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秋燕
摘 要:人們之間的交流要使用語言,表達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我國新教育準則要求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必須具備日常的與別人交流的能力,這是最基本的能力。生活中離不開各種交流,學生一定要懂得傾聽、表達自己的情感、進行有效的交流,有效的學習怎樣與他人進行交流,培養(yǎng)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見,在語文的授課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的口語表述技能進行良好的培養(yǎng)也是語文課程授課的一部分。在語文的授課環(huán)節(jié)中有效的進行口語部分的授課,提高學生的表達水平,是每個語文老師需要重視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如何轉變授課的理念,依據課本,豐富交流的方法,注重表達方法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授課策略;
引言:
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讓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非常重要,實用口語作為一種最主要的溝通手段,在人們的交往中作用越來越大。一個人表達水平的高低不僅展現的是自身的口語技巧,更是自身的思維能力強大的表現,總之這是一種能力。由此可見培育學生的口語表達技巧不光是當前教育的需要,更是學生以后進行發(fā)展的需要。小學這個時候是為學生為未來的學習制造基礎的階段,口語方面的提升就是其中一項。因為小學這個時候是一個學生形成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加強口語方面的練習,常常會收獲非常不錯的效果。
一、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語言對于一個人來說很重要,它是一個人的表述水平、做人根本的表現。良好的表達技巧以及能力是當前的需要,也是學生以后進行發(fā)展的需要??谡Z溝通是人們最常運用一種交流的手段,小到日常的講話、大到進行演講等等,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展現,表述的方式直接、簡潔、快速,是使用最多最廣更是最基本的與他人進行溝通的手段。培育學生良好的表達技巧是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加強口語部分的訓練,實際是對學生的大腦分析以及聯想記憶水平的訓練。最終是促進了學生的更好發(fā)展??墒菍嶋H的授課環(huán)節(jié)中,往往會出現重視學生在書面上的表達,輕忽了學生用口語進行表達的情況,尤其在一些重大的局面不敢講話,這就對當前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視學生的語言技能,讓孩子們的能力一起發(fā)展,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的授課方式。
二、小學口語交際授課中存在諸多問題
通過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訓練的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小學口語交際訓練教學中主要存在著以下的問題:首先,學生的知識面狹窄,尤其對于一些農村地區(qū)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比較單調,未見過什么世面,平常進行口語的訓練就是一些簡單的對話,與當前教育的要求嚴重不匹配,與我國學生全面成長發(fā)展嚴重不適應;在大多數院校,口語交際培訓未必能得到學生足夠重視,很多老師自認為口語交際技術和能力的提高完全依賴于年齡增長與閱歷數量增加,把語文課程的教學與口語交際從一個部門分裂了開來,變成沒有關系的兩個組成部分。語文授課環(huán)節(jié)中的口語部分的內容已經被其他項目慢慢地霸占了。教師只是在涉及到口語專項學習的內容時才會對學生進行指導,一旦專項訓練結束了,培育學生口語水平的任務則就此停止。學生對日常交際的重要沒有足夠的認識,學生認為只要能夠完成當時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yè),在測驗時能得到一個滿意的分數就行了。很多教師不夠重視,在學習的時候干脆給出一個自認為“標準”的答復讓學生背,輕忽了指導。學生當然不會重視,談不上有交流的興趣,更談不上從交際的角度去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了。
三、小學口語交際授課方法
3.1在具體的情景中練習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只有當學生處于自由舒適的環(huán)境中,才能夠敢于大聲地開口發(fā)表自己的話,所以在進行口語教育的訓練中,創(chuàng)建一個情景是十分重要的。訓練,重在"練",要使講解的人能行其意,聽者能行其心,"聽""說"的雙方能夠不斷地互動,場面舒適而熱烈。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們的主動性,老師可以在課上組織了這樣一次的活動--"跳蚤市場",這其中沒有真正的購買關系,讓所有的學生們事先把自己已經不喜歡的玩具,一些用品都帶到了學校,最后分類進行評估,然后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其它同學來互換想要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都有這樣一個心理:用少的物品去換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學生就需要與別人進行砍價、搞好關系、做比較。學生非常自覺的進入到這次活動中,講和聽得到了大幅度的訓練。學生只有對練習的內容產生了興趣,才能敢于進行發(fā)言,訓練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3.2感受生活,豐富口語表達的信息源
口語的技巧不是在課本上就能夠學到的內容,而是和生活能夠深度進行結合的實踐活動,要開展一些適合學生的活動。例如:從剛進入小學開始,老師就讓學生們不把作業(yè)記在自己的本子上,而是在回到家后使用自己的語言向父母描述,一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刻記住,二就是鍛煉了學生的講話能力,逐漸做到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思。再有就是每個周天老師可以給學生們留一些這樣的作業(yè):你這個周末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你的感受怎么樣?別人怎么評價你的行為?不讓學生以寫在本子上的形式交作業(yè),而是專門用一些時間讓學生說說自己的一天,可以講給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可以講給老師,更可以講給班上的同學,目的是讓學生深入社會,與社會上不同的人進行接觸、交流,豐富自己的語言,切實提高交流的能力。
3.3豐富的授課方式
對于小學生的注意容易分散、興趣經常變化的特點,在口語的教育課上,老師可以采用多種授課方式抓住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的興趣??梢允侵圃煲粋€適合的情景,在讓學生進行交流時,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發(fā)揮自己的聯想。又如,角色的扮演。小學的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老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講《白雪公主》的故事后,可以讓學生用不同的角色來體會各角色的表達。
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為語文老師,要從小學開始,做好對學生口語水平的培育工作,使學生能夠掌握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方法,具備更有說服力的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康彥景.在小學語文閱讀授課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授課研究),2020(09):167-168.
[2]王文丹.淺析小學語文授課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考試周刊,2020(58):50-51.
[3]季學敏.探究在小學語文授課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