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鷹
摘要:對于幼兒這一群體而言,常常會對周圍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而科學活動就是培養(yǎng)其興趣、組織其探求周圍事物的一大課程。在了解了科學知識之后,幼兒大都會主動地接觸身邊的事物,感知其所具有的強大吸引力,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其動手以及動腦能力,進一步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有效實施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36-484
引言
科學探索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孩子們在進行科學探索活動時可以調整大腦,放松心情。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應該讓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能夠顯著提高幼兒園對幼兒培養(yǎng)的效率與質量。由此可見,對幼兒園的科學探索活動的開展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合理組織游戲活動,促進幼兒積極參與
通過設計科學探究活動,營造良好的探索氛圍,為幼兒思維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空間。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區(qū)域游戲,充分利用區(qū)域中的材料和工具引導幼兒科學探索。比如在美術區(qū)域游戲中,幼兒會利用畫筆、廢紙、紙盒、石頭等素材去構建一些花園、樹木植物等,在科學探索活動中選擇加入一些花卉植物栽培的材料,利用幼兒園的陽臺、走廊等開發(fā)自主栽植的區(qū)域,引導幼兒進行花卉植物的栽培,讓孩子將畫筆中的場景變成現實生活,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同時,教師引導幼兒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記錄觀察的現象,將種子發(fā)芽生長的細節(jié)描述出來,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科學能力,還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搜集自然探索的材料,像碎紙屑、頭發(fā)絲、毛線等,探索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靜電現象。從生活出發(fā)引導幼兒從觀察到實踐,幫助其感知一些自然的現象,將生活中的元素以及活動設計成游戲的形式,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科學探索的意識和興趣。
二、拓展科學故事資源
故事法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應用要拓展科學故事資源,讓科學故事的內容豐富,分類清晰。這些故事資源的內容要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為指導綱要,能夠用故事的形式解釋科學現象、科學實驗過程和科學應用等內容,借助故事的形式促進幼兒在科學世界之中有探索精神。所以說基本上所有的科學故事都是教師需要收集到的資源內容,教師要全面整理并且分類處理,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自然科學故事、情感類的科學故事、生活類的科學故事等。其次,教師在收集科學故事素材的時候要重視選取以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豐富的科學知識為主的內容,生動的情節(jié)往往是吸引幼兒的關鍵,配合上對話動作的描述,不僅僅介紹了科學知識,也讓幼兒的閱讀能力有所提升。同時,教師選擇的故事內容要有興趣的開頭,最好能夠一下子就吸引住小朋友,然后配上教師恰當的語氣、語調、語速、節(jié)奏直接敘述故事的情節(jié)和內容,自然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另外,科學故事的內容在科學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方面的教育成效必須明顯,也就是最好選擇能夠帶有德育、科學教育雙方面內容的故事。當然,教師要獲取這些科學故事資源,除了訂閱大量的報刊資料之外,還要借助互聯網的資源進行全面搜索,最終通過教師的智慧篩選,得到自己的教學資源。總之,教師要大面積地進行資源的收集整理,然后進行分類處理,從中選擇更好的內容進行整理,并且對故事內容進行適度地拓展,讓故事有相關的科學實驗和科學知識探索的空間。
三、師生合作教學
教師應在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中加強對孩子的教學引導,科學探索活動教學應結合互動教學模式,開拓兒童的思維,幫助兒童全神貫注的參與教學活動,增加對知識的尋覓和實踐。幼兒園教師與孩子的互動課堂,能夠激發(fā)小朋友們對知識海洋的探求,通過在課堂上的相互溝通,擴展更多知識的獲得渠道。在科學區(qū)域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孩子和教學內容、情境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的?;邮浇虒W形式的主要方向是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實現主動的創(chuàng)新的學習繼而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通過溝通掌握每個小朋友的知識貯備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同時也讓孩子對科學區(qū)域產生興趣并且樹立自信心,自信心的培養(yǎng)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是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的。教師通過科學探索活動的設計,孩子和老師之間一起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形成一種公平合作的輕松氛圍。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習或者游戲,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讓孩子們感到非常有趣味,愿意和老師一起去完成科學區(qū)域活動的內容,同時孩子們通過對題目的探討加深了學習的印象,促進思維的擴張。例如在養(yǎng)植物的科學區(qū)域活動中,教師可以準備好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然后引導小朋友提出問題:“你們喜歡什么樣的花”或者“君子蘭和橡皮樹有什么區(qū)別”。然后教師和孩子們一起給植物澆水,根據不同植物的習性把植物放到合適的位置,調動孩子們的想象力,有利于小朋友養(yǎng)成愛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結束語
總之,幼兒科學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正確及時的引導,因此,教師有必要提高個人的專業(yè)水平,也要能夠主動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為其營造積極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夠介入更豐富、更多樣的教學方法等等,使科學教學質量得以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鵬.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支持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幼教),2020(11):53-56.
[2]戴莉麗.淺談幼兒園開展科學活動的意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106.
[3]云燕.論幼兒園開展科學活動的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