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軍
摘要:所謂生本理念也被稱作生本教育理念,其核心思想便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學理念。在這種教學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最大的特點便是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為將學生真正當作了學習的主體,教師扮演的更多是對學生進行引導的作用。因此,學生在數學課堂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被動接受教育者,擁有了更多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機會,對于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勇于大膽質疑。本文便是進一步探尋數學課堂中質疑的有效性。
關鍵詞:生本理念;數學課堂;教學質疑
生本理念下追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質疑的有效性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無疑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這種理念下構筑的數學課堂,學生擁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機會,對于相關數學問題可以展開熱烈而積極的探討,在探討中實現對自身數學知識體系的完善。最關鍵的便是學生有名在課堂中對于不解的數學知識提出質疑,這個過程便是學生數學思維不斷運轉,不斷自主思考的過程,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有著積極影響。
一、針對數學問題的探究性,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想要探尋質疑的有效性,便應該考慮充分把握相關數學問題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出具有一定探究性的數學問題,能夠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起到進一步擴寬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初中數學課堂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課程內容進行細致的劃分,重點區(qū)分出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難點內容,并依托于具體的內容來設計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充分開動數學思維,在不斷地探索探究的過程中尋找能夠通過自己解決這些數學問題的辦法,同時探究性的問題也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質疑精神,讓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能夠加強對數學思維的運轉,鼓勵學生不斷探索直到這些有著強烈探究性的數學問題徹底解決。
例如,在初中數學《因式分解》這一刻的學習中,教師首先便需要知道學生需要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能夠正確掌握乘法公式并進行因式分解,同時要加強注意因式分解的徹底性。在正式開始因式分解的教學內容前,教師可以通過相應的前置問題引起學生的質疑與思考。比如,教師向學生提問630可以被哪些整數整除?鼓勵學生自行進行運算,并鼓勵學生提出質疑除了用除法是否還有更加簡單的方法,這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出因式分解的概念。那便是630可以進行分解質因數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630=2×32×5×7,這便是因式分解的過程,在這基礎上教師再提出因式分解的相應公式,便容易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二、針對數學問題的開放性,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在設計相應數學問題時,需要充分考慮到通過一些開放性的數學問題,讓學生能夠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讓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能夠更上一層臺階。因此,開放性數學問題實現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保證這些問題能夠完整地契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盡可能地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在開放性的數學問題探究過程中,提出自身的質疑,并獲得解決質疑的引導與探究,讓每名學生在課堂中都能實現對學習需求的滿足。
例如,在初中數學《勾股定理》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教師首先應該對學生介紹古人對多股定理發(fā)現以及探究的過程,并讓學生了解到世界上的許多數學家曾用400多種方法證明了勾股定理的正確性,調動學生學習勾股定理的興趣。這時教師便可以設計開放性的數學問題,教師對學生說:拼圖的方法是證明勾股定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這里主要有三種拼圖每一種都代表一種證法,同學們能夠給予證明嗎?這一問題是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的,學生根據三種不同的拼圖在課堂中積極討論,勇于提出問題,共同探尋每種不同的拼圖法是如何證明勾股定理的,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針對數學問題的趣味性,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生本理念下構建的數學課堂,要考慮激發(fā)學生質疑的有效性,便應該充分調動初中課堂數學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進一步激發(fā),積極參與到各種數學知識學習討論中。這便需要教師充分利用數學問題的趣味性,可能地讓學生體會到真實的、生動的數學情景,讓學生對這種數學情境產生探索的欲望,以及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產生對數學問題的質疑,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學生之間的討論解決這些數學問題。
例如,在初中數學《圓的有關性質》這一節(jié)課學習中,教師便可以通過數學情境的引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圓的歷史,包括故人是通過太陽和月亮得到圓的相關概念的,以及我國古代人民是如何通過智慧制造出圓形的車輪的,在這基礎上,教師可以向學生們出示一組與圓有關的生活圖片,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尋找出圓的共同特點,并提出質疑產生求知欲隨后嘗試通過討論的方式自行歸納總結出圓的定義。
總結與思考:總而言之,生本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便需要教師充分賦予學生足夠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勇于在課堂中對各種數學問題提出有效的質疑,并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對這些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擴展自身數學思維,激發(fā)自身學習興趣,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參考文獻:
[1] 鐘麗群.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讀與寫,2021,18(1):230,294.
[2] 謝飛.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2021,18(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