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出現(xiàn)了學生因一點小事想不開選擇了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或者因為一點小事就對同學施以殘忍報復的惡劣事件,這不僅給高校的和諧穩(wěn)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給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
關(guān)鍵詞:必要性;路徑;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革,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在社會的日新月異中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讓人擔憂。近年來各高校中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因?qū)W生的心理問題而導致的極端行為,給學生的生命安全產(chǎn)生了極大的威脅,也給學校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嚴重的影響力教育教學秩序。
開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輔導員的本職工作,也是輔導員應該履行的崗位職責。同時,這也是維護學校的和諧穩(wěn)定,保護好學生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內(nèi)容。要做到讓學生的知識素質(zhì)、思想素質(zhì)與心理素質(zhì)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真正的成長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成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思想積極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1.缺少系統(tǒng)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系統(tǒng)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首先,可以讓學生對心理健康這一問題重視起來,明白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對自己人生的重要的意義。其次,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自我調(diào)節(jié)的方式方法,遇到一定的問題后可以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來疏導相應的心理問題。最后,通過系統(tǒng)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避免因為認識不足帶來更深層次恐慌,加大心理問題的不良影響。
而在現(xiàn)今輔導員的工作中,大部分的輔導員并沒有能夠把心理健康教育這一重要工作內(nèi)容系統(tǒng)化起來。因為日常工作的繁瑣性,導致很多的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偏向于碎片化和被動化。
2.課外文體活動缺少針對性
通過磨煉意志、陶冶情操的課外文體活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課外文體活動是大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課外文體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fā)揮出朋輩力量,在群體力量的影響帶動下,幫助學生更好的面對人生的坎坷。
在目前輔導員所帶領開展的課外文體活動中,更多的是把注意力和重點放在了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提升、科學文化素質(zhì)的增強,把政治和思想的引領放在首位,較少活動的方向落在學生健康心理的塑造,這就導致缺少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條重要渠道。
3.對個性化的心理問題認識不夠
每個大學生都是有著獨立思想的成年人,因為家庭背景、個性心理、地域特征等個體化因素的影響,學生們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也是千差萬別。這要求輔導員能夠切實的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學生的個體情況做好心理引導。
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輔導員對于個體化的心理問題的認識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常常會一刀切的來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所以往往收效甚微。因此,輔導員對個性化心理問題如何解決還需進一步的學習。
三、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路徑
1.開設系統(tǒng)化的心理教育課程
通過心理健康教學,可以向?qū)W生傳授系統(tǒng)化的心理健康知識,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輔導員可以結(jié)合實際的教育教學情況,在完成知識教育的基礎上,開展專業(yè)化的心理健康教學。尤其是針對一些特殊群體要開展心理健康的必修課程,例如大一新生,幫助他們做好學習生活的平穩(wěn)過渡,以科學的態(tài)度來面對新的學習和生活。面對全部的學生設立心理健康選修或者輔修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必備的心理健康知識,科學的應對突發(fā)的心理健康問題,真正幫助學生做到知識完備和心理健康的雙贏。
2.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實際教育教學中
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在于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在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中導致了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針對于這一特點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進行也要和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建立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實際教育教學中。
首先是輔導員及專業(yè)教師要切實樹立心理健康的意識,采取科學的方式和方法開展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避免因為方法的不當加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對學生的心理造成難以磨滅的創(chuàng)傷。其次是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的方法,可以準確的識別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初步的處理,在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做好學生心理的維護,保護學生稚嫩的心靈。
3.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實踐活動
活動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好的心理品質(zhì)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也是發(fā)揮朋輩力量的一個重要方式。把活動這一形式利用好,可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產(chǎn)生難以言喻的促進作用。
作為輔導員,可以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有關(guān)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外文化活動,例如開展“525”心理健康節(jié)、大學生心理健康月等等主題鮮明的活動,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在班級管理中心,也可以多多采用主題班會等形式,來加強學生之間的了解,形成良好的班風,促進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增強合作意識和班級凝聚力,用集體的力量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輔導員也可以指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有針對性的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以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來面對生活學習中的風風雨雨。輔導員可以指導學生開展志愿服務、義務勞動、為孤寡老人送溫等等活動,讓學生在服務社會中感悟人生的真諦,能夠毫無畏懼的面對一切艱難險阻,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4.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咨詢服務
心理咨詢服務是有效使大學生的心理處于健康水平的的措施,通過專業(yè)心理咨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險阻。在心理遭受巨大的沖擊時,選擇向科學的心理咨詢師尋求幫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嚴重心理個案的發(fā)生,把學生從黑暗中帶向光明。
針對于輔導員來說,可以對學生提供一些淺顯的咨詢服務,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初步的疏導,同時也是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后續(xù)的工作做好鋪墊。在面對重大心理危機時,要及時的引導學生尋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或者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做好對學生的跟蹤服務,要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在一直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東.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研究[J].現(xiàn)代交際月刊,2015.
[2]羅柯.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000(004):211-212.
[3]朱萌,蘇世江,張煒.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4(15):35-37.
作者簡介:周婧(1984-),女,山東萊陽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