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在國家大力推行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之下,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方式也要以國家重要的指導方針為出發(fā)點進行不斷地研究創(chuàng)新。在小學教學之后,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科之一,而閱讀與寫作作為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點,一直以來都是受到家長與教師的重視,但是閱讀與寫作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之中是相互隔離的,兩者之間沒有太多的聯(lián)系,而教師也不會刻意地將兩者結合,導致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一直無法做到有效地提升。在國家推行課程改革之后,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也就有了重要的改變,教師的教學目標也逐漸由以學習成績?yōu)橹鬓D變?yōu)榇龠M學生的全面素質發(fā)展為主,將學生推到教學之中的主體位置,并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好“讀寫”結合教學策略進行梳理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閱讀與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與寫作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通過不斷的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是學生提升自身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能夠使自身的詞匯獲得大量的積累,也能夠有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對于學生之后的寫作練習提供重要的文字基礎,讓學生能夠輕松有效地將自身想法在書面上表達出來,也在側面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小學語文課堂之中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是學生未來語文素質發(fā)展的重要基礎。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重要意義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只有對文章進行有效的閱讀之后,才能夠明白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事物或情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行領悟。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將表達能力與閱讀能力作為學生的重點培養(yǎng)方向,以此增強學生對于文章思想情感的表達。在不斷地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一些優(yōu)美的詞匯進行記錄,是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使學生的語言能力運用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將自身所積累的知識充分的運用到寫作之中,最終使教學效果大大提升。
(二)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重要前提,所以學生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至關重要,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之中,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授之外,也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進行詞匯的積累,例如在與他人的談話交流,在墻上看到的標語,觀看電視,閱讀課外書籍等各種環(huán)境中,不斷將各種優(yōu)秀的詞匯或語言進行記錄,使其成為學生的財富。讓學生在不斷地吸收與融合的過程中,有效地為寫作做好充足的積累,最終實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
(一)讀寫結合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效地將讀寫教學策略應用在對學生的教學中,從而行之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有效的讀寫結合學習習慣,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讀與寫的能力,將學生對于讀與寫的能力不斷地提升,從而將學生的讀與寫的思維不斷進行擴散,最終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獲得最大的提升效果。例如,教師對學生講述《風娃娃》這一課時,學生通過對全文的閱讀,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閱讀的所得進行對風的描述,讓學生根據文中描繪的風的特點為主要基調寫一篇題目為“我眼中的風”的作文。教師在小學語文讀與寫的教學之中不斷的運用此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有效形成讀與寫結合的學習習慣,并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的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并且教師要抓住以寫促讀得教學重點,并以此不斷進行教學方式的延伸,對于所教授的課本內容,積極地引導學生將文章內容的提綱進行提煉,將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句進行記錄,并且?guī)椭鷮W生養(yǎng)生寫觀后感的習慣,從而讓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并具備優(yōu)秀的學習思維。并且對于學生讀與寫的教學應該依托課本的內容進行展開,從而以此進行特定點的集中訓練,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與課堂的拓展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續(xù)寫訓練
在教材之中詞組填空、續(xù)寫與改編都是主要的讀寫練習內容。首先,續(xù)寫的練習是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對課文留白的地方進行有效的填充,通過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個性閱讀啟發(fā)與想象力的發(fā)揮,讓學生的讀寫獲得極大地提升。例如。課文《要下雨了》,教師對于文章進行解析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將雨后的情景進行續(xù)寫,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改編訓練
對于學生的改編練習,主要是應用于古詩或者古文,將其轉變?yōu)榘自捨牡木帉?,能夠有效地使學生對于古詩或者古文能后更加有效的理解,并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古詩《暮江吟》主要講述深秋傍晚江邊的景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詩句中的描寫,然后依照自己的理解,將古詩中的深秋傍晚的江邊的景色運用白話文將其完美地表述出來,這樣不光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并且也能夠實現(xiàn)學生讀與寫能力的同時進步。
結束語
教育作為我國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在國家對教育進行大力改革的大環(huán)境背景下,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方式也應該以國家推行的課程改革為基本要點,不斷地進行教學方式的鉆研與創(chuàng)新,從而全面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的教育目標。小學語文作為學生主要學習的重點科目之一,語文的學習也是對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也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前提。閱讀與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一直備受家長與教師的重視。并且在課程改革之后,這一問題被逐漸地推到語文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對于讀寫的結合有了重新的認知。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是現(xiàn)今教師教學中已經普遍的教學方法,閱讀與寫作的相互促進,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使學生在科學有效的教學環(huán)境中不斷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志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1(24):9-10.
[2]李靜.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好“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1(32):189.
[3]王玉.淺析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新教育,2021(23):10-11.
[4]李喜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2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