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妹
摘 要 在新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下,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電影、電視劇等資源作為課外學習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應用到教學中來,這不僅僅是語文教學觀念的革新,更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本文在闡述應用影視資源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優(yōu)化語文教學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 影視資源;初中;語文教學
語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科目之一,起著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為了有效提升語文教學內容的豐富程度,教育部門鼓勵語文教師利用多種手段挖掘與課本知識相關的學習內容,在豐富教材內容基礎上開展各類教學活動。影視劇作為視覺類的文化資源,教師可以將其巧妙應用在語文教學中,在拓展學生眼界、思維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
一、初中語文教學應用影視資源的必要性
影視屬于文化藝術范疇,是對現(xiàn)實社會的藝術反映和呈現(xiàn)。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富足,影視成為人民群眾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根據(jù)中央電視臺的調查結果,全國超過六成的青少年每日都觀看電視節(jié)目。筆者也對班級學生的觀看影視節(jié)目情況進行初步的調查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班級里只有少數(shù)同學對影視沒有興趣??梢?,影視節(jié)目是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主要起著日常學習的消遣作用,青少年在長期的影視資源影響下會改變自身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更準確的說,影視節(jié)目具有重塑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作用。優(yōu)質的影視資源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和思想道德,糟粕的影視資源不僅無法發(fā)揮作用,還會引導青少年產(chǎn)生不良觀念,甚至會走向歧途。
語文學習作為文化傳承和傳播的重要途徑,面對影視資源對青少年價值觀的沖擊,應作出有效回應。與其與影視資源相對立,不如積極進行利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堅持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合理應用影視資源,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材大綱添加符合初中學生認知、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影視內容,抵制一部分影視中的不良思想觀念,高效鑒別優(yōu)質的影視文化資源,在拓展學生眼界的同時,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構建起明辨是非的能力,為其后續(xù)的成才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梢?,如何將影視資源與初中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成為新時代教育的重要課題。作為學生的領路人,教師應自覺承擔起引導和傳授的職責,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初中語文教學應用影視資源的方法
1.利用影視資源練習學生的聽說能力
聽、說、讀、寫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四個板塊,這四個方面反應了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和專業(yè)綜合能力。影視資源以視聽效果為表達,能夠將文字類信息轉換為聲音和畫面,學生通過影視資源學習語文知識,能夠潛移默化鍛煉自身的聽、說能力。首先,學生通過看新聞節(jié)目、電視劇節(jié)目能夠練習普通話。由于初中學生受到文化水平和區(qū)域民族文化影響,很多學生的普通話不標準。通過影視節(jié)目的收聽和觀看,學生可以跟隨畫中人練習普通話。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定時收看中央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鼓勵其跟隨主持人一起練習吐字、發(fā)音和語調,在日常積累中朝著流利、標準的普通話目標前進。
其次,學生通過觀看影視節(jié)目還可以模仿經(jīng)典片段,在娛樂自身的同時實現(xiàn)增強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比如,《大話西游》中富有人生哲理的臺詞成為初中生課下的討論熱點以及人生座右銘。同時,針對一些影視內容和片段,學生還可以進行天馬行空的賞析和談論,實現(xiàn)思想意見的碰撞,不論是討論還是質疑都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夠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現(xiàn)實和人生道理,對于初中生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作用。比如,在學習《鄧稼先》一課時,教師應善于在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鍛煉試聽、表達自我的機會。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為學生播放《鄧稼先》影視劇或者紀錄片,增強學生對鄧稼先生平事跡的了解,然后進入教材正題,引導學生就影視素材和教材表達自身感悟和想法,同時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
2.利用影視資源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初中學生必備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其主要考察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深層次理解和感悟能力,該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在日常語文學習中進行鍛煉和培養(yǎng)。初中階段,語文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對經(jīng)典文學的認識和把握,幫助學習建立良好的閱讀思維和習慣。很多經(jīng)典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等都進行了影視化改編,利用聲音、畫面的形式再現(xiàn)了經(jīng)典文學。為了提升學生對經(jīng)典文學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上述影視化作品引入到教學中,在學生觀看之前為其布置思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對比文學內容和影視作品。比如,電視劇