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穎
摘要: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學科,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非常需要在平常的學習生活當中,認識到語文課程的這一特點。寫作是小學語文課程當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點內(nèi)容。所以,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展開培養(yǎng)。但對于教師來說,如何教、用什么教、怎樣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都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接下來,本文將圍繞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策略展開進一步論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促使我國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整體性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教學策略
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再次期間,教師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使用不同的素材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每一名學生的具體情況又有所不同,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社好難過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一套較為全面的培養(yǎng)計劃,從而更加全面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擬定一套合理的拔高計劃,針對學生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進行系統(tǒng)化、合理化的規(guī)劃。由此可見,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并非易事,需要教師做較長時間的準備,并將各項教學措施切實落實到實處。
一、深入閱讀教材內(nèi)容
要想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建立在學生擁有一定閱讀量的基礎上。大量的閱讀,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所在。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就是說,在教師開展優(yōu)質(zhì)寫作教育的前提下,學生缺少相應的閱讀量,其寫作能力依然沒有本質(zhì)上的提升,寫出的作文也只是在原本的基礎上,有了邏輯上的提升,其寫作手法、素材的應用能力都無法獲得同步發(fā)展。因此,在對學生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通過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嘗試使用不同的思路完成作文,更要要求學生將閱讀視野放大,多閱讀課外內(nèi)容,同時兼顧課本內(nèi)容,做好平衡,杜絕顧此失彼。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少年閏土》的相關內(nèi)容時。在正式的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首先帶領學生通讀課文,讓學生對這篇課文當中的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的印象。隨后,教師通過講解,引導學生梳理文章的脈絡,并根據(jù)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逐步揣摩魯迅先生在寫下這篇小說時懷揣著怎樣的情感,從而更加深入的了解課文內(nèi)容。當學生掌握了課文內(nèi)容后,教師便可以帶領學生閱讀《少年閏土》原文,也就是魯迅先生所寫的小說《故鄉(xiāng)》。此后,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分析這篇小說當中,作者所運用的寫作方法,并布置一篇寫人作文,同時要求學生嘗試使用魯迅先生表達情感的方式。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節(jié)課課文和課外讀物中的內(nèi)容完成寫作,使其寫作能力提升。
二、引導學生合理想象
要想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離不開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在初期階段,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去積累閱讀素材,當學生擁有一定的寫作素材和寫作基礎后,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從而讓學生在寫作時如虎添翼。如果學生的作品缺乏想象力,寫出的作品只會顯得空洞,缺少一些“韻味”。如果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教師的有效開發(fā),那么,學生寫出的文章便會很容易的引起讀者共鳴。所以,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觀察現(xiàn)實生活,并仔細的體會現(xiàn)實生活,大膽進行想象,在想象的過程中融入充分地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竹節(jié)人》的相關內(nèi)容時。通過閱讀課文,學生能夠非常輕松的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當中,不論是竹節(jié)人的形象,還是竹節(jié)人“戰(zhàn)斗”時的場景,都投入了大量筆墨,通過作者豐富多彩的想象,生動的描繪出了竹節(jié)人的制作過程、形象以及斗竹節(jié)人時的場景,同時不乏的對童年生活的追憶。在教學之后,教師便可以為學生布置一篇以想象的表現(xiàn)手法為主的作文。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想象玩具的生活,在玩具箱中和其他玩具的交流等,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
三、帶領學生多寫多練
當學生擁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且能夠?qū)⒆陨淼南胂髴玫綄懽鬟^程中后,寫作就會變得非常容易。但是想要讓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還需要“熟能生巧”,只有讓學生多寫多練,才能夠逐漸掌握寫作各種類型作文的“套路”,進而熟練的擬定作文的提綱,選擇將要使用的寫作素材,將自己的情感釋放到作文當中。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要求學生注重平常學習生活中的積累,并及時的應用積累到的素材,形成完整的知識輸入與輸出過程。
仍以教師執(zhí)教《竹節(jié)人》的相關內(nèi)容為例。在這篇課文當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動詞,動詞的應用,是衡量一篇作文生動與否的標志之一。因此,在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將課文當中出現(xiàn)的動詞勾畫出來,并選擇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仿寫練習。由于仿寫練習相對簡單,學生能夠花費較少的時間,得到充足的訓練。通過大量仿寫練習的落實,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能夠得到充足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長時間的付出,并且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在教學的過程中呈現(xiàn)明顯的層次,讓學生由淺入深的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張月芬.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知識文庫,2021(10):25-26.
[2]賈志紅.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文學教育(下),2021(0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