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昌
[摘要]? 信息技術(shù)恰當?shù)剡\用于中職化學教學中,切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助力學生突破教學難點,幫助教師快速準確地分析學情,使教學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學效果。從建立試題庫、資源的積累、開展案例教學等幾個方面入手,對提高中職化學教學的信息化程度的策略進行探究,旨在通過有效提高信息化程度,切實不斷提高中職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 中職;化學教學;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37-0050-02
中職化學教學中常涉及微觀粒子、化學實驗現(xiàn)象及化學變化的實質(zhì)等內(nèi)容時,往往很難用語言或文字表達清楚,這些內(nèi)容就會成為教學中的難點。此時,可以利用圖片、動畫、視頻甚至VR、AR等信息化的手段較好地解決這些難點。同時,借助信息技術(shù)手段可以快速、準確地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并適時調(diào)整教學的側(cè)重點,使教學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提高中職化學教學的信息化程度,從而最終提高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果呢?下面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一些教學實踐經(jīng)驗。
一、提高中職化學教學信息化程度的首要任務——建立試題庫
要建立試題庫,先要做習題集。當然這與通常習題集還不完全相同。因為我們通常形成習題集時是把問題和參考答案分開錄入的,而在建立試題庫時問題和參考答案則是同時錄入。例如:(填空題)0.5mol 的質(zhì)量是 1 g。(注:有的題庫管理軟件填空題要求不能用橫線,而是與選擇題一樣用括號,答案填在括號內(nèi))這樣在把試題導入題庫平臺時就能形成完整的內(nèi)容。而相較于其他學科,我認為化學習題的錄入工作量尤為巨大。因為存在大量原子、分子、離子等符號,還有化學、離子、熱化學等各類方程式,所以在錄入時需要經(jīng)常進行中英文輸入法的切換、上下標的變換,還要插入各類特殊符號或者是運用3.0公式進行符號、方程式的編輯等操作。因此,這一步驟是需要時間的。我的做法是先把教材中的所有題目錄入完成,然后是配套練習冊中的習題錄入,一方面對于目前中職生能夠完成這些習題就已經(jīng)達標了,另一方面也是這些習題往往都有配套的參考答案,這樣在錄入時能夠減輕一些工作量。當然,由同教研組的老師分擔完成習題錄入是必要的。習題錄入完成后就要選擇題庫管理軟件了,比如考試寶、超星學習通等。我個人選擇用超星學習通,因為在使用“智能導入”時,化學中的各種符號、上下標、方程式等基本都能夠識別并保持原有格式。在導入習題之前應該將全書包含教學知識點錄入題庫管理平臺,這樣在習題導入平臺后就可以進行“關(guān)聯(lián)知識點”和“試題難度”的設定了,之后有時間還可以給每題添加“答案解析”。因此,試題庫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逐步完善的過程。試題庫只要建立起來之后,對信息化教學的促進作用是非常大的。在課前、課中、課后測試,教師都可以根據(jù)題型、知識點和難度等方式組卷對學生測評。更重要的是學生如果通過個人終端進行答題,教師可以瞬間得到學生完成情況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這樣使得教與學的互動更為緊密,也可以使教師教學更有針對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提高中職化學教學信息化程度的必要基礎(chǔ)——資源的積累
在化學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需要各種各樣的資源,特別是圖片和視頻資源。這需要教師不斷積累,首先是要獲取資源。獲取資源主要有這幾種方式。一種是教材附帶的光盤或者去教材出版社的官網(wǎng)去下載。例如,我目前使用的《化學(通用類)》和《化學(農(nóng)林牧漁類)》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隨書贈送的光盤或者去高等教育出版社官網(wǎng)下載都能找到包括電子教案、教學課件、教學動畫、教學圖片和教學視頻等大量已分類好的資源;其次,就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利用各類搜索引擎按照所需的文件類型進行查找下載,對于視頻資源還可以直接通過騰訊視頻、愛奇藝、優(yōu)酷等視頻平臺內(nèi)的搜索功能進行查找,例如對于學校難以開展的一些化學實驗就可以查找相應的視頻進行教學。查找到的視頻若是不方便下載就可以選擇錄屏軟件進行錄制。再者,在收集資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管是出版社還是互聯(lián)網(wǎng)中獲取的資源,特別是化學實驗視頻資源,往往時間比較久遠。因此絕大部分存在圖像像素比較低的情況,很多細微的實驗現(xiàn)象不能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使得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而目前中職學校能夠配備一個相對完善、適合的中職化學課程的實驗室是比較少的,而中職學生能夠自己動手操作并直接進行實驗觀察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的,而如果缺少了這些實驗教學會使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直接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那么該如何解決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呢?我的辦法是自己動手錄制。首先錄制設備是現(xiàn)成的——手機,現(xiàn)在很多手機都可以錄制超高清視頻,只要買個簡易三腳架或者手持穩(wěn)定器就可以了。有了設備去哪兒拍呢?中職學校沒有開展化學實驗的條件,但是作為一級達標校的高中是明確要求配備能夠開展基本化學實驗的化學實驗室的,因此只要和一級達標校的高中化學老師說明具體情況,掌握他們開展實驗教學的具體時間,到時帶上設備去拍攝就行了,而且我發(fā)現(xiàn)高中為了開展實驗教學的便利和效率,時常將一個單元甚至數(shù)個單元的實驗集中開展,這也給拍攝和收集資源帶來便利。
對于收集到的各式各類信息資源,為了使其能夠真正在日常課程教學中發(fā)揮作用,就需要對收集到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科學的管理。首要的任務是對收集到的所有類別的資源進行安全備份,從而避免出現(xiàn)因本地存儲器損壞而造成資源丟失的情況。“百度網(wǎng)盤”是很好的選擇,2T的免費容量足夠裝下所有的資源,如果覺得不夠還可通過充值擴容到5T。而且不管電腦、平板還是智能手機,利用App都可以及時將自己的所需資源保存至網(wǎng)盤,并可任意選擇電腦或手機隨時隨地地查看和分享。如果開啟自動備份(有手機自動備份和電腦文件夾自動備份)功能,它還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幫助用戶自動完成備份,極大地降低了資源丟失的風險。其次是要對信息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而信息資源的分類方法有很多,這需要管理者結(jié)合自身的需要、習慣等多方面綜合考慮,以便于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得心應手。當然對于個人而言,資源的本地管理和網(wǎng)盤管理應采取統(tǒng)一的分類方法,避免復雜化。例如筆者資源分類是這樣的,首先一級文件夾的名稱就是該課程名稱(如《化學(農(nóng)林牧漁類)》),可以加上出版社、主編等信息;二級文件夾就是單元(章),文件夾名稱就是單元名稱,例如《化學(農(nóng)林牧漁類)》教材中共有六章內(nèi)容那么就建立6個二級文件夾;三級文件夾就按每章當中含有的“節(jié)數(shù)”,在對應的二級文件夾下建立相同數(shù)目的三級文件夾;之后再在每個三級文件夾下分別按照文件類型(如視頻、圖片、課件、動畫等)分別建立相應的四級文件夾,最后就可以將資源按照內(nèi)容和類型歸入這些個四級文件夾中了。資源整理歸類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個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習慣和實際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不同需要,而選擇采用自身喜愛和合適的歸類方式,達到便于管理、便于搜索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