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萍
【摘要】目的 探究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與應用。方法 選取某院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疑似糖尿病患者108例進行研究。所有患者不分組,都進行生化檢驗,同時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病理檢查作為參照標準。觀察生化檢驗結果與參照結果對比的準確率。結果 采用病理診斷得出108例患者均為糖尿病患者,生化檢驗檢測出糖尿病患者105例,檢測準確率為97.22%,漏檢3例生化檢測的準確率與參照結果無法構成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生化檢驗進行糖尿病診斷,操作簡單,準確率高,可以在臨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生化檢驗;糖尿病診斷;檢測準確率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導致的一種慢性疾病,在臨床中一般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糖尿病最典型的癥狀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和消瘦。在患者發(fā)現癥狀后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采用適宜的治療方法。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會產生嚴重的并發(fā)癥,影響患者器官功能和體內循環(huán),造成嚴重的后果。在患者發(fā)現早期糖尿病癥狀后,應及時就醫(yī),快速確診。本文主要探究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和準確率。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選取某院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疑似糖尿病患者108例進行研究。所有患者不采用分組均接受生化檢驗,同時采用病理檢查作為結果參照標準。10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最大年齡為69歲,最小年齡為41歲,平均年齡為(59.61±0.89)歲。
1.2檢測方法
108例患者采用病理檢查作為參照結果。同時所有患者均接受生化檢驗,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甘油三酯和糖化血紅蛋白,具體步驟如下:
(1)空腹血糖檢測:患者檢測前要禁食12小時,隨后抽取患者靜脈血3-4ml,用氧化酶測試法檢測患者血液,所有患者血液均需進行檢測3次。
(2)餐后2小時血糖檢測:指導患者在檢測前3天注意正常飲食,在正常飲食2小時后,抽取患者靜脈血2ml,用氧化酶測試法檢測患者血液,所有患者血液均需進行檢測3次。
(3)甘油三酯檢測:檢查前患者禁食12小時,取靜脈血4ml,常溫下靜止2小時后,采用血清分離機將血液進行分離,完成后靜止4小時對甘油三酯進行檢測。
(4)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患者在近3個月保持正常的飲食結構,且保證每日攝入150g蛋白質,同時保證檢測結果的有效性,注意在檢測前停止服用改善代謝的藥物并禁食24小時。
1.3觀察指標
空腹血糖正常范圍為3.9-6.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正常值為小于等于7.8mmol/L;甘油三酯正常范圍為0.6-1.7mmol/L;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范圍在4%-6%。
1.4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錄入與分析,實驗數據采用%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實驗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生化檢驗與參照結果檢測的準確程度
108名疑似糖尿病患者中經病理檢查均為糖尿病患者,經生化檢查結果確認105例糖尿病患者,漏檢3例,檢查準確率為97.22%。生活檢查診斷結果與常規(guī)病理檢查結果相似,數據無法構成統(tǒng)計學分析(P>0.05),如表1。
3. 討論
糖尿病是目前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機體血糖代謝紊亂引起的,血糖長期增高,對患者機體會產生很大的危害,需要盡早確診,盡早治療。目前,最簡單便捷的方式就是通過血液生化檢驗,可以準確得出血液中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甘油三酯和糖化血紅蛋白值來判定糖尿病,檢測結果準確率高達97.22%,需要患者嚴格執(zhí)行檢查標準,避免影響檢測結果,耽誤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
本次研究表明,采用生化檢驗診斷糖尿病的準確率為97.22%,準確程度與病理檢驗程度相近,數據無法構成統(tǒng)計學分析(P>0.05).
綜上所述,通過生化檢驗診斷糖尿病患者,不僅準確率高,同時操作簡單方便,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唐莫宗,黃堃,呂國紅,等. 血液樣本生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測定中應用價值[J]. 臨床軍醫(yī)雜志,2020,48(2):177-178.
[2] 趙曉紅,殷奮,馬芳. 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20,9(1):47-48.
[3] 趙甜甜. 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受聯(lián)合應用在糖尿病生化檢驗中的價值[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20,9(1):55-56.
[4] 賀明. 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1):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