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建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推進,對初中語文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與規(guī)劃,老師不僅要教導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提升思想道德建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擴展學生的思維,并且要加強德育工作,將德育內(nèi)容滲透到教學中,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就初中語文課堂對立德樹人教育作出了分析與總結(jié)。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立德樹人;教學方法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活躍且熱情,成人意識也不斷地提升,但是由于學生缺乏社會經(jīng)歷,認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有限,心理狀態(tài)與心理素質(zhì)不穩(wěn)定所以學生容易受到不良誘惑的影響,妨礙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此,老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結(jié)合教學的主題,將知識融入德育元素,優(yōu)化教學的理念,實施立德樹人的思想。老師要充分地結(jié)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不斷地提升學習的質(zhì)量。
一、以身作則
初中老師要想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首先要教育并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錯誤,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質(zhì)量。首先,老師要謹言慎行,成為學生的榜樣,初中生往往對自己的老師有著莫名的崇拜感,所以會模仿老師的言談舉止,對此,老師要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只有身心合一,才能夠贏得老師的尊敬,讓學生能夠跟隨老師。其次,老師對學生許下的承諾一定要兌現(xiàn),做到心口如一,引導學生成為誠實守信的人。再次,考試要一視同仁,由于學生的基礎能力不同,所以學習能力有所差異,老師要尊重學生,以平等的方式對待學生,不因為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成績、家庭外表等因素區(qū)別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平等,從而讓學生更愿意接近老師,愿意將想法告訴老師,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后,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堅持學習,幫助學生擴展思維,讓學生可以了解未知的世界,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能夠勇于探索世界。并且,老師要管理自己的情緒,在要求學生彬彬有禮的同時,老師要注意自己情緒管理工作。
二、立足教材
初中語文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教育可以立足于語文教材,老師要回顧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為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并且與教學主題相結(jié)合,高效地開展德育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老師在結(jié)合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慢慢地感悟。老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的結(jié)合教材的內(nèi)容,讓學生既可以學習到知識,也能夠培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這樣才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
例如,在講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時,老師要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勇者,你面對困難時要堅持,不放棄,將困難細化,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難。德育教育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更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價值,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學以致用
立德樹人在引導學生明辨是非,知美丑的基礎上,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性的實踐,運用自己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德育教育在學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動中都會有所映射,老師要解決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德育教育。語文老師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公民意識,讓學生到社區(qū)進行實踐,讓學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并且能夠知法懂法,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在學校,老師同樣可以通過班級建設鍛煉學生,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能夠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從而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家中,老師要引導學生體驗父母,承擔部分家務,讓學生可以自主管理,不讓父母操心。同時,換位思考的鍛煉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讓學生提升了共情的能力,減少了對他人的抱怨,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四、在語文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信息技術(shù)教學
老師可以充分的運用信息技術(shù)教學,將文章的內(nèi)容通過視頻和圖片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升課堂的效率。這樣的教學方式相對新穎,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快速地融入到教學中,從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在信息技術(shù)教學的幫助下,老師可以減少寫板書的時間,留出更多的時間供學生思考與反思,同時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問題,讓老師及時地解答不造成問題的堆積。并且在信息技術(shù)教學中,老師可以為學生擴展德育趣味知識,讓學生能夠愉快地接受知識,這樣教學不僅可以提升語文課堂的趣味性,也可以讓學生減輕學習的壓力。
(二)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讓學生提升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率。同時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表演,讓學生分別表演出遵循制度與不遵循制度兩種情境,讓同學們進行深刻的反思,回想自己是否有同樣的經(jīng)歷,通過對比,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錯誤,讓學生能夠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錯誤。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并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老師要關(guān)心愛護學生,為學生構(gòu)建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錯誤,并指導如何去改正。老師要釋放個人的魅力,深入地挖掘教材,讓學生能夠知行合一,從而提升學生的精神文明。
參考文獻:
[1] 王云瑋.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立德樹人"[J].新課程·中學,2017,(12):336.
[2] 朱微潔.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策略探究[J].文淵(中學版),2019,(9):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