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摘要:為了滿足和適應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科學教學不能僅局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師依據教材進行講解,讓學生一味地記憶和背誦理論知識,忽略實踐活動的教學??茖W實踐活動作為除教材教學以外的一個實踐手段,能夠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學生進行學習和研究,也能夠在動手操作中使學生切實體會到科學理論的原理和實驗過程。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更便于學生進行記憶和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不斷地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踐;活動
近年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迅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我國經濟實力增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茖W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為社會發(fā)展所做的貢獻也越來越大,因此科學的發(fā)展和學習尤為重要。在小學階段便對小學生進行培養(yǎng),促進科學思維和科學意識的形成,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為科學實踐打下基礎。傳統(tǒng)的科學課程僅設置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僅依據教材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進行背誦、記憶,學生并不明白科學理論的原理,只是學會了表面,課堂教學也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意識。因此新課標中提出了對科學學科的要求,教師要針對學生因材施教的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從而不斷地培養(yǎng)科學思維。
一、分析開發(fā)利用小學科學實踐活動資源的意義
一方面,開發(fā)和利用小學科學實踐活動資源,既有利于使科學實踐活動得以貫徹實施,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提高和發(fā)展實踐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對問題的思考方式,有利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可以充分地培養(yǎng)學生進行學習,對科學產生興趣。不斷地灌輸科學學科素養(yǎng)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在科學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的學生,能夠通過得到教師不斷的指導和幫助,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課內理論知識的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教學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對科學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意識。
二、研究開發(fā)利用小學科學實踐活動資源的策略方法
2.1以學生為主體,發(fā)展其他學科
在開發(fā)和利用小學科學實踐活動資源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作為指導地位。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學時發(fā)展其他學科,將語文、數學或者是英語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滲透,使學生在學習科學實驗中,能夠較為有效充分的開發(fā)和利用科學實踐活動資源。
比如在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進科學》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關于如何上好科學課進行講解,使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進行討論研究,在生活中進行實踐活動的研究與討論,將學生帶入到科學實驗中,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感受科學的魅力和科學實驗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項。能使小學生在一年級階段就接觸科學,對科學學科產生興趣,儲存一定的知識儲備。
2.2游戲教學,促進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僅僅可以通過實驗操作等方面進行教學,也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游戲中增強對學習的樂趣。在游戲教學中不斷的獲得快樂并獲得知識,在進行游戲教學時,也要強調學習的習慣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用筆姿勢、讀書姿勢、預習習慣和復習習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也具有重要意義。
比如在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感官總動員》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時,利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和積極性。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在設立獎勵和懲罰的前提下,使學生在游戲中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團隊的合作,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并與同學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
2.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開設科學實踐課讓學生在動手的同時也開動自己的腦筋。通過教材和現(xiàn)有的實驗器材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思考問題、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僅對于學生學好科學學科很重要,對于學生更高階段的成長學習以及工作生活都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強調規(guī)則和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和良好行為的培養(yǎng)。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科學實踐活動資源利用中,教師要秉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始終堅持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教師只是充當指導地位,能夠切實地使學生得到相關的技能知識。開發(fā)和利用科學實踐活動資源,既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也有利于學生對其他學科產生興趣。在利用科學實踐活動資源時,教師要不斷的與時俱進,提高個人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地進行教學,以適應不斷發(fā)展的社會需求,滿足新課標中對科學學科的要求和促進教育改革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肖然,紀寶偉.深研科學實踐活動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5(06).
[2] 劉同霞.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科學實踐活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