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敏
摘 要:在教學中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解決了后進生的問題,每節(jié)課都是教師先提出學習內容和要求,限定時間讓學生自學教材,再做課本上的練習題。“先學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師真正意義上的教,而是老師對學生做的練習題做出評判,個別不會做的由教師指導。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應該是,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全過程都是讓學生自學,教師由講授者變?yōu)榻M織者,要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比如,在講解虛擬語氣這一重難點語法時,教師可以當堂發(fā)一份關于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學案給學生做,并且規(guī)定在20分中內完成用動詞的正確形式填空的句子,之后老師點名讓學生站起來說出自己的答案。在這種壓力下,我相信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會主動先去查閱if從句的三種時態(tài)動詞形式---表示現(xiàn)在情況,從句動詞:If I(we,you,he,she,they)+動詞過去式,主句動詞:should\would\could\might+動詞原形;表示過去情況,從句動詞:If I(we,you,he,she,they)+had+過去分詞,主句動詞:should\would\could\might,+have+過去分詞;表示未來情況,從句動詞:If I(we,you,he,she,they)+should+動詞原形\If I(we,you,he,she,they)+were to+動詞原形\IfI(we,you,he,she,they),+動詞過去式,主句動詞:should\would\could\might+動詞原形。學生在主動預習完語法結構后,做題就會更加小心和準確。教師之所以喜歡滿堂灌,是惟恐講不細,學生聽不明白??荚嚥患案?,傳統(tǒng)的觀點總認為教師講得少,就是教師不負責,希望老師多講。這些不是方法問題,是思想觀念問題,說到底就是對學生信不過。思想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永遠不會進行到底。
過去我們認為教師講得越細,學生學得就越容易,課堂教學效率會更高。但是我們沒有想到,這樣做會養(yǎng)成許多學生不動腦筋的習慣,只是被動地聽課,不愿主動地學習。如在學習省略句這一語法時,老師提前發(fā)一份關于省略句的范圍與用法給學生閱讀和理解:一.可省略作賓語的動詞不定式,只保留to,但如果該賓語是動詞be或完成時態(tài),則須在to后加上be或have。二.不定式符號to的省略:1)并列的不定式可省去后面的to;2)help當“幫助”講時,后面的賓語或賓補的不定式符號to可帶可不帶;(3)介詞but前若有動詞do,后面的不定式不to;4)某些使役動詞(let,make,have)及感官動詞(see,watch,hear,notice,observe,feel,lookat,listen to等)后面作賓語補足語的不定式一定要省去to,但在被動語態(tài)中須將to復原;5)主語從句中有動詞do,后面作表語的不定式的to可帶可不帶;6)find當“發(fā)現(xiàn)”講時,后面作賓語補足語的不定式符號to可帶可不帶;三.省略一個從句或從句的一部分,可用so或not代替。常用于此類的動詞有believe,think,expect,guess,hope,imagine,suppose,say,tell等以及appear,seem,afraid etc.四.在定語從句中,that在從句中作賓語時可省略。另外,凡是進行時態(tài)和被動語態(tài)的定語從句都可省略關系代詞和be動詞;五.在某些狀語從句中,從句的主語與主句的主語一致時,可省去“主語+be”部分;六.在以if,when,though,as if(好象)等連詞引導的從句中,如從句中的主要動詞是be,常將主語it和動詞be省略。通過對以上語法理論的主動學習,學生就會輕松容易地解答后面的語法習題。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老師也不會費口舌之苦。
實踐證明,平時老師需要講十幾分鐘的內容,學生自學三、四分鐘就可以了。學生自學幾分鐘就開始做題,不會的再回頭看例題或相互討論,基本就能做練習題了。這個過程是個不斷反饋的過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會了。這樣,學生自學積極性更大,效率更高。因為老師規(guī)定學生自學幾分鐘就要做練習題,學生有一種緊迫感,不認真看就不會做練習題,落在別人后邊,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所以學生自學比被動地聽老師講課積極得多,這樣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突出了出來。
英語教學中,后進生問題是個普遍性的老大難問題,為什么學生自學反而縮小了差距,轉化了后進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個別輔導后進生。二是在學生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實際是好學生教后進學生的過程。三是后進生在自學的過程中也有一種緊迫感,別人在有限的時間看完了例題能做練習題,自己不會做也丟人,增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好勝心。
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這種負擔主要是課外作業(yè)。對此,首先是從當堂布置作業(yè)開始的,要求老師當堂布置當堂批改,課后不留作業(yè)。并且規(guī)定每堂課的作業(yè)時間不能少于20分鐘。這樣就逼著教師少講。另外,每堂課的作業(yè)練習就是考試,這樣有利于學生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考試能力。學生在課堂上緊張地學習,課后輕松,沒有作業(yè),可以更好地發(fā)展自己的愛好特長,培養(yǎng)各方面的素質。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非常好的教學模式,在實施前我們應該真正的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討論,能夠把這種教學模式與我校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我們應該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指引下,開展具有我校特點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