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娜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年少、活力四射的年紀,他們熱衷于籃球運動,課余時間經(jīng)常能夠看到籃球場上學生英姿颯爽,散發(fā)著青春的活力。但是,在實際初中籃球教學活動中,有很多需要學習籃球運動的知識點,而籃球中運球技術(shù)在教學中也屬于重點、難點,如果在課上只是單純學習、訓練運球技術(shù),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悶的心理情緒,對籃球運動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運球技術(shù)教學中采用體育游戲來進行輔助教學,有助于學生提升訓練興趣,讓學生能夠在游戲活動中得到有效訓練,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關(guān)鍵詞:初中階段;籃球技術(shù);學習興趣;游戲活動;有效訓練
引言
籃球是風靡于初中高中同學之間的一種十分流行的體育運動。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這項體育運動當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和積極性,如何讓學生更主動更有趣的進行籃球理論知識的學習,完成對籃球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如何讓學生的籃球水平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和提高是每一位體育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游戲教學法應用于初中籃球教學課堂當中,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籃球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在進行籃球小游戲的同時,完成對籃球理論知識的學習,并且學生可以在籃球小游戲中獲得快樂和充實的籃球體驗,對自己的籃球水平進行充分的訓練和發(fā)展。
一、原地運球訓練,激發(fā)學生訓練興趣
無論學任何一門知識都要從基礎(chǔ)開始學習,有了扎實的基礎(chǔ)才能為今后做好鋪墊,就像蓋高樓大廈一樣,地基一定要又牢固、又穩(wěn),才能建造出高樓大廈。學生更是如此,不僅要堅持不懈訓練學習,還要有迎難而上的精神品質(zhì),在訓練過程中不輕言放棄,敢于突破自己。籃球運動中原地運球是運球技術(shù)的基本功,在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姿勢,首先讓學生腳跟與肩同寬、雙腿分開、膝蓋稍有彎曲,上身前傾、雙肩放松。在訓練過程中,雙手拍球、腳部是不動的,原地運球這項訓練就相當于練武之人的馬步訓練,看似非常簡單,其實屬實不易。這對學生的控球能力、雙手運球的靈活性以及球感有著直觀重要的影響,在訓練中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掉球、抓不牢球、手打滑、控球能力差的情況出現(xiàn),這些問題是因為沒有掌握好運球的技巧,基本功練習的不扎實。原地運球訓練,學生的狀態(tài)剛開始會處于緊張,學習起來沒有思路找不到良好的感覺,非常容易導致手指僵硬、不能完全放松等情況,為了能夠讓學生快速投入運球訓練,教師可以采用體育游戲的形式來進行訓練,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訓練,訓練效果會得到顯著地提高。
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運球訓練時,可以將全班學生以劃分小組的形式進行游戲活動,每組人員按照2~4人劃分。教師設置一些小游戲在小組內(nèi)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的學生雙手交換運球的時間最長,邀請每組贏得勝利的學生,然后再將每組勝利者重新組合,最終選出運球時間最長的學生。教師還可以安排每個小組學生進行原地不動逐人傳球游戲,最終選拔出獲勝小組,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輕松歡樂,緩解了緊張的情緒,增加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體驗籃球?qū)W習的樂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制造一些“驚喜”,準備一些小禮物作為對他們的鼓勵和安慰,讓他們在學習籃球運動時更有動力。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為學生表演一些籃球花樣技術(shù)動作,學生看后會從心底感到羨慕和崇拜,自己也會積極主動去學習,如展示單手轉(zhuǎn)球、籃球放在地上單手將其拍起,還有低空運球,可以讓學生目睹運球的控制力和速度,學生能夠在日常游戲與比賽中熟練運用學到的基本技術(shù),從而了解籃球運動的鍛煉價值,增強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與積極性。
二、利用游戲教學法提升學生在籃球課上的籃球水平
初中階段學生的籃球運動學習課程,一方面要對學生的體能和身體素質(zhì)等進行嚴格的訓練,以保證學生在參與到籃球運動時有足夠的力量和速度進行體育活動。另一方面要對學生的籃球理論知識進行教育和傳播,讓學生理解籃球運動中所包含的各項規(guī)則以及各種運動技巧。教師在將游戲教學法運用于學生的籃球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時,還可以將這種游戲教學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學生的體能訓練和身體素質(zhì)的訓練方面中當中。學生的體能訓練和身體素質(zhì)的訓練是十分辛苦,只有各種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和身體素質(zhì)的訓練才能激發(fā)學生運動潛力,幫助學生訓練他們的肌肉力量、彈跳能力、跑步速度、控球能力和其他方方面面與體能和身體素質(zhì)相關(guān)的運動能力。一些學生在參與到這些體能和身體素質(zhì)的訓練當中時會覺得自己十分的疲憊和乏力。如此高強度又辛苦的訓練會導致學生參與到籃球訓練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所降低,同時一味的只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和身體素質(zhì)訓練,也容易使學生感到疲勞,打擊學生參與到籃球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應當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開發(fā)一些更新鮮有趣的教學手段,并將其應用于學生的籃球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游戲教學法就是一種十分有趣且新鮮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參與游戲的過程當中,將自己的體能和身體素質(zhì)得到有效的訓練。游戲教學法的目的就是使學生更快樂更積極的參與到籃球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在參與到游戲教學的過程時,會感到快樂和更有積極性,這樣就會容易忘掉在體能訓練和身體素質(zhì)訓練時,自身所產(chǎn)生的疲憊感和法律感,有利于教師對其體能和身體素質(zhì)的訓練,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zhì),進一步的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在籃球運動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三對三對抗賽的時候,可以用游戲的方式進行,從而削弱競技性,增強趣味性,比如通過剪刀手頭布挑選隊員,并且可以通過抽卡比如限制一方投三分球,限制一方擋拆等卡片,讓學生更多地通過游戲體驗到籃球比賽的樂趣,從而讓對籃球掌握程度不同的學生都能喜歡籃球。
三、借助信息技術(shù),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在教學開始前,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shù)在網(wǎng)絡上搜索一些NBA、CBA聯(lián)賽的視頻資料進行輔助教學,還可將教材中較難理解的籃球理論制成圖像、Flash動畫,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學中,教師可針對教學視頻中運動員的動作對學生進行講解,包括籃球基本技術(shù)的動作要領(lǐng)、發(fā)力部位等,難以用語言描述的部分可用動畫形式體現(xiàn),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講解結(jié)束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針對籃球視頻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并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加深學生對籃球基本技術(shù)的移動、傳接球、運球知識點的理解,進而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溝通能力和知識拓展能力等。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初中時期的體育籃球教學,不但可以促使學生身體素質(zhì)不斷提升,同時還可以在這種團隊形式的運動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增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并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學生畏難情緒,鍛煉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力,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以及能力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為了保證初中體育籃球教學能夠發(fā)揮出應有的價值和作用,教師應重視籃球教學,要注重學生和家長也能夠重視籃球知識的學習,應注重借助比賽的形式以及游戲的形式來增強體育籃球教學的趣味性,促使趣味化教學模式能夠得到有效培養(yǎng)和落實,進而推動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不斷向著更為優(yōu)質(zhì)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鐘曉青.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籃球體前變向運球的教學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2):78-80.
[2]孫?;?芻議初中體育籃球教學策略[J].科技資訊,2020,18(25):179-180+183.
[3]吳任女.初中籃球教學中發(fā)展學生體能的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