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永
摘 ?要:道德與法治課堂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是加強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渠道。那如何用好統(tǒng)編教材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呢?我們從借助圖片、音頻、視頻,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方式,緊扣教材,深度挖掘教材愛國基因,與時俱進,融入新時代愛國元素,用好統(tǒng)編教材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深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吧!
關鍵詞: ?道德與法治;借助、發(fā)揮、深挖;融入愛國教育
統(tǒng)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三個單元《百年追夢復興中華》從國情國策層面無一不滲透出堅定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理念,是展開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藍本。道德與法治課堂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是加強小學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渠道。那如何用好統(tǒng)編教材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呢?下面我就結合廣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一課兩講”馮麗玲校長、陳康英副校長分別執(zhí)教的五年級下冊第11課《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第1、3課時課例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吧。
一、借助圖片、音頻、視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道德與法治課中,有很多重點難點問題是教師難以憑口舌解釋清楚的,多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等優(yōu)點,借助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處理信息,適度選擇,精心選擇,合理解釋和演示,教學的重點問題就容易說清楚,難點問題就容易突破。
如,在廣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一課兩講”中,馮麗玲校長和陳康英副校長都能認識到和充分利用到借助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的這一魅力,分別在執(zhí)教的五年級下冊第11課《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第1、3課時中,從一上課伊始,到結束,緊扣教學目標的達成,都借助大量的愛國的圖片、音頻、視頻,進行教學,直觀形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耳、眼、手等多種感官,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又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萌發(fā)對新中國成立的自豪感!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方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通常與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意識到問題存在是思維的起點,當學生會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時候,他的思維就發(fā)動起來了。自主學習探究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評價活動的機會。誘發(fā)學生思考問題,以達到啟迪思維,接受很好的教育的目的。另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回歸學習的主體地位。
在廣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一課兩講”中,馮麗玲校長就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方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馮校長在“國家象征,含義深刻”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先讓學生自主課前搜集有關國旗、國歌和國徽的由來、意義或者故事的圖片、音頻、視頻,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分享的一方面內容做成PPT形式,最后在教學中讓學生結合PPT解說分享。這樣,既達到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回歸學習的主體地位的目的,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真是一舉兩得。
三、緊扣教材,深度挖掘教材愛國基因,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最重要的途徑就是依據(jù)教材,抓好課堂效率。我們一線老師要有責任心,對自己的每一堂課負責,要有耐心地講解課堂內容,要有敬業(yè)精神?!兜赖屡c法治》課教學內容具有創(chuàng)生性,教學中緊扣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愛國基因,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愛國思想元素,實現(xiàn)從文本的教材到實施的教材(學材)的轉化,從而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在廣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一課兩講”中,馮麗玲校長能認識到和充分利用到緊扣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在整個教學中,馮校長不但借助圖片、音頻、視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而且逢縫插針,巧妙地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76頁閱讀角的內容,了解第一屆全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時間、地點和參會人員,以及在會議上確定了哪些內容”“結合課本第77頁活動園說說人們是用什么方式紀念新中國的生日”這樣讓學生自由閱讀,自由思考,更加進一步萌發(fā)新中國成立的自豪感,加深對社會主義祖國和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樹立奮發(fā)圖強的愛國志向。
四、與時俱進,融入新時代愛國元素,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根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重視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使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發(fā)展歷史,促進學生對愛國主義、中國夢教育的感知與認同。
如,在廣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一課兩講”中,馮麗玲校長和陳康英副校長都能與時俱進,融入新時代愛國元素,深化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在教學中,馮校長就播放“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本校相關的宣傳圖片以及師生參與的相關活動(配樂:《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視頻,讓學生觀看視頻并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國家和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感動驕傲和自豪。而在教學中,陳校長以火神山醫(yī)院視頻導入,見證中國奇跡。讓學生看視頻感受中國制造的強大。這樣,進行對學生進行黨史和法治教育,通過感受共產黨人為新中國建設舍生忘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精神,產生對新中國建設者的敬仰之情,產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積極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學生更加用心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
總之,道德與法治課堂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是加強小學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渠道。我們從借助圖片、音頻、視頻,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方式,緊扣教材,深度挖掘教材愛國基因,與時俱進,融入新時代愛國元素,用好統(tǒng)編教材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深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吧!只有當愛國主義思想和愛國教育理念真正的落實,小學教育才算得上真正的為社會輸送了全能型人才,這是推動小學教育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要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