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麗
摘要:情緒是指人的感覺以及伴隨而來的生理、心理的狀態(tài)。情緒無所謂對錯,情緒表達具有多面性,幼兒園管理中必須正視幼兒情緒表達的多元化狀態(tài),讓孩子有能夠駕馭自己情緒,得以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情緒管理;幼兒園管理;運用
引言:丹尼爾·戈爾曼最早提出:“情緒管理法,是一種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及控制,從而使個體和群體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的方法?!碑敽⒆映蔀榭刂谱约呵榫w的主人,就可以建立更良好的個人形象。
“情緒管理法”,是時下幼兒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即通過情緒管理教育,讓兒童擁有自我情緒管理的能力,也就是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覺察情緒,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并適度克制自己的情緒,把握表達情緒的分寸。
情緒管理法在幼兒園管理中運用的策略如下:
一、改變幼兒消極認知的思維方式
抱怨、發(fā)牢騷、......孩子表達的這些消極情緒,它不是單純的生氣、煩惱和傷心,而是源自孩子消極的認知思維,是一種消極悲觀的思維方式,即總是過分關注不斷放大事物不好的一面,從而超出了孩子能承受的界限,讓孩子的生活充滿灰色恐懼不安等等感受。
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認為,可以后天習得正確認知和行為,強化結果可以使習得行為得以持續(xù)。
改變幼兒的消極認知,可以采用心理學上的認知療法,也就是老師通過言語分析和行為矯正等各種方式,讓孩子正面認識到,讓負面情緒過度蔓延無助于解決問題,還會把生活變得很不開心,想要的一切并沒有得到。老師也可以通過游戲、表演和閱讀等途徑讓孩子去提升對未知事物的認識,慢慢減少孩子對未知事物恐懼不安的情緒。老師還可以采用認知行為療法,通過階段性直接接觸引起負面情緒的物體或場景,讓孩子在逐漸習慣中,做到坦然面對恐懼不安,認識到那些物體和場景并沒有他想象夸大中的那么可怕。除此之外,當復雜的語言不能讓孩子平復情緒時,一個簡單的擁抱有時也會幫助孩子戰(zhàn)勝負面情緒,讓他在擁抱中感受溫暖、力量和愛,感覺到老師永遠是自己堅強的后盾,這是戰(zhàn)勝負面情緒的重要方法。
比如小班學生源源特別怕蕩秋千,總覺得會摔下來,她看到同學們在蕩秋千,就自己想象了可怕的畫面,并害怕的尖叫顫抖。老師帶她一起觀察明明蕩秋千的整個過程,讓她看到明明并沒有摔下來,又擁抱她溫柔親切的告訴她:只要坐直了抓緊了就沒事的。然后讓源源坐上秋千,直接感受搖晃,等源源適應后,并慢慢加大搖擺的幅度,在老師的陪同下,媛媛不再害怕,反而喜歡上了蕩秋千。
二、培養(yǎng)幼兒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
培養(yǎng)孩子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老師可以采用心理學上的陽性強化法,鼓勵做一個聰明的孩子,有勇氣面對問題,智慧的解決問題。鼓勵孩子針對問題多想幾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跟老師一起去想事情三種以上的好的一面,幫助孩子脫離消極情緒,讓孩子正確樂觀的思維方式,在不斷訓練中得以強化固化。
有些負面情緒也可以采用躲避法排遣,老師需要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讓孩子多關注身邊更多的其他快樂的事情,減少對不開心事情的關注。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角色扮演游戲也會幫助孩子去理解“別人”為什么這樣,從而對他人寬容,也讓自己放下負面情緒,開心生活。
當孩子終于做到對不開心的事情能用樂觀的心態(tài)看到事情幾個好的方面,并能積極陽光的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應該及時獎勵,讓孩子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思維習慣。
三、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
生活中,我們常關注孩子的負面情緒,卻忽視深究負面情緒產生的根源。我們總是期待孩子熱情、懂禮、陽光……所以當孩子哭泣了,我們會要求平靜; 孩子發(fā)脾氣時,我們要求他們理智......這其實導致孩子不能做到情緒誠實。
我們應該創(chuàng)造“情緒安全”的環(huán)境,鼓勵孩子遵從內心的感受,誠實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我們要能夠無條件接納孩子的真實情緒,并通過觀察、對話和調查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從而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孩子才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當真實的自己被擁抱被條件接納了,孩子才會產生真正的安全感。這才是讓他自信自強自愛的動力來源,也是他擁有高情商的基礎。
四、幫助孩子適當排遣不良情緒
人的負面情緒累積在體內,會使內臟器官受到損害。所以,將因情緒而激發(fā)出來的負能量釋放出來至關重要。
老師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運動:可以做一些跳舞、跳繩、游泳、打乒乓球等激烈運動,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做瑜伽、散步等平緩運動,從生理上消耗不良能量。
老師可以采用深呼吸放松法和漸進式肌肉放松法來幫助孩子釋放體內的負面能量。讓孩子找一個舒服的姿勢躺下,閉上眼睛,想象手里拿著“泡泡器”,慢慢深吸一口氣,再用嘴輕輕呼出,想象自己呼氣時漫天飄滿五顏六色泡泡的樣子,孩子特別開心,這樣重復三到五次,孩子的內心得到抒解。這是深呼吸放松法給孩子帶來的療愈。漸進式肌肉放松法具體做法是,讓孩子先從手部開始,依次再到直至身體各個部位,先收緊肌肉群再放松的過程,可以釋放肌肉中負面情緒累積的毒素,讓孩子的不良情緒得到生理排解。
結束語:當幼兒出現(xiàn)憤怒、抱怨、焦慮、膽小等消極負面情緒時,這其實是兒童情緒的正常表現(xiàn)狀態(tài),如果強制打壓、粗暴干涉,會阻礙孩子性格的良性發(fā)展。老師要及時幫助孩子疏導不良情緒,引導孩子使用科學的方式對自身情緒正確認識及控制,探索并調整情緒、理解并放松情緒。在幼兒園管理中,運用情緒管理法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讓孩子平撫內心,擺脫不悅的陰影,重拾快樂的心情。
參考文獻:
[1]《小熊寶情緒管理與性格養(yǎng)成繪本·雙語版》/作者:胡燁湜等/出版時間:2018-03ISBN:9787558139406
[2]《3-6歲兒童情緒管理和習慣養(yǎng)成繪本》/作者:李瑋著;王珠光繪ISBN:978-7-122-36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