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模式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要求教育回到教育的本質,即以學生為中心,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滿足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需求,尊重學生隔離差異,滿足每個學生個性化需求,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和探索思維的人才,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融合的人才,完成一種知識的賦能。導師制是新課改背景下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也相當是一種導學互動的新模式,他將教師的傳統的課堂講授知識的職能延伸,導師制是融合人生導師、學習指導、生活指導、心理咨詢、思想建設為一體的教師職能。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例談;新課改背景;導師制;高中數學;應用
導師制應該說在我國歷史上很早就開始產生,比如說孔子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名學生的導師,指導學生知識學習和思考人生。傳授學生們知識的同時,更是一種思想的指導。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要我?guī)?,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而導師制這個概念起源于14世紀,在英國牛津大學就已經出現,導師的職能作為學生經濟與道德的保護人。19世紀,牛津大學把導師制作為一種多元化、科學化、學術化的教學制度。在我國2002年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最早實施了導師制。高中教學中也不斷采取學分制和選修課的方法引入導師制。本文通過指出高中數學導師制的內涵,和高中數學導師制存在的問題以及高中數學引入導師制的意義,并提出了高中數學引入導師制的方法,旨在為高中數學教學和學習提供全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1]
一、高中數學導師制的內涵
高中數學導師制有兩個內涵層次:一是導師制是一種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圍繞學生的學習特點、習慣、風格展開的差異化教學方法,根據學生不同特點、不同階段進行不同教學的科學導向方式。二是導師制是一種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打破傳統的灌輸式、傳授知識的職能,引導學生把知識與能力相結合,把注入式教學轉化成啟發(fā)式教學,教師角色定位從課堂教學轉成全方位引導。具有雙向的角色定位,一個是教學導師,是指針對學術型的研究和訓練,數學不僅是“數字、符號、運算、公式”的組合,而是體現一種邏輯的美,應用的美,解決問題的美,教師要根據學情制定分層次教學目標和設置。課堂上以問題為導向,讓同學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學生主動思考后歸納、總結、拔高。另一方面,是人生導師,比如合理如何進行時間管理、情緒管理等能力。[2]
二、導師制模式在高中數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高中數學興趣
數學有著獨特的數學文化和科學思維模式,數學的應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深們自己去體會,導師制的方式讓學們可以根據一些主題自主去研究探索,改變了僵化的學習模式和僵化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改變了一種關系,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形成對數學的喜愛。
(二)提升學生的高中數學學習能力
導師制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以問題為導向,開展預習,搜集資料。通過大量的獨立思考,形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導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模式翻轉課堂,比如主題題材式交流研討、比如探究式小組討論,擴寬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然后經過大量的思考、研討后,導師給予指導,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三)彌補教學方式的不足
比如采取走班式的教學模式,孩子教室不一定,哪個科目去哪個教室上課的模式流動性比較大,學生管理中出現問題時,管理難度加大。導師制使得學生和師生的關系會非常的和諧,這樣一來,拉進師生距離,增進學科情感。
三、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的具體應用
(一)通過教學設計,提升思維能力
開展問題導向的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的思考特點、結合應用性和趣味性進行設計,提升學生的思維的能力,比如舉一反三、觸類旁唐、由此及彼的推理能力、邏輯能力、判斷分析等能力。
(二)充分導師的班級管理的作用
導師了解每個學生幫助了解自我我是誰——可以自己做完測試后,對測試結果分析、解讀、認知。明晰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興趣、愛好、能力點,比如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推理能力,協助學生進行SWOT分析,了解自己、發(fā)現自己優(yōu)勢和劣勢,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和釋放的高中數學學習感受。輔助社會情感sel情感課程——關鍵詞數學的幸福、數學的力量、數學中的困難、努力、自律、搏擊、攀登人生價值觀和幸福力。(通過數學名人大量案例、相互分享數學領域的人物的執(zhí)著精神和思維品質。通過開展導師制解決問題能力提升——時間管理、問題導向、頭腦風暴、聯想法、目標管理。幫助同學完成數學學科的情感和趣味性探索和學科應用性。助力學生學習持久力、耐力和自我效能的提升,同時為學生指數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專項數學行業(yè)的前沿和應用動態(tài)。同時開展小組討論設計,找數學規(guī)律,探索數學奧秘。[3]
結語:
導師制教學模式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幫助學生形成獨立性思考方式,翻轉課堂、延伸課堂,完成教師的角色轉變,增加了學科學習的趣味性和鮮活性,增加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是新課改背景下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胡利玲.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8).
[2]周曉陽.促進學生自主管理的高中導師制的實踐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5.
[3]何泉.高中階段實施導師制的探索與思考[J].當代教研論叢,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