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梅
摘要:高效課堂主要是指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能夠實現(xiàn)理想教學目標,然而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因為知識點存在一定的碎片化,課堂效率較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時間點方面的內容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學生往往會對事件發(fā)生的前后順序產生混淆現(xiàn)象,導致學習難度較大,進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帶來打擊。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初中歷史課程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階段的歷史課程所占據(jù)的地位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大部分學生逐漸對歷史課程的學習提高了重視。同時,歷史課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由于歷史課程往往在課時占比較少,致使師生之間缺乏足夠的互動機會?;诖耍瑲v史教師需要根據(jù)課程教學特點,打造高效課堂,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通過導學案以及微課,完善學生的史料信息結構
在初中階段的歷史課程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時,教師可以通過導學案以及微課,為學生帶來多元化的史料信息。這一環(huán)節(jié)開展的最佳時機是課前導入,學生能夠借助導學案的自主學習,完成史料信息的閱讀任務,通過微課總結和整理史料信息中的重點內容。例如,在《土地改革》一課的講解中,大部分學生往往對歷史時期缺乏全面了解,因此,對“土地改革”中所制定的相關制度存在一定的“誤解”。為了杜絕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教師可以去借助導學案以及微課來補充歷史信息,讓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關歷史狀態(tài),進而加深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的認識。史料信息的設計應當基于多方面入手:第一,政策信息,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等相關內容。第二,生活信息,改革開放前,農民存在階層化狀態(tài)的人口比例相關資料,部分老人對當時環(huán)境的記憶視頻或者采訪等相關信息內容。第三,文學作品信息,如著名作家朱立波代表作《暴風驟雨》篇幅中《分馬》相關劇情等。在這些豐富的史料信息的大力支持下,學生則會正確認識到新中國成立之后落實土地改革政策的理由。此外,通過課前落實史料信息的自主學習,有助于節(jié)省教學時間,如此一來,課堂上能夠流出足夠的時間展開歷史問題的探究和分析,進而保證課堂教學實現(xiàn)高效開展。[1]
二、通過信息技術,構建良好的歷史情境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真實、直觀的歷史情境。信息技術引進課堂教學,有助于簡化歷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可以通過課前短短的幾分鐘構建真實的歷史情境,引導學生快速沉浸到這種良好的歷史氛圍中,通過情感引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歷史課堂學習當中。例如,在《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一課的教學中,在課堂上回可以借助三分鐘時間,呈現(xiàn)香港與澳門實現(xiàn)回歸時的相關交接儀式視頻,以及當時環(huán)境下的關鍵采訪語句,制作成視頻合集,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呈現(xiàn)。如此一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感受當時中國人民內心的激動,深刻體會當時狀態(tài)下的社會報道等。在真實場景的再次呈現(xiàn)中,有助于讓學生加深中國以前飽受苦難的體會,認識香港澳門承受的苦難,感受回歸之后的喜悅,通過黨的正確領導,中國人民逐漸步入獨立發(fā)展和不斷強大的道路,促進學生建立愛國之情,提高學生身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
三、注重課堂互動,落實激勵措施
有效的課堂教學往往無法脫離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課堂互動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最佳催化劑,有助于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以及溝通。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堂學習都不是以單獨的個體形式存在的,其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共同努力完成。所以,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同時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展開相互交流和合作,一起完成課堂學習任務。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教學模式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結合教學內容設計難度適宜的相關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進一步隨意抽取學生完成問題的解答,在學生的解答期間,教師需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展開深度思考,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此外,教師可以通過激勵的手段,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在學生展開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時,教師可以借助積分制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小組探究活動,進而完成教師安排的小組學習任務。所以,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要科學深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通過有效的激勵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堂。[2]
結語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打造高效課堂。首先,教師需要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思想,在實際教學中不單單需要注重對學生加強歷史基礎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而且需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學的情感,如此學生才能透徹的理解相關歷史事件。教師還需要加強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展開教學,注重課堂教學的互動,切實落實激勵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保證課堂教學實現(xiàn)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張紅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21(08):49-50.
[2]黃伶俐.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