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摘要:落實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需要初中思政課教師共同實踐,相互學習,共享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面對的是青春期成長的少年,他們可塑性極強。有意義的課程需要有意思的呈現(xiàn),課程教學的效果才能得到高效實現(xiàn)。與時俱進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更需教師進行教與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社會時政熱點;創(chuàng)新;初中道德與法治
前言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以初中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為基礎,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做負責任的公民。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陳永平校長《談育人方式變革下的課堂教學結構創(chuàng)新》的講座,列舉了一個案例:從巴黎圣母院大火談起....聚焦了思政課創(chuàng)新的基調。一位教師設計的第一環(huán)節(jié)的關鍵詞是“共情”一播放著無聲視頻,形成情感代入,激起了同學們的同理心和共情心;第二環(huán)節(jié)關鍵詞“立場”,發(fā)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人類命運共同體論述的資料,學生自學,教師板書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本課價值基調;第三環(huán)節(jié)關鍵詞“話語”:坦誠交流,奠定本課的民主基調;第四環(huán)節(jié)關鍵詞’表達”:理性的建構。教師提出了“四個作為、四個應該”,從而奠定了這節(jié)課的思想基調。即作為世界人,我們應該為人類文化瑰寶的逝去而嘆息;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牢記那段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作為現(xiàn)代人,我們應該關注身邊那些偉大的文化遺存;作為復興人,我們應該積極探索保護人類文明的技術。最后,這位教師布置了課后作業(yè),一篇拓展閱讀:《救黑熊重要嗎?》,一個長實踐作業(yè):提出巴黎圣母院重建的方案或者故宮防火系統(tǒng)建設綜合方案。
1進行課前新聞播報增強公民意識和愛國情懷
我們學校的道德法治課,在新課前一直堅持進行演講和新聞播報活動,七年級的學生剛剛升入初中,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們利用新課前的幾分鐘,讓學生進行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演講,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同學們的評價客觀公正,一節(jié)課在學生們的掌聲中開始,我為學生的精彩展示喝彩,學生提升了學習本課的興趣,學習成績不斷提高。特別是在每屆七年級學生中開展的演講比賽,更是陶冶了情操,鍛煉了能力。
在偉大祖國成立七十周年華誕即將來臨之際,為了激發(fā)七年級同學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我們道德與法治學科和團委聯(lián)合舉行了以“我愛你中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11名參賽選手經(jīng)過預賽的層層選拔,站上了激烈的決賽舞臺。伴隨著《我和我的祖國》的樂曲聲,在兩名主持人精彩開篇后,德育處王主任進行了勵志講話。他勉勵同學們要腳踏實地,把愛國的熱情化為日常的點滴行動,與祖國共成長、共奮進,爭做新時代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在兩位小主持人和電腦管理員的精心配合下,按照賽前的抽簽順序,選手們或伴著優(yōu)美的樂曲聲和躍動的幻燈片,或激情洋溢地展示著自己的演講才華,每名選手在比賽中都得到了鍛煉,用自己的方式抒發(fā)著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臺下的觀眾不時爆發(fā)出陣陣熱烈掌聲。由11名同學組成的評委團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評分規(guī)則公正打分,由兩名核分同學精確算分。
最后,團委書記秦老師公布了本次比賽成績。八九年級的學生綜合能力逐步增強,更加關心國家大事,我們繼續(xù)堅持在課前展開新聞播報活動,可以單獨一人進行播報,也可以兩三個同學組成-組進行播報。由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打分,作為平時成績記錄在每個人的成長檔案中。這個活動,使全體同學及時了解時政要聞,關注國家的整體發(fā)展,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國家觀念。
2密切關注時政熱點有效豐富教學內容
道德與法治課的內容,與時代共發(fā)展,很多時事內容和我們的教材內容緊密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備課以及課堂教學中,都應該用最新的新聞熱點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道德與法治學科是與時俱進的學科,教材內容緊跟國家發(fā)展的主旋律,這對于我們任課教師來說,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我們和學生都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應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例如在講人教部編版七上教材第四單元第十課“綻放生命之花"第一節(jié)“感受生命的意義”一課時,講到怎樣的一生才是有價值的時候,利用當時最新的新聞專題節(jié)目《榜樣四》中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一兩個事例詮釋'能夠將個人理想、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這樣的一生是值得的”。用最新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事例,能夠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自己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后備軍中的一-員,自身責任重大,只有從現(xiàn)在開始,甘于奉獻,敢于擔當,時刻準備著,將來才能為國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課堂的內容用時事進行豐富,能夠弓|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他們自覺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關注時政新聞的好習慣,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和公民意識。
3成立時政興趣小組適時指導研究性學習
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初中也可以進行議題式的學習。當然,由于課時安排有限,我們可以嘗試成立時政興趣小組,以點帶面,促進全體學生了解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親社會行為的養(yǎng)成。現(xiàn)在我們任課的班級一般都有一兩個課代表,那么,興趣小組的最初成員就有了,興趣小組成員的核心就是每個班級的課代表,如果開展得好,還可以增加人員,由每班的課代表負責發(fā)展新成員,不合格的成員也要隨時淘汰。成員的產(chǎn)生原則是完全自愿,一旦加入,嚴格按照興趣小組的活動規(guī)則行事。興趣小組一定要制定可行的、具有約束力的規(guī)則,要求成員認真遵守,促進興趣小組工作的正常開展。興趣小組成立之后就要由興趣向研究性學習轉換,開展適時適度的研究性學習。如同陳校長介紹的“由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談起.....”這樣的內容都可以采用陳校長的方法。利用一節(jié)活動課解決思想上和認識上的問題,然后,通過留課后的作業(yè),指導興趣小組分工合作完成研究性學習,并形成報告,進行實踐和理論上的積累。對于精心打磨沉淀的材料一定要整理成冊,留給各屆學生傳承和借鑒。
基于社會熱點創(chuàng)新道德與法治課,除上述三個方面以外,還應該通過承辦手抄報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為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落實學科組教學計劃,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我們道德與法治學科開展了以“輝煌七十年,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八年級學生手抄報比賽。學生動手實踐本身就是一種過程教育,讓他們用心用情描繪祖國成立七十年來的偉大成就。在活動中,他們主動探尋、廣泛搜索、歸類匯總,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了祖國發(fā)展的艱辛,加深了初中學生對祖國今日成就來之不易的珍惜,激發(fā)他們作為新時代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立志報國,發(fā)奮讀書。經(jīng)過學科組老師的集體評選,獲獎作品被制作成展板向學生公布,得到師生們的極大關注,獲得了較好的常態(tài)化的教育效果。
結語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在課程創(chuàng)新的路上大膽前行。我們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研究任重而道遠,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是我們的責任。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需要不斷拓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曹孟.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禮儀教育探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