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甜甜
摘要: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心理成長和智力發(fā)展,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提升,因此數學思維能力對學生而言,無論是學習教育還是日常生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特性,從數學知識、思維的訓練展開,結合實際情況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數學思維;小學數學;體現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168
引言
數學知識通常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所以數學老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養(yǎng)成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問題的能力,將數學知識和思維活動聯系在一起,采取有計劃的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有利于推動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
1.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于深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數學老師很容易忽略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因此經常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讓學生熟記相關理論知識[1]。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難以對數學知識得到有效掌握,而且還會制約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嚴重影響到數學教學質量。但是將數學思維融入到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有更加透徹的了解,最終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
1.2有利于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數學思維的方式,可以使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多樣化,從而避免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運用數學思維的方式,加強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大幅度提升教學水平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為小學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
2.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有利于更好地推動課堂教學,因此數學老師需要正確把握學生的好奇心理,通過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才能更好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2]。好奇心是實現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關鍵點,當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他們才會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將興趣轉化為求知欲,并獲得想象思維的發(fā)展,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多邊形的認識中,通過對三角形的認識后,數學老師取出兩個相同的等邊三角形,然后將兩個三角形合并在一起后,形成了正方形,立刻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會問:“老師,為什么三角形會變成正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是什么關系?”等不同的問題,在興趣的帶動下,學生開始研究起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從而逐漸加深對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認識。通過這樣的數學課堂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提高個人注意力并養(yǎng)成非常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提高自身數學思維能力有著良好的效果。
2.2在基礎知識訓練中體現數學思維
在數學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學好、學會的方式,可以不斷加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和各種概念法則,有利于使學生建立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诖?,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選是注重對學生數學知識的訓練,由于在課堂教學中,不同學生會有著不同的問題,因此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數學老師在問題解答的過程中,做到舉一反三的方式,使學生從多個不同角度掌握數學知識。其次是通過變化數學題目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因為數學知識屬于開放的學科,所以數學的解題思路并不局限于一種形式,只有善于挖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多樣性思維,才能使學生在數學解題中獲得更多的靈感和方法,對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同時也給學生在數學知識上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在課堂問題設計中體現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培養(yǎng)的關鍵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數學老師在數學課堂問題的設計和作業(yè)設計中,需要考慮到問題的彈性,只有設置有效的問題和作業(yè),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考性以及思考性。針對課堂問題的設計來說,需要從學生身邊的事物作為問題案例,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活動能力,并通過教師的引導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3]。例如學生每天都要在學校吃午餐,那么老師可以根據吃午餐來設計相關數學問題,假如一種素材3元,一種葷菜5元,小明今天中午點了兩個素材,兩個葷菜,那么小明今天中午吃飯花了多少錢?通過這種學生經常要面對的問題,使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
2.4在實際生活中體現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非常緊密,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用的知識,因此就要求數學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并將數學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有利于更好地體現數學思維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例如在分數的教學中,學生對分數概念比較模糊,老師可以用水果來代替分數,如老師今天買了10個蘋果,6個香蕉,4個橘子,那么老師總共買了多少個水果,每種水果各占總水果總數的多少呢?通過計算10+6+4=20,可以得出總共有20個水果,而蘋果有10個,那么蘋果占總水果的10/20=1/2,香蕉占總水果的6/20=3/10,橘子占總水果的4/20=1/5。從分數上學生很難分辨出來,但是將分子當成某種水果的數量,分母當成總水果數量,學生就能很快明白分數的概念,將理論知識和生活結合在一起,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結束語
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數學老師需要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的思維訓練活動,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得以提高,最終達到預期的數學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海東. 談數學思維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體現[J]. 才智, 2020, 000(011):118.
[2]蔣桂勝. 數學思維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J]. 文淵(高中版), 2019, 000(005):137.
[3]劉璞珍.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0, 000(0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