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
摘要: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科學習中,染色體變異是生物課程授課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在考試中也占著很大比例,但是染色體考試題目復雜,十分抽象,同時有其自身的知識體系。因此在學習染色體的相關知識時,學生無法深入理解學習內(nèi)容,面對一些難題思維無法轉(zhuǎn)變,導致考試時學生無法進行正確作答,大大限制了學生的生物成績,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篇文章主要對高中生物染色體變異相關題目的解題思路進行分析,同時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希望能夠帶給生物教師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染色體變異;解題方法
引言:對染色體變異進行考察,考試沒有固定題型,一些具體的題型,涉及的知識點也是靈活多變。學生如果想提升做題效率,需要把基礎知識牢牢掌握,同時要認真閱讀問題,知道問題的準確考點,在題目中挖掘重點內(nèi)容,根據(jù)問題結合自己的知識推算問題的答案,保證最終結果的正確率。
一、染色體知識相關概念
染色體是生物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在生物課本中,染色體的定義是,染色體是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染色體作為基因的主要載體,本身的結構和數(shù)目發(fā)生改變將會影響基因的結構,以及排列順序和數(shù)目,從而影響生物遺傳性狀。教師進行染色體教學時,可以發(fā)現(xiàn)染色體的概念籠統(tǒng)龐大,一組非同源染色體組成染色體組,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染色體形態(tài)、功能等方面,一個染色體組中每條染色體又相互協(xié)調(diào),共同控制著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遺傳、變異。生物課程的學習中,染色體變異知識體系是遺傳病章節(jié)中知識的基礎,并且它本身又是比較復雜的遺傳學知識體系,里面所涉及的內(nèi)容大多都是遺傳變異學理論知識和概念。
二、高中生物染色體變異相關題目的解題思路
(一)理清知識概念
想要讓學生可以利用有限時間化解染色體變異的題目,需要讓學生夯實基礎知識,理清難點知識的內(nèi)容,把知識點進行相互穿插。學生對于染色體的理解可以站在宏觀角度思考相關理念,也可以從微觀角度看待染色體變異,兩者對于學生能夠正確解答問題都有著直接影響。高中階段染色體題目可以分成以下兩點:第一點是染色體在構造中的變異,第二點是染色體數(shù)量的增加和減少。表面來看兩者是染色體的兩種變異狀態(tài),但是兩者卻彼此存在著聯(lián)系,都是遺傳信息發(fā)生改變。很多學生真正做起生物題目,往往不會看到兩者的聯(lián)系,只關注兩種形式的不同,限制了解題思維,沒有讀懂題目的同時,也就無法正確解答問題。生物教師進行授課時,第一點就是需要讓學生梳理基本知識,學生需要理解知識的邏輯結構和內(nèi)容,同時也要理清知識點的邊界。第二點,教師可以采用圖形模式幫助學生分析知識點的聯(lián)系,知識不能只掌握一部分,需要從整體把握知識網(wǎng)圖。
(二)根據(jù)題目信息進行推導
學生在打下牢固基礎知識,構建完善的生物知識網(wǎng)絡過后,還需要重視審題,在閱讀問題過程中如何在題目中篩選出主要信息,看出題目考察的知識點十分重要,也是對回答問題的重中之重。一般來說,染色體問題的考察不單單是文字出現(xiàn),而是采用圖片加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因此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目是,不僅要關注問題的文字部分,還需要從問題提供的圖片中把握重點信息,并且把自己提出的關鍵內(nèi)容記錄在紙上,最后對自己提煉出的問題進行梳理推導。染色體常常會出現(xiàn)一種題型:此種生物為幾倍體的生物?回答這個問題是,學生們的普遍問題是無法對體細胞產(chǎn)生正確認知,把子細胞等同于體細胞,讓學生的解答出現(xiàn)偏差。所以閱讀生物問題時,學生需要反復讀題,在問題中提煉關鍵信息。學生可以通過文字直接確定細胞類型,重點是看同一性狀基因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這可以確定題目中的生物染色體組數(shù)量。第二點可以從問題提供的圖片確認,在圖片中分析典型特征的染色體,在進行細節(jié)化推導。教師需要有最后的耐心和細心,觀察學生存在的短板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同時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勇敢面對存在的難題。
(三)積累解題經(jīng)驗
考察染色體變異的題目復雜多樣,但是涉及的都是基礎知識點,有著確定性和共通性,教師進行生物授課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強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使用,也要讓學生從大量的練習題中積累解題經(jīng)驗。教師可以把常見的問題劃分為不同題型,之后利用時間進行針對性練習,通過反復練習可以提升學生的解題經(jīng)驗,提高學生的應變力,面對同樣題型的生物題目,就可以快速高效解答。第二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同一題型的解題思路具體呈現(xiàn),站在心理學角度,人的語言和思維是一體兩面的,想讓學生的解體效率得到提升,就需要強化學生的思維,教師講解問題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答題思路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描述的過程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思路進行再次整合,使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得到完善,形成更多的解題技巧,提升答題速度。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四人為一組的生物學習小組,給學生布置染色體學習任務,小組分工合作,讓學生利用空閑時間查找相關資料,最后大家把自己的信息進行匯總,依然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向生物教師請教。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染色體問題,對于問題盲區(qū)要給予學生關鍵性引導,同時教師要提供學生小組匯報時間,讓每個小組選擇一個代表把小組討論結果進行匯報,教師要及時進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自己的錯題本,把自己做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記錄在錯題本上,利用空閑時間反復練習,經(jīng)過大量練習還出現(xiàn)的錯誤要及時請教老師,重新學習相關知識點,通過反復訓練能夠轉(zhuǎn)變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對于染色體題目也可以擁有更好的解答能力。
結束語:總的來說,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很多都是學習方法不正確,對于生物教學中的染色體變異類題目,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學生的解題思路,讓學生夯實生物基礎知識,把握知識點之間的界限和聯(lián)系,構建完善的生物知識網(wǎng)圖。之后強化學生的審題能力,在題目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據(jù)信息推理出問題的正確答案。同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對染色體題型進行針對性訓練,完善自己的答題思路,面對不同的問題可以隨機應變,提升學生解決染色體變異問題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姜雪.高中生物中染色體變異類問題的解題方法分析[J].智庫時代,2017,000(013):P.295-296.
[2]徐豪.淺析在高中生物中染色體變異類問題的解題方法[J].考試周刊,2018,000(022):164-164.
[3]方帥.淺析在高中生物中染色體變異類問題的解題方法[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7: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