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蓉輝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語文教學工作不僅僅要把重點放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遞上,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培養(yǎng),語文思維的養(yǎng)成,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效率,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學生的記憶能力。作為教育方案的制定者,教學引導者,教師要看到語文思維的積極意義,并重新規(guī)劃語文教學方案,促使學生深入課堂,在潛移默化中發(fā)展并提升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語文思維;教學策略
語文思維包括整體性思維、邏輯性思維、發(fā)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獨創(chuàng)性思維等,語文思維是可以從一點一滴的教學行為中建立起來的。因此,首先需要教師提高對學生進行語文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視度,同時,還要靈活制定多種教學方案,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環(huán)境,接著,還要關注學生思維的實際培養(yǎng)效果,從而為構建高質高效的語文課堂奠定堅實基礎。
一、高中生語文思維培養(yǎng)素材的引入
(一)教材內容的利用
高中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多彩,其中設立多個板塊,每個板塊內容都有一定的價值,在對高中學生進行語文思維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把握好課內資源,促使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口語交際、作文活動等等,讓自己的思維能夠變得更有邏輯且獨特,從而實現(xiàn)語文思維的全面提升。
(二)課外材料的引入
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期間,教師要看到思維的提升與發(fā)展需要建立在豐厚的知識基礎上,如果僅局限于課本資源,難以達到最佳效果,對此,教師要著眼于學生們不斷增長的知識需要和能力需要,并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語文資源擴充,在豐富的知識材料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語文思維的養(yǎng)成更加順利流暢。
(三)網(wǎng)絡資源的運用
不論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還是能力培養(yǎng),都離不開一定的輔助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wǎng)絡資源在語文課上的靈活運用為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當學生能夠打開思維,接收更多知識,能夠切實促使自身思維具有發(fā)散性、批判性、獨創(chuàng)性和邏輯性等特點。
二、高中生語文思維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對策
(一)運用微課,建構自主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活動對于學生發(fā)展語文思維來說,有著積極意義,在此階段,學生們會獲得靈活的學習時間、學習機會,并能夠著眼于相關內容,運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多角度思考,這個過程是學生們自己動腦的,能夠有效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對此,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課前點撥,促使學生完成系列自主探究活動,為語文思維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比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部分內容時,通過微視頻,教師可以強化對現(xiàn)代化信息設備的使用,并為學生進行網(wǎng)絡資源拓展,促使學生在結合課內閱讀和課外資源中,獲得對以下問題的了解:林黛玉是誰?她與賈府里的主要人物有怎樣的關系?課文以什么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在相關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將走入閱讀內容,開動自己的腦筋,找到問題答案,這個過程需要充分運用學生的邏輯思維、整體性思維,從而實現(xiàn)自身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以生為本,啟發(fā)提問引導思考
要想實現(xiàn)學生語文思維的提升與發(fā)展,最重要的就是將學生視為主體,使其能夠參與課堂活動,真正走入語文學習。對此,教師要改變過去“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運用啟發(fā)提問的方式開展授課,促使學生可以在教師引導下,重建學習思路,提升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祝福》這部分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整體感知,有效把握小說情節(jié),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了解倒敘的作用,在課上,教師可以結合閱讀內容,通過設置多樣化問題,比如:作者對眾人們的思想感情怎樣?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使學生的思維可以呈現(xiàn)遞進式成長,在問題引導下,學生會切實提升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從而凸顯學習的主體地位。
(三)小組合作,課堂互動強化認知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語文學習活動也同樣如此,要想促使學生提升語文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習效率,教師可以運用多樣化教學組織形式,比如通過構建合作小組,幫助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能夠在思考、交流、互動中,完成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同時靈活調動思維,讓自己的思維更具邏輯性和獨創(chuàng)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生不僅可以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還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獲得的課外資料,吸收其他同學的想法,并拓寬思維領域。
無論是在進行閱讀學習探究還是口語交際,又或是作文活動期間,小組合作都能夠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注入新的活力與色彩,在互動過程中,學生的認知力會不斷提升,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清晰且具有邏輯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語文思維進行培養(yǎng),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參與課堂互動交流、思考探究,有效實現(xiàn)對知識的把握,靈活調動思維能力,進而全面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沈林章.淺議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J].學周刊,2019(31)
[2]馬正虎.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
[3]魏立平.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