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玉蘭
[摘要]? 基于學業(yè)水平考試背景下的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尤為重要,既注重實現(xiàn)升學目標,更強化學生就業(yè)能力的淬煉。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重要性著手,針對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學業(yè)水平考試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 中職學校;學業(yè)水平考試;計算機應用;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37-0042-02
一、課程教學尤為重要
近幾年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學業(yè)水平考試應運而生,計算機應用基礎成為各類中職學校必考的課程之一。2018年,福建省啟動實行中職學校全面實施學業(yè)水平考試,學校按照上級教育部門的部署要求,2019年、2020年6月組織學生參加學業(yè)水平考試。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分為 A、B、C、D、E 五個等級,考試成績不僅是學生文化素質的依據,也是學生畢業(yè)的必備條件和繼續(xù)升學的重要依據。顯而易見, 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yè)水平考試,是考查和衡量學生對課程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徑,有助于促進課程教學水平的提升[1], 對契合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提高職業(yè)人才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面臨的問題
中等職業(yè)學校主要針對當前就業(yè)與升學的需要,開設具有技能型的專業(yè)居多,如工藝美術、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美術繪畫、學前教育等十幾個專業(yè)。招生主要來源于高中錄取線下的學生,其基礎知識較薄弱,學習動力不足,自我約束力較差,但他們比較喜歡使用網絡。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中職學校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公共基礎課,學校應結合專業(yè)實際普及該學科教學。鑒于此,有必要為學生搭建和提供自主學習平臺,轉換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入數字化教學時代。中職學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專業(yè)重點,細化教學計劃,規(guī)劃實踐方案,有的放矢地開展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yè)水平考試教學。
三、主要對策措施
(一)轉變教學思路
中職學校是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現(xiàn)代信息化發(fā)展的大潮中,如何緊跟時代步伐,調整改變滯后的教育教學理念至關重要。在常規(guī)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理念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2],在深入推行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大背景下,計算機教師要主動轉變教育教學理念,重視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2],形成良性教學循環(huán)。
(二)完善教學計劃
2020年福建省對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yè)水平考試大綱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根據考綱要求對各章節(jié)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和梳理。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按照考試大綱的目標與要求分為 4 個等級,即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練掌握。關于“了解和理解”的內容,根據等級情況適當調整課時,如第一章“信息技術應用基礎”的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信息系統(tǒng)、選用和連接信息技術設備、“Windows 7/10 操作系統(tǒng)”的桌面、窗口、控制面板,第二章“網絡應用”的連接方式、網頁、配置網絡,第五章“程序設計入門”的程序設計語言的定義、特點、數據類型,第七章“信息安全基礎”和第八章“人工智能”等,這些知識較多屬于“了解、理解”范圍,可以在原有教學計劃的基礎上適當減少一些課時;第三章“圖文編輯”,第四章“數據處理”,第六章“演示文稿軟件的制作”學習主要為技能操作內容,則要求學生要“掌握和熟練掌握”,應適當增加課時,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際操作時間和機會。
(三)強化多元教學
1.注重微課教學
中職學校的學生雖然基礎較為薄弱,良好的學習習慣較為欠缺,且處于好奇心強和學習能力強的年齡階段,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教學方法,嘗試使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如適用微課教學、多媒體教學、小組化教學、網絡遠程教學等。教師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發(fā)揮了優(yōu)勢,使課堂更加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新的課堂教學體系,進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具有短小精悍、主題突出、針對性強等特點,通過5~10分鐘的短視頻將重點的學習內容具體化,教師立足學業(yè)水平考試考綱要求,將考試重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安排,幫助學生濃縮知識[3]。教師在課前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發(fā)布到教學平臺,方便學生自行瀏覽學習,主動吸收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遇到學習難點疑惑,可通過學習平臺與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在線討論,快捷地解決學習難題。教師通過學習平臺或課后時間為學生釋疑,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知識掌握情況。如在幼教專業(yè)班中,由于全班都是女生,根據女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較弱但模擬能力較強的特點,可提前錄制好視頻到平臺上讓學生先預習。如信考(福建中職網絡版學生端)軟件中提供的操作演示,WPS文字處理,WPS表格應用,WPS演示文稿這幾部分用錄像軟件(屏幕錄像專家、Camtasia Studio)等將它錄制下來,提前發(fā)至班級微信群等平臺上給學生先預習,學生在課堂中可以較快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巡視課堂并為學習困難者輔導,對操作要領進行現(xiàn)場示范,對學生操作時碰到的問題最后進行歸納總結,達到知識的再次鞏固,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效果。
2.翻轉課堂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翻轉課堂主要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時間,學習決定權由學生自行安排。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將教學內容保存,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對內容進行復習,滿足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