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巧玲
【摘要】德育主要指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學工作,以通過教學工作達到提升學生品德修養(yǎng)的目的,實現(xiàn)學生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德育主要指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外語教學則主要指對學生外來語言的教學,將二者整合,促進學生學習質量提升。本文從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德育教學分析,希望可以找到有效的德育滲透教育途徑,提升德育滲透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德育教育;途徑
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英語作為小學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教師更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德育教育時,一定要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教學內容與德育教育進行有機地融合,開展一些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切莫將德育教育僅僅停留在說教上,因為那樣不僅無法達到德育教育的效果,還很容易觸發(fā)小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得不償失的教學現(xiàn)狀。
一、德育滲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具體模式
德育滲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不能夠盲目地牽強附會,要在科學合理的教學規(guī)劃當中有條不紊地進行。想要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地實施德育滲透,首先就得要對教材進行深度研究,敏銳地抓住可以進行德育滲透的內容,明確教育目的;其次是要結合整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適當?shù)陌才牛缈梢赃x擇開展一些教學活動來體現(xiàn)德育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融合;最后則是要顧慮周全,細致入微,關注細節(jié)的處理,從情感層面、日常生活層面或是文化交流層面進行安排,既要做到寓教于樂,也要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德育滲透所涵蓋的范圍不僅僅是品德素養(yǎng)等精神層面上的元素,知禮好學、勤勉惜時也同樣是德育的重點,而且在進行德育滲透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要點而不是長篇大論地“指點江山”。小學英語的初始階段便是從日常的問候和交流禮儀開始的,
二、促進知行合一的情感教育滲透
(一)以學習動機為突破口,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學習動機是指學生希望通過學習所能達到的某種既定目標,也是推動學生去進行學習的驅動力。有很多教學在勉勵學生要努力學習的時候都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便是只告訴了學生要如何去懸梁刺股,卻忘了告訴他們要如此努力學習的原因和目的,要知道動機產(chǎn)生于需要。想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就必須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結構、認知結構以及情感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夠采取正確的教學措施。從小學英語的教材編排特點來看,其主要的精神內核也是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興趣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直接因素。綜合這些條件,增強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活動性是不錯的選擇,結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好勝心和表現(xiàn)心理,以課堂游戲、知識競賽等教學活動,讓學生的認知結構與情感體驗有機結合,而且通過集體性活動,也能夠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然而這樣的教學形式只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調劑而已,對于英語學習來說,堅持不懈的毅力是最為重要的,在學習英語的初期,光是要對單詞進行記憶就是學生英語學習當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引導學生樹立不畏難、不怕苦、堅持不懈的信心,而且還要盡可能地幫助學生尋找更加適合他們自己的記憶方法,讓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戰(zhàn)勝困難,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轉化為自覺學習,讓學習的內驅力進入更深層次的發(fā)展。
(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
學習習慣象征著一個人的學習態(tài)度,特別是在小學英語當中,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能夠讓學生在往后的學習當中少走一點彎路。因此習慣的培養(yǎng)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古今中外歷來如此。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需要依靠教師的引導和潛移默化的滲透,來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結構,可以簡單地將小學英語學習方式歸類為感性學習,即以情感體驗為主的學習模式,無論是基礎的發(fā)音或者是語法學習,都應該遵循這一學習規(guī)律,讓學生充分感知英語的內在魅力。另外要對學生的課前、課中以及課后三階段的學習習慣進行嚴格要求,對于課前的預習要做好檢查、對于課中的學習聽講階段,要確保學生能夠完整地吸收、對于課后的復習要做好成果檢驗工作,要務求做到細致化、全面化。通過對學習的嚴格要求和端正態(tài)度,能培養(yǎng)學生認真務實,勤奮好學的良好品質。
三、教學活動進行德育滲透
德育滲透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渠道的,而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想要充分利用教學活動來達到德育滲透的效果,就得要考慮到小學英語所體現(xiàn)出來的實踐性和交際性,抓住德育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相互融合的契機。這樣的教學方法還能夠消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小學階段學生在參與這樣的集體活動的時候,會顯得極為活躍,會將教師當作他們的玩伴。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問,并不覺得自己在學習,而是覺得自己在盡情地玩樂,在快樂中學習成長??偠灾胍越虒W活動作為教育滲透的契機的話,就得要涉及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情境、教學活動的形式等,要符合學生的審美以及心理期待,以學習情趣為主線。貫穿每一個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注重了學生的體驗,又能夠讓學生持續(xù)保持對英語的學習熱情。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真正的培養(yǎng)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優(yōu)質人才,就一定要注重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在提升學生學習素養(yǎng)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讓學生通過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質少先隊員,以此從真正意義上完成素質教育所下達的英語課堂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肖晶晶,白海亮.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
[2]陳琳.小學英語課堂德育滲透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