語文復習指導教學展開探析。
【關鍵詞】語文要素;小學語文;復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1-0148-02
Focus on Chinese Elements and Optimize Chinese Review
(Wujin Qingy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LIN Xue
【Abstract】Review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organize the acquired Chinese knowledge and teaching concepts. Relying on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review mechanism, students can complete the basic learning tasks of checking and filling vacancies, and comprehensively eliminate the blind spots in learning activities. Focusing on Chinese elements and emphasizing the scientific, interactive, and open characteristics of review activities can provide more op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view.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o complete the instructional teaching of Chinese review under the impetus of Chinese elements.
【Keywords】Chinese element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view strategy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要素包含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習慣等。在教學指導活動中,語文要素從課堂互動、課下教學等角度幫助學生集中分析語文知識,進而完成加工及整理語文概念、文化知識的工作。借助語文要素進行復習,能大幅提升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實現(xiàn)復習指導工作的“有的放矢”。
一、優(yōu)先復習基礎,完成復習預熱
復習是學生溫習所掌握的文化知識與學習方法的重要過程。在教學指導活動中,科學的復習體系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語文知識,進而加深學生對語文概念與教學材料的理解程度。但在復習的過程中,一些語文教師依舊存在抓不住重點、搞不清方向的問題:在復習指導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圍繞重點知識、難點知識、對長篇幅文本發(fā)起“猛攻”,對教材中涉及的基礎概念與文化知識則明顯缺乏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形成科學的復習體系,基本方法要素在語文課堂中逐步流失。教師必須管理學生的復習方法,借助從基礎到高級的復習指導機制完成復習指導任務,加快學生與復習活動之間的有機互動。在復習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圍繞語文要素中的基礎方法要素入手,構建由點到面的復習指導機制。首先,要求學生復習生字詞,完成生字詞的讀、寫、記等任務,夯實基礎;其次,圍繞篇幅較短、理解難度較低的文本復習,如,古詩詞閱讀復習,短篇課文閱讀復習,完成從基礎到文本材料的過渡。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細化復習任務:現(xiàn)代文以讀為核心,對古詩詞材料,則應該培養(yǎng)學生背誦、記憶的能力,加深學生對語文材料的理解,加快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速度。語文要素對基本方法作出了明確強調(diào),重視語文學習技巧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xiàn)。教師必須學會管理學生的學習方法、復習順序,指導學生從基礎入手,完成全面化的復習任務,加快學生的復習效率。
二、認真復習難點,記憶重點知識
難點、重點是小學語文復習指導活動中必須攻克的兩座大山。圍繞不同的閱讀材料開展復習工作,才能在根源上解決復習指導、復習學習等問題,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但從當前的小學語文復習活動來看,復習環(huán)節(jié)的“不得其法”已經(jīng)成為阻礙復習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
教師可嘗試借助難點知識幫助學生復習有關問題,圍繞語文要素中提及的基本能力開展復習指導活動。以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材《陶罐與鐵罐》的有關教學為例,教師可圍繞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信息搜集能力、邏輯分析能力、文本解讀能力等重要基本能力開展復習指導工作。首先要求學生閱讀文本,解決文本中的生字詞問題,感受陶罐與鐵管的不同性格、不同語言,站在“情感”的角度審視作品;其次圍繞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開展教學,要求學生分析《陶罐與鐵罐》的創(chuàng)作情感、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教師應嘗試圍繞學生的基本能力開展復習指導活動,既不能放棄語文重點、難點,也要對教學要求與教學任務投入足夠的關注,鼓勵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獨立分析復習材料,重新梳理學習順序。
三、開展模擬檢測,檢驗復習效果
從當前的整體教學活動來看,復習似乎正在轉(zhuǎn)化為一個“有始無終”的過程。由于沒有形成專業(yè)的復習指導機制,在復習管理活動中,教師并不能及時調(diào)查學生的復習進度、復習成果和復習效率,在這種情況下,復習與教學之間會出現(xiàn)較大的差異。學生表面復習、實際溜號等問題依舊屢禁不止。要在根源上解決學生的復習矛盾,教師必須建立科學化的復習指導機制,整理學生的復習流程、復習效率,結(jié)合復習模擬檢測活動檢驗學生的復習成果,完成復習指導任務。
語文要素中提及了“基本學習內(nèi)容”這一概念,對學生所掌握的理性知識作出了重新強調(diào)。教師可嘗試將語文復習帶入基本學習內(nèi)容中,結(jié)合復習指導、復習檢測等活動完成復習教學工作。以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白鵝》的教學為例,豐子愷先生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栩栩如生的白鵝。帶有趣味性特點的教學材料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復習熱情。教師可結(jié)合基本學習內(nèi)容這一要素,開展模擬檢測活動,檢驗學生的復習成果:首先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依靠拼音寫字、默寫成語等方式檢查文本中涉及的核心知識點,檢驗學生的基礎復習能力;其次檢查學生對文本材料的復習水平,要求學生整理出文章中記憶最為深刻的語句,并對這些語句進行批注、評價,構建從積累到表達的全新互動機制,加深學生對語文材料、語文知識的理解。在完成讀、記的復習指導任務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圍繞“寫”的板塊開展復習互動,仿照《白鵝》的表達手法、情感態(tài)度創(chuàng)作作文,完成從閱讀到表達的多元復習任務,為后續(xù)復習的指導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
四、小組監(jiān)督復習,加快復習效率
小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較差,在復習指導的活動中,復習任務的完成依賴于教師的監(jiān)督與管理,一旦失去了教師的強制力的約束,學生的整體復習質(zhì)量將會直線下降。教師要圍繞學生的復習能力講復習,在復習指導環(huán)節(jié)鍛煉學生的語文智慧與人文意識,才能消除學生的惰性心理。教師可從小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入手,圍繞小學生渴望得到認可、樂于競爭的學習態(tài)度開展復習指導工作。
教師可圍繞語文要素中提及的語文學習習慣開展復習指導工作,以培養(yǎng)學生的復習習慣為行動方略,鍛煉學生參與復習、主動復習的語文技能。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教材《橋》的有關復習為例,可將學生結(jié)成對應的復習指導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依靠共同復習、獨立檢測等方式完成復習任務,加快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與語文基本文化理論的速度。在復習指導環(huán)節(jié),學生的關注點不同,復習環(huán)節(jié)的發(fā)力點也不同,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會從《橋》的基礎知識開展復習指導活動,檢測其他學生的生字詞掌握程度、閱讀能力;部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比較出色,復習的出發(fā)點較高,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從“文章情感”“核心思想”等角度入手,復習方法比較復雜:可能包含書寫讀后感、賞析文章等形式。在這一復習體系下,學生給出的復習方法可視為對基礎復習活動的“提升”,是對學生復習概念與復習能力的整理。教師可要求學生在小組內(nèi)開展復習評價活動,整理與評價其他學生給出的復習方法、自己提出的復習意見,借助多元化的復習指導機制完成復習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總之,語文要素的出現(xiàn)對語文課程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在圍繞語文要素開展復習指導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基本學習方法、語文復習內(nèi)容、基礎教學知識等角度入手,鍛煉學生復習文本、解讀文本的能力。教師應及時檢測、評價學生的復習過程及復習成果,利用復習講教學,才能在根源上提高學生的復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曹文兵,杭海.統(tǒng)編教材中語文要素教學的全學段實踐[J].人民教育,2020(09).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