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煒
關鍵詞:紅樓夢;成長;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1)34-0080-01
偉大的文學作品都有許多角度的不同解讀。一部說不盡的《紅樓夢》,絕不僅僅是男女情愛、家族興衰。盡管我們今天再難看到這部經(jīng)典真正的完整面貌,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從中去品讀、領悟生命成長的萬般滋味。蔣勛先生說,他是把《紅樓夢》當作佛經(jīng)來讀的,認為書里處處是慈悲和覺悟。深以為然。
《紅樓夢》的主角們是一群年輕人,或者可以說是青少年吧。書中所有的情節(jié)起落,所有的人情世故,其實都是在講這些“紅樓夢中人”的生命成長,當然也是在講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
原著第二回的后半回,賈雨村外出閑逛,偶遇老友冷子興。兩人在小酒館里有一段閑聊。這段文字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之前,不太顯眼,常被讀者忽略。但仔細品讀,這是作者在借此機會表達對賈寶玉的評價,進而發(fā)表對生命成長的看法。在這里,冷子興提到榮國府時,隨口說起賈寶玉“抓周”的事。
寶玉抓的不是詩書,也不是刀槍,而是些“脂粉釵環(huán)”女孩子喜歡的玩意兒。書上說賈政“便大怒了,說將來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悅?!庇终f,寶玉長到七八歲時,常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绷牡竭@里,冷子興對賈雨村說:“你道好笑不好笑?將來色鬼無疑了?!?/p>
賈雨村連用了五十多位古人的例子,講述了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雖不完全可取,但亦有可令人深思之處。他說:“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兩種,馀者皆無大異?!边@里,我們不去討論人性善惡,先看后半句——“馀者皆無大異”。蕓蕓眾生本沒有太多本質上的區(qū)別。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往往來自日后成長環(huán)境的不同。同樣的環(huán)境里,不同的孩子也會在認知、能力上存在很多差異,每一個孩子本質上“并無大異”,但不代表沒有性格上的差異。從每一個生命的特點入手,為他提供適合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幫助其發(fā)掘內在潛力,實現(xiàn)自主發(fā)展。而教育質量的優(yōu)劣,是可以決定一個生命走向“大仁”或“大惡”的。這是賈雨村沒有想到的。
賈雨村又說,有一種人“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兇大惡。置之于萬萬人之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tài),又在萬萬人之下?!边@就是普通人?!叭f萬人之上”的“聰俊靈秀之氣”和“萬萬人之下”的“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tài)”,同時存在于每個人身上。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讓每個人身上的這兩種“能量”發(fā)揮了不同的作用,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賈雨村認為,寶玉這樣的孩子“若生于富貴公侯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于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相似性格、天分的人,在不同的家庭里成長,呈現(xiàn)出的人生狀態(tài)固然不同,但似乎又有一些共通之處,如許由、陶潛、阮籍、嵇康、陳后主等。所以他說,“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鄙谋举|都差不多。不同的生命狀態(tài),來自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人生經(jīng)歷。
“同”與“不同”之間,盡是成長之道。在以后的故事中,那些少男少女的成長經(jīng)歷、人生結局,都是一場修行。而參與這一場場修行的,除了每個主角自己,還有他周圍的人與事,甚至他生命里遇到的一切。我們從中讀到的,都是成長的領悟。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張 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