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準生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朱村街中心小學 廣東 廣州 511300)
德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校對于德育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在進行德育活動期間,教師要提高德育的開放性,并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促使學生能夠熱情參與其中,從而提升師生的雙向互動性,加深學生對德育原理的認知與理解,進而形成較為固定的個體行為規(guī)范和思想品質(zhì)。
1.1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此時期對他們開展德育培養(yǎng),能夠有效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期間,使其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學習傳統(tǒng)文化禮儀,能夠使學生從生活細節(jié)處入手,優(yōu)化自己的行為習慣。
1.2 有助于促進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學生們接收外界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所感受到的信息也是良莠不齊的,但是學生們年齡尚小,對于信息的辨別能力不強,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識觀念受到?jīng)_擊。在此階段,對學生開展德育活動,能夠使其接收到正面的影響,獲得良好熏陶,從而不斷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1]
1.3 有助于豐富小學教育活動形式。在傳統(tǒng)教育活動中,教師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學習上,教育活動形式較為單一,在新時期背景下,學校積極開展德育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其中,能夠有效落實教育教學改革相關要求及教育部門提出的相關德育要求,并使得學校教育活動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2.1 運用信息技術(shù),擴充德育活動資源。德育不能只依靠單純的理論傳輸,如果教師只是進行口頭教育,很難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會隨之降低。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在開展德育活動期間,教師要善于運用現(xiàn)代化設備,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德育資源,促使學生能夠置身于良好的德育氛圍中,感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德育力量。[2]
比如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期間,教師可以采用信息化設備,為學生提供多元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可以讓學生們觀看歷史紀錄片,感受不同時代我國的發(fā)展狀況,從而體會到我國經(jīng)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蓬勃發(fā)展。這樣的教育形式要比口頭教育更加富有趣味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積極性。
2.2 豐富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參與興趣。讓學生們積極動手、親自參與、切實感受,是進行德育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加強學生的體驗感,使其在不同活動中獲得教育力量,才能達到更好的德育效果。對此,教師可以著眼于德育內(nèi)容,積極制定多樣化實踐活動。
比如在進行勞動主義教育活動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校園、走進社區(qū)和社會實踐崗位,通過自己的雙手和智慧,開展相關勞動活動,并在活動中體會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思想觀念。又如在開展集體主義教育活動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參與一些集體活動,比如體育精神活動、知識競賽活動、班級文化創(chuàng)辦活動,促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感受集體的力量,從而自覺提升集體主義觀念。不同活動的開展與進行,能夠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體驗,并使德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提升德育效率。[3]
2.3 開展家校合作,增強德育活動質(zhì)量。學校是學生們開展學習活動的主陣地,教師要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組織多樣活動提升師生間的互動。家庭同樣是學生們接收教育的重要場所,在對學生開展德育指導期間,教師要提高家校合作的重視度,積極組織開展多樣化德育活動,從而實現(xiàn)德育活動質(zhì)量的有效提升。
家校合作下的德育活動,可以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比如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期間,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家長會,促使家長們意識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還要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成長發(fā)展環(huán)境,使其能夠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下學習生活,并愿意和自己的家長、老師進行交流,及時解決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德育活動對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在引導學生開展德育活動期間,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創(chuàng)新教育方案,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其中,促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下,獲得成長的力量,進而實現(xiàn)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