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情霞
摘要:新時期的教學理念要求在對學生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時,能夠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這也就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外學習壓力。而在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充滿活躍且歡樂的氛圍,這能夠很好地影響學生的課堂狀態(tài),從而促進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高效學習?;诖?,本文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一個高質量的小學語文課堂,往往需要情景化教學方法的應用,需要游戲化理念的引入,需要教師課前的精心備課,還需要小組合作式的共同探討。通過這些方面的改變,能夠從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氛圍等方面出發(fā),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在歡樂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接受語文知識,獲得語文方面的發(fā)展與進步。
一、寓情于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古詩詞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與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對于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較為困難。而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對古詩詞中的詞語進行注釋,然后再對句子進行翻譯。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往往感到枯燥,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致于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去對古詩詞的意思進行理解,也不利于學生去把握古詩詞的中心思想,不利于學生思想與情感的升華[1]。但如果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前,通過古詩詞的背景介紹,能夠幫助學生身臨其境,寓情于景,從而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情感、思想等多方面的理解。
例如,在進行《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以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這些古詩的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去了解這些古詩的中心思想,教師往往可以從古詩的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出發(fā),幫助學生去體會詩人在進行這些古詩創(chuàng)作時的感受,同時了解詩人生活的時代背景。這樣,在教師在對整首古詩進行釋義講解時,學生往往能夠結合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詩人當時的情感,去對古詩中的一些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去進行猜測,去對古詩的中心思想進行揣測。這樣,學生通過背景知識的學習以及自身的聯(lián)想,并且通過教師的引導,也就能夠對這些古詩的基本內(nèi)容有一個基本的理解,這也有利于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
二、游戲化教學,促進學生自主探索
小學語文的教學同樣需要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學生通過舉一反三的學習方式,能夠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鞏固語文知識。然而,如果教師在學生學習任務布置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舉一反三,對于學生來說,這僅僅是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也就不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學習的積極性,這也就不利于學生語文知識的鞏固。但如果教師將游戲化融入到知識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舉一反三,這也就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鞏固[2]。
例如,小學課文中的一些修辭手法,教師在教學時往往重點強調,要求學生掌握這些修辭手法,并且能夠將這些修辭手法應用到寫作中,從而給作文提高格調,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應用這些修辭手法進行舉例,教師可以以游戲化的教學方式開展。如:當學生在學習《珍珠鳥》時,通過“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一句的學習,學習了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為了幫助學生充分地掌握這一修辭手法,就可以以“擊鼓傳花”的方式開展造句游戲,教師首先讓一個同學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造句,同學造完句后,可以自主選擇下一個同學進行造句,通過這樣的方法,就能夠將枯燥的造句練習趣味化,促進學生在快樂游戲的過程中對比喻句的使用方法有一個良好的掌握。
三、精備增效,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
為了打造一個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除了進一步去引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外,教師也應該做好備課工作。教師做好課前的備課工作,能夠使課堂教學的銜接更加流暢,這樣也就能夠促進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恰當?shù)倪壿嬎季S,從而有利于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將相和》這一篇文章的教學前,教師通過備課的方式對這篇文章的重點進行分析,以致于在課堂教學時能夠給學生著重強調,從而幫助學生去掌握這些教學重點。另外,為了使課堂教學活躍起來,教師對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進行思考,從而制定良好的課堂教學計劃。如:《將相和》的教學,首先通過一個視頻的播放去幫助學生對整篇課文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通過對課文中的生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然后,對課文情景進行分析,緊接著,分析課文主題及中心思想。通過這樣的教學計劃的制定,能夠將課堂教學連貫起來,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體驗。
四、小組合作,促進學生思維開發(fā)
小學語文的教學,僅僅是靠教師進行教學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也應該積極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開發(fā)思維模式,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去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自己的看法,同時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加深對這些語文知識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對這些語文知識的記憶與掌握。因此,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能夠在學生積極討論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3]。
例如,在學生對《七律·長征》進行學習后,需要學生對“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句的意思和表達的情感進行分析。對于這一部分的教學,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索的形式進行展開,小組成員就自己的所思所想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于一些產(chǎn)生分歧的觀點,小組成員據(jù)理力爭,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最終探索出問題的答案。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能夠幫助學生深度地開發(fā)自己的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學生能夠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高效地進行學習,就應該將寓教于樂,以樂助教的理念引入小學語文課堂開展過程中,再通過游戲化、情景化等教學方式的應用,促進學生能夠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雷建新.深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與途徑[J].學周刊,2021(33):139-140.
[2]強瑩.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探究[J].新課程,2021(4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