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磊
摘要:隨著國家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多,社會對學校的英語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民的教育需求,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教育理念: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作為新的教育趨勢,更加注重于學生情感的豐富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應用人本理念,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本文就人本理念進行了簡要概述,并提出了將人本理念融于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人本理念;初中;英語教育;有效策略
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式就是填鴨式教學,而這種教學方法既不利于學生輕松的吸收知識,也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而新課改背景下,更注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填鴨式教學已很難適應我國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要求,教師就需要在教學中發(fā)揮人本理念的價值,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方式,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長足發(fā)展。
一、人本理念的概述
人本理念中的"人"指的是學生,"本"指的是根本。人本理念即是指將學生作為根本。在學校中,學生既是受教育的主要對象,又是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學生考慮,因材施教,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投入課堂,實現(xiàn)自身的教育價值。人本理念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以人為本作為原則,把一切工作以學生作為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在不影響英語知識學習的情況下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情感思想,并合理的采納學生提出的一些建議,為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各種實踐機會,促進學生主動地、科學地發(fā)展,讓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最大的發(fā)揮。
二、人本理念在初中英語教育教學中滲透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應用人本理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與和諧平等的關系,才能充分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才會發(fā)自內心的尊重、接受教師。教師與學生構建融洽關系的方法有多種,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實際意義較強,理解要求高的問題,先讓學生思考并小組間互相討論,再主動參與到學生的探討過程中,一步步引導學生的思路,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徹底掌握教學內容,并逐漸強化英語意識。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人教版《Do you like bananas?》的教學時,可以改變固有的教學方式,跳出僅講解單詞、句式的課堂,提問學生合理的問題,比如"What fruit do you like to eat besides bananas?Can you write down the fruits your family likes?"教師在第一個問題提出后,可以在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愛好,幫助學生將水果與英文單詞一一對應,使能夠了解到水果有apple、grape、peach、pear、watermelon等,在第二個問題提出后,教師可以耐心的鼓勵并引導學生記憶這些單詞。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夠與學生拉近關系。
(二)靈活運用情景教學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本理念對教師和學生都意義深遠。而情景教學是使人本理念有效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利用情景教育,加強課堂的感染力,讓學生能體驗沉浸式的進行英語交流和學習。英語教師要注意的是,在教學情景的設計中,要基于學生的英語認知,保證情景的創(chuàng)設能對學生有提升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積極的課堂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問題,進而達到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例如,《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介紹我國山水的視頻,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去過的地方。在學生欣賞完視頻后,教師可以以視頻為基礎,提問學生"Which scenery do you like?"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去過的地方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比如:I’ve been to a the countryside,where there are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rivers,cattle and sheep are everywhere.在課堂氣氛活躍時,教師及時引出課本內容,與學生一起學習新的課本知識。
(三)確保學生在課堂中占主體地位
在初中英語教育中真正落實人本理念,還應確保學生在課堂中占主體地位,積極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有自主思考和學習探索的空間,才有可能讓學生吸收到更多的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在進行人教版《What do you last weekend?》時,就可以組織學生輪流上臺講課,教師扮演聽眾。學生在課下通過搜集資料、互相探討等方式,用"How was your weekend?"引出學習內容,將上周做了哪些事情,在哪做了這些事情,做這些事情的感受如何等眾多內容做成ppt,最后在英語課上講解。在教學過程中,在講臺上扮演教師的同學可以向其他同學提問"what do you last weekend?",學生在簡單思考之后,用英語進行描述上周發(fā)生的事情。教師則可以在學生講課結束后,對學生講解的錯誤指導糾正,對模糊、遺漏的地方進行補充并對整個課堂提出積極評價。這種轉換教師與學生身份的教學互動方式,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深入程度,更能讓學生轉換視角從多角度應用英語知識,對提高教學效果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育中融入人本理念是推動我國英語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必要選擇,初中英語教師應將英語教育、人本理念緊密結合,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為主要引導者的作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實現(xiàn)自身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邱道蘭.基于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0):00191.
[2]芮智琴.基于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0(19):171.
[3]張麗華.人本理念如何融入初中英語教育教學[J].文教資料,2020(10):237-238+200.
[4]麻怡雋.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人本理念思考[J].校園英語,2019(0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