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昆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與發(fā)展,教育部門對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創(chuàng)建小組合作學習是現(xiàn)代化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小組學習是一種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互相促進的一種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對現(xiàn)代教學模式的積極探索,對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具有深遠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當成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種主要教學形式,教師可以以此教學模式為范例,不斷探索語文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開展語文學習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小組合作;有效探究
合作是人們開展工作和學習活動的一個重要方式,對于提升工作和學習質量,提升效率來說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教學活動不斷探索新方式方法的過程,小組合作教學方式逐漸進入了教師的視野,于是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在高中語文課堂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水平具有巨大的幫助,教學活動中應合理運用這一方式,分析其中的不足,不斷完善這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素質。
一、高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一)有助于縮小個體差異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基礎水平是不一樣的,反映在高中生身上也是一樣的,學生家庭教育環(huán)境、努力程度、個性這些方面都是不同的,這些也就造成了學業(yè)水平的不同。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這些差距一點點消除,讓學生逐漸地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從而真正實現(xiàn)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能力
小組內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使得學生之間需要進行交流和溝通,大家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而開展合作,在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學習進度快的學生要主動幫助學習進度慢的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學習進度慢的學生要主動向學習進度快的學生請教方法經驗,二者之間開展有效的互動交流,在這樣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內,學生既提高了語文學習水平,又開展了有效的合作交流,這就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小組合作教學形式下,學生需要自己主動開展學習活動,這要比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主動學習和被動接受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主動學習的效果肯定要比被動接受的效果好。合作是人與人之間開展學習交流探討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人多力量大的重要性。而小組合作形式的學習活動,學生一起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解剖,在合作的力量下可以快速掌握所學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目的。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學模式保守單一
事實上,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并未掌握正確的授課方式,他們中的很多教師依然采用“黑板+教材”的方式教學。在授課時,教師大多先是讓學生自主閱讀一遍文章,而后結合文章內容對學生講解相應的詞句,最后讓學生結合教師的講解內容,對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閱讀。在這種保守教學模式下,很多學生會對閱讀過程感到厭煩,他們難以從閱讀的文章中找到快樂,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應該以學生本身為主。尤其在課堂教學開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保證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對行文思路進行梳理。教師則需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對學生進行輔助,解決學生在此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但是,在實際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會忽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培養(yǎng)其語文閱讀過程中,只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一味的灌輸自己認為對的想法。此種情況下,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能力,還會導致學生對閱讀產生較大的抵觸情緒,不利于教學的開展,無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三)學生閱讀缺乏積極性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很多教師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學生在課堂中經常交頭接耳,部分學生甚至會出現(xiàn)上課睡覺、發(fā)呆等現(xiàn)象。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就表示,學生進行語文自主閱讀的興趣非常低下。此外,部分教師在組織學生結合閱讀內容進行討論時,很多學生會存在趁機說話的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他學生的討論效率,還在無形中降低了高中語文教師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學生如果長期缺乏自主閱讀興趣,將很難形成較好的自主閱讀能力,甚至會出現(xiàn)厭惡進行語文自主閱讀的心態(tài),進而影響到其他科目的學習。
三、高中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探究
(一)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相互合作
傳統(tǒng)教學方式過于凸顯教師的教學過程,課堂氣氛被教師所左右,沉悶無趣,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示范,學生在座位上卻鮮有興趣。課堂氣氛缺乏活力,教師教學活動過分彰顯自己的教學行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無法體現(xiàn),這就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效果不佳。教師要主動求變,轉變以往那種過分注重體現(xiàn)自身教學活動的習性,轉而以幫助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活動為主,引導學生自我探究、自我求知。
這樣的背景下,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就進入了教學活動的視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相互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高中學生具有思維活躍的特點,教師必須要抓住這些特點,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合理分析,以輕松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實現(xiàn)語文成績的提高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可以首先組織學生分組開展合作進行一場課前小游戲,借此調動學生活力,讓學生在放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
(二)科學進行分組,調動學生積極性
小組開展合作學習需要教師開動腦筋,思考怎樣進行小組劃分,實現(xiàn)小組整體實力的凝聚。小組劃分的科學與否,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fā)揮。小組劃分的科學與否可以影響到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fā)揮,學生耐心不足,這就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得讓學生有事可做,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主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否則學生就會出現(xiàn)煩躁不安的現(xiàn)象。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基礎水平狀況和學生的長處優(yōu)勢有一定的掌握,在開展小組劃分時,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準確把握,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突破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語文課堂教學時,可以首先對學生科學分組,讓每一組的學生既有語文功底較好,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也有基礎偏弱的學生,從而使得每個小組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基礎水平大致均衡,不至于出現(xiàn)小組作業(yè)能力一邊倒的現(xiàn)象。
(三)突出教學主體,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的核心思想是要教師放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真正轉變教學思想,突出教學主體,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活動的主導者,做自主學習活動的主人。學生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地位能不能得以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占據(jù)主導,這些對于學習效果的影響是有直接關聯(lián)的。因此,教師在今后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給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留出充分的空間和時間,必須放棄教學主導地位,突出學生才是教學主體,讓學生做學習活動的主人。現(xiàn)代教學理念必須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作出相應的改變,現(xiàn)代社會教育最大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人才,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教學活動就應該是教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地授課的思想必須要舍棄,必須要真正地將學生突出出來,學生才是教學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為根本宗旨,教學活動必須要積極轉變理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突出主體,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這樣才能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故都的秋》一課時,這篇課文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教師要求學生對這篇課文先進行閱讀,閱讀侯會有什么樣的感悟和體會,是否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一下讀后心得。借此機會,教師向學生們提出問題“同學們,文中描繪秋景的幾幅畫面,主要在哪些段落體現(xiàn)呢?請用四字成語概括”學生們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課堂上暢所欲言。隨后,教師安排學生將文章中描寫秋景的相關語句勾畫出來,并做好簡單的批注,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學習之中。在學生相互交流過程中,教師要作為一名傾聽者的身份認真聆聽,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其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要求學生帶有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將課文朗讀出來,在完成整個流程之后教師做出客觀、合理的教學評價。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深度思考的能力,使其對文章能夠有更好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思考的綜合能力。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非常大,學生們面臨高考,每天處于緊張的氛圍中,學生的生活離不開“爭分奪秒”這四個字。為了能夠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和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除了要學習課本上知識以外,可以進行知識的延伸,結合學生的學齡特點以及興趣愛好來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比如,可以根據(jù)當下最流行的話題來展開一場辯論賽,針對一些重大新聞事件來進行模擬法庭,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發(fā)揚民族精神組織古詩詞朗誦大賽,發(fā)揮學生的專長和才藝可以即興表演等等。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喜好來進行分組,表演各自擅長的項目,可以以個人形式、團隊形式沒有限制。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增長更多的語文知識,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培養(yǎng)深厚的感情,加強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從而使小組合作的開展更加高效。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具有巨大的作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當前教學應用已經非常普遍,有的學校甚至已經作為主要教學手段來抓,雖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我們積極尋找對策方法,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糾正,相信小組合作教學方法一定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朱麗君.互動教學在高中語文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考試周刊,2021(04):49-50.
[2]魁學貞.高中語文“生活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課外語文,2020(36):71-72.
[3]李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2):33-34.
[4]張秀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性探析[J].語文天地,2020(3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