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學過程當中,自此后一系列的文件也隨后頒布,各個高校的課程思政教學活動也開展的如火如荼。課程思政滲透到我國高職大專體育教育創(chuàng)新改革的基本方針當中,基于此,本文對課程思政的內涵、體育課程思政的內容進行簡要分析,并對浙江橫店影視職業(yè)學院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公選課羽毛球教學的路徑進行探索,為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職大專體育教學做出貢獻。
關鍵詞:體育課程思政;公選課;羽毛球教學
1、引言
在2016年12月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中心環(huán)節(jié),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學過程當中,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協(xié)同效應[1]。隨后在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在印發(fā)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指出,根據(jù)各個學科的不同特點,各高校要積極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2]。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指出,高校要進行深化改革,將思想政治充分融入到各門學科當中,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3]。
2、課程思政的內涵
“課程思政”來源于一些高校探索出來的一個概念,顧名思義是指以學生為主體,在課程當中融入思想政治,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4]。其目的是利用思政的教育功能來幫助和解決當代大學生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問題。3、體育課程思政的內容。
3.1體育課程思政的含義
“體育課程思政”,是在“課程思政”的基礎上,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充分發(fā)揮體育課程的德育功能,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體育課程建設、實施等環(huán)節(jié)中,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堅忍不拔的信念,激發(fā)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5]。
3.2體育課程思政的本質
體育課程的本質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均衡發(fā)展,隨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心理、生理、適應社會能力及道德按其生長規(guī)律朝良好的方向有序的發(fā)展[6]。因此體育課程思政的本質就是在體育課程的基礎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為學校體育培養(yǎng)人才奠定基礎,為學校體育培養(yǎng)人才拓寬道路,更為學校體育育人做出一定的貢獻。因此在此基礎上,高舉“立德樹人”的旗幟,努力彰顯體育課程的育人價值。
3.3體育課程思政的特點
向學生灌輸必要的思想政治內容,可以將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以及人類生存的價值及意義嵌入大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中,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現(xiàn)有的每一寸時光。在體育課程上引入思政內容,就會在體育課堂上重視思想政治中的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引導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時刻注重人文素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大學生遵紀守法、公平競爭的意識,在教學活動中磨練大學生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意志力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7]。
4、高職羽毛球的教學現(xiàn)狀
4.1教學內容現(xiàn)狀
由于羽毛球運動具有健身性、娛樂性、場地條件限制不大等特點,同時也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在高校中開展的如火如荼。羽毛球運動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上手較容易,只需要在規(guī)定的場地內能連續(xù)對打若干個回合,就已經(jīng)達到健身、娛樂的效果。但是如果要往進一步學習,則對練習者的體能、技戰(zhàn)術能力以及心智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數(shù)高職大專院校都將這門課作為公選課方式進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存在課時數(shù)過少,學生還未來得及掌握相關的基本技術就已經(jīng)節(jié)課的現(xiàn)象。并且許多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相對簡單,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學內容過于單調,讓學生循環(huán)往復地練習動作,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羽毛球的興趣,在一個階段的羽毛球課程學習之后,學生就會采取敷衍了事的做法,教師也沒有從根本上挖掘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如何在僅有的課時數(shù)中讓學生喜歡上羽毛球運動并且傳授更多的基本技術以及如何預防運動損傷,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則成了當下之需。
4.2羽毛球課教學方法現(xiàn)狀
羽毛球運動是一個既細膩又全能的的體育項目,羽毛球場地看著不大,但是快速的急起急停卻對教師的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許多教師都還無法全面的了解及掌握一些具體的動作要領,在運動技能各方面還不能完全適應高強的的比賽,因此很多高職院校教師的羽毛球水平還有待提高。另外在教學方面,我國大部分高校教師的思維仍然被傳統(tǒng)教育理念束縛,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技戰(zhàn)術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傳授上,缺乏創(chuàng)新的方法。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有意識的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但由于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不足、課時數(shù)過少、教學時間過短等原因,導致運用效果不理想,從而重新采用“講解示范+學生練習”的教學方法,由于對新的教學方法理解不充分,教學經(jīng)驗不足,教學課時少、課堂時間緊等原因,導致新的教學方法無法使用或教學方法運用效果不理想,仍然停留在“講解示范+學生練習”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久而久之,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嚴重的話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
4.3課程評價現(xiàn)狀
羽毛球課教學評價主要是對羽毛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不足,是否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以及最終學生的掌握程度來進行客觀的評價。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學評價堅持以人為本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淡化對競技的重視程度。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將學生對羽毛球知識的理解以及自身能力提高反映出來,常常忽視了學生對體育觀念、人文素養(yǎng)等課程思政內容的考量。其次,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會影響最終的評價結果。因此,應該在羽毛球考核標準及評價方式上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能更加客觀的做出評價。
