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娜娜
摘要: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從事教學實踐后回頭來思索過去自己經(jīng)歷共的教學活動,從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以之來指導自己以后的教學。教學反思是總結英語教學經(jīng)驗的一種好方法,是提升英語教師業(yè)務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教學反思不僅僅是教師經(jīng)驗的累積的方式,更是教師成長促進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教學反思;反思策略;教師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6-066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提出了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九大素養(yǎng)。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英語課程改革的關鍵因素就是教師。教師自主和發(fā)展的核心就是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從事教學實踐后回頭來思索過去自己經(jīng)歷共的教學活動,從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以之來指導自己以后的教學。教學反思是總結英語教學經(jīng)驗的一種好方法,是提升英語教師業(yè)務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我現(xiàn)結合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對英語教學反思的看法和見解。
教學反思的種類和形式多樣,包括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后反思。反思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反思教學方法,教學教學內(nèi)容,教學成果等。下面我就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內(nèi)容,教學評價談談自己的看法。
反思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目標就如同音樂家手中的指揮棒,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如果沒有教學目標作為指導,一堂課就會變得混亂無序的,也就無法達成教學效果。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為例,本單元的目標是談論對未來職業(yè)的打算,目標語言為be going to and want to be。而在初次上這堂課時,我沒能準確把握本堂課的目標,導致本堂課結構混亂,重難點不突出,甚至沒有操練本節(jié)課的目標語言be going to和關于職業(yè)的名詞學習。課后,我通過詢問發(fā)現(xiàn),學生即沒有掌握與職業(yè)相關的名詞,甚至連be going to的句型也沒用上。我非常自責,課后我再花時間去深入解讀文本,確定本堂課的目標為(1)掌握與職業(yè)相關的名詞;(2)學會使用be going to句型談論自己未來理想的職業(yè);(3)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和價值觀。然后再組織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在語境中去操練目標語言,從學生的反饋可以看出達成了教學目標,學生輕松地掌握了目標語言。從這次失敗的經(jīng)歷中,我深刻地理解了目標的重要性,目標就是指揮棒,它讓無序課堂變得有序。在以后教學中,我常?;ㄙM大量時間深入解讀文本,從單元整體出發(fā),找準本單元的主題和目標語言,再組織相關活動。我爭取上好每一堂課,做學生心中最優(yōu)秀的“指揮家”。
反思課堂活動的有效性。課堂活動是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的。活動的開展既可以幫助完成教學目標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顒拥拈_展是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是為目標語言服務的。但是并不是活動開展的越多越好,有效性的課堂活動才能更好地激發(fā)課堂的活力和學生的參與度。弄清了活動目的之后,還要注意活動開展要有層次性,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學生各有差異?!队⒄Z課程新標準》提出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因此活動的設置要由易到難,有層次性有遞進關系。這樣才能讓所以學生都參與進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參與,互動來完成任務。最后,還需要重新整理組合單元的活動。我粗略的計算了一下,一個單元的活動可達到8到9個,如果簡單機械地開展每個活動,就會導致活動超時,無法在規(guī)定的教學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通過研讀,我發(fā)現(xiàn)這些活動并不是獨立的,是有關聯(lián)的。所以,在教學中,我常常會整合活動,選取5個典型的活動來開展,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這樣就可以避免活動開展過多,把握不住重難點,而忽略了知識的學習。
反思教學評價方式。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語言掌握情況,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激情,從而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在英語教學中更是如此。通過這十幾年的教學經(jīng)歷我發(fā)現(xiàn)初中生還是成長中的孩子,他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因此,在課堂中,給孩子們及時有效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獎勵性評價是我在教學中常常使用到的。對于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有特別表現(xiàn)的孩子們我會給與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比如說書簽,零食或者可愛的文具用品。直接的物質(zhì)獎勵更能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除了獎勵性評價之外,評價應該還有針對性,對于不同的課堂情況,不同的學生,評價的方式和內(nèi)容也不一樣。比如去年我在里耶民族中學支教期間的一堂課為例。七年級下冊第八單元關于問路話題時,兩組同學就如何去八面山進行的精彩對話,給與了表揚。You two did a good job, maybe this summer both of you could find a part-time job to help some foreigners in Li Ye。兩位學生聽了老師的表揚后,得到了極大的鼓舞,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聽力,可謂一箭雙雕。如果我只是簡單的表揚到very good,明顯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評價應該要有針對性。才能更好地激發(fā)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舉手發(fā)言,能夠進行簡短的對話,甚至回答的內(nèi)容是一個單詞,教師也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除了語言之外,有時候一個眼神的肯定都是對學生最好的鼓勵。
教學反思不僅僅是教師經(jīng)驗的累積的方式,更是教師成長促進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 (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湯立宏. 教學反思如何選準切入口 [J]. 校本研修,2005,(3).
[ 3] 蔡永紅.對多元化學生評價的理論基礎的思考[ J]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8,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