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悅
【摘 要】 本文深入分析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以期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興趣、加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加強課堂教學的實踐化等幾方面入手,有助于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推動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與進步。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 高中物理? 高效課堂
引言:隨著新課改力度的不斷加大,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也迎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了當前高中物理教師普遍關注的重點課題。當前社會對應用型、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高,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中物理課堂現(xiàn)狀
(一)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是一門偏邏輯性的學科,很多知識點較為抽象化、概念化,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由于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沒有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很多學生缺乏探究精神,思維邏輯能力較差,因而對物理知識點難以把握,越不懂就越?jīng)]有興趣,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目前,很多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比較落后,依然在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展開教學。在這種教師“一言堂”的環(huán)境下,很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凝固,缺乏互動性,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的思維固化,缺乏想象能力,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三)課堂教學缺少實踐化與生活化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更偏于理論性知識的傳授,而對于教學實踐活動則的關注則相對較弱。一方面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所影響,在考試中理論性知識所占的比例要更大一些;另一方,由于很多高中學校在基礎設施上投入不足,沒有完善的教學實驗室,很多設備老舊落后或缺乏,不利于教學實踐的開展。此外,在課堂教學內容中,雖有涉及到生活化的內容,但教師往往也只是在口頭上向學生講述,很少會將物理教學內容融入到生活環(huán)境內,從而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很容易發(fā)生“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
二、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興趣
在核心素養(yǎng)下,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最基礎步驟,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轉變自己落后的教學觀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冊》中的《實驗: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素材,為學生們播放一段物體在水平面出發(fā),呈平拋運動的視頻,再用慢回放和閃照功能,為物體在不同位置所呈現(xiàn)的速度和受力作出標記。然后向學生們提出問題:怎樣看待平拋運動與曲線運動的聯(lián)系?平拋運動的軌跡特點是什么?再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方式,進行分組討論。這種方式既能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其產生主動探究的想法,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地去表達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加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基本原則,合理安排教學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物理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三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中關于《功、熱和內能地改變》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布置一個教學任務,讓學生們利用家里的自行車做一個小實驗,先正常騎車向前行駛,再進行剎車操作,自行車會逐漸減慢,在停止后,觸摸車圈與剎車部件。在這一系列的操作結束后,回答以下幾個問題:騎車時自行車產生了什么驅使其前行?剎車后,觸摸車圈與剎車部件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自行車的什么能量發(fā)生了變化?為什么發(fā)生了變化?這種生活化的家庭作業(yè)有助于學生學以致用,并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三)加強課堂教學的實踐化
物理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尤其是一些實踐課的設置,如果只通過教師的講述,學生很難直觀地理解其規(guī)律。這就需要高中學校應加強對物理實驗室的投入,完善物理教具設備,如空盒氣壓表、虛擬電子測試儀器系統(tǒng)、攜式直流單雙臂電橋、示波器、電阻箱、交流電流表、微電流電阻表等。如果學校實在資金有限,那么教師也應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實驗來開展教學實踐,從而加強學生的動手實操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冊》中的《摩擦力》這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準備一個玩具小汽車,再準備一個小木板,使學生們通過對小汽車在平地上的運動與在小木板打造的斜坡上的運動進行對比,從而加強對摩擦力的理解。
結論: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幾點相應的策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興趣、加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加強課堂教學的實踐化等。文中所提的幾點策略,有助于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鵬.探索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基于《算法與程序設計》教學實施的案例啟示[J].高考,2021(13):143-144.
[2] 蔣水平.借助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實踐性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