4.4缺乏豐富的場地資源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隔網(wǎng)競技類項目,對于場地的資源有著較高的要求。為滿足高校羽毛球教學順利的開展,一定數(shù)量的室內羽毛球場地是有效滿足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必要條件。然而,大部分高校由于對體育項目方面的不重視,以至于投入的資金不足,最終導致無法滿足正常的教學活動。其次,一些高校中僅有的幾片羽毛球場地也沒有正常的保養(yǎng),導致有些地板破裂,地膠開裂等現(xiàn)象,對學生的安全也存在著一些隱患,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僅僅以保守的態(tài)度進行教學,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發(fā)展,并逐漸打磨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
5、體育課程思政理念融入羽毛球教學的實施路徑
5.1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
課程思政的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所在。要實現(xiàn)羽毛球課程與思政課程的結合,首要任務就是構建總體目標引領,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緊密結合國家和行業(yè)發(fā)展需求,與學校定位、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相契合。羽毛球技術戰(zhàn)術,是一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更是對學生意志力、信心、專注度等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在羽毛球比賽中,“球不落地,永不放棄”來做正面教材,展現(xiàn)運動員敢打敢拼,永不放棄的精神;用打假球、吹黑哨等反面教材,讓學生學會明辨是非、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培養(yǎng)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5.2改變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中為完成一定教學目的、教學任務所采取的教學途徑或教學程序,含有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參與回答以及案例列舉、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來推動羽毛球課堂改革創(chuàng)新,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逐步將思想政治理念露在羽毛球知識傳授過程中,使每個學生都能融入課程思政的建設進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各類輔助教學器材及各種游戲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羽毛球課程的育人效率,滿足學生在羽毛球活動中自我價值的訴求。
5.3提高教師育人意識
如果說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那么教師就是孕育花朵的辛勤園丁,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學者。教師既要做到學問之師,又要做到品行之師,承擔著這社會上最莊嚴、最神圣的使命。 “課程思政”作為思想的領航,首先需要培養(yǎng)教師樹立育人的意識。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學生樹立怎樣的價值觀取向,關鍵在于教師自身是否身體力行,教師只有在政治上有一定的高度、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覺悟、在道德上有一定的高水準,遵守法律法規(guī),不違背教師育人的基本原則,始終銘記教書育人的初心與擔當,尋找思政元素與專業(yè)知識的內在契合點,提高自身育人意識,才能將德育內容自然而然融入到羽毛球教學全過程。
5.4提高教師育人能力
一個好的老師必定是身體力行,身正為范。教師個人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三觀起著一定的直接作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的建設,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切實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引導教師自覺做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做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首先,羽毛球教師必須關注學科前沿及社會上的實時熱點,將時事新聞有必要的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最新的羽毛球知識及比賽新聞傳遞給學生們,抓住學生的眼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其次,要加強羽毛球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優(yōu)質資源共享機制,搭建課程思政建設交流平臺,進行經(jīng)驗交流、現(xiàn)場教學觀摩;對羽毛球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師德師風、教學能力專題培訓等;充分發(fā)揮教研室、教學團隊等基層教學組織作用,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度;鼓勵支持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合作教學教研,互相學習互相進步,提高教學質量,深化課程思政理念。
5.5轉變教學評價方式
我國大多數(shù)高校羽毛球選修課的評價機制包比較單一,教學評價也之包含教師評價和對學生學的評價兩部分。對學生的評價方面,主要是期末考試及平時成績的評價,這樣評價略顯單一,可以適當?shù)母淖円酝鶎W生的評價方法,從多方面進行對學生評價,例如上課的態(tài)度、思想品德、出勤率、期末技能測試、理論成績、實戰(zhàn)應用等綜合在一起所組成期末的總分。在教師評價方面,也可以采用多方面的評價,如教師互評、教師自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面綜合考慮。另一方面,對教師的“教”進行評價,既要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科專業(yè)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價,也要對教師的教學素質、教學思想、思政教育目標達成、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引導教師及時反思并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適時調整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以期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6、結語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大學羽毛球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是未來的趨勢,“課程思政”的融入可以很好的彌補羽毛球課育人功能的不足,可以有效改善重技術輕德育的現(xiàn)狀,能夠填補羽毛球課程中的一塊白板,促進羽毛球教學質量的提升,也為羽毛球教師踐行鑄魂育人使命,實現(xiàn)羽毛球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EB/OL].(2017-12-05)[2020-05-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320698.html.
[3]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2020-05-28)[2020-08-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462437.
[4]解長福,周利民,程才瑞.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學籃球課程路徑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1,39(02):62-66.
[5]趙富學,焦家陽,趙鵬.“立德樹人”視域下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學理要義與踐行向度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1,44(03):72-81.
[6]王崗,李卓嘉,雷學會.學校體育的目標:“健康”乎? “強壯”乎?[J].體育學刊,2016,23(03):9-15.
[7]劉純獻,劉盼盼.體育課程思政的內容、特點、難點與價值引領[J].體育學刊,2021,28(01):1-6.
作者簡介:趙建勛,1995年8月出生,男,漢族,浙江金華人,研究生學歷,助教,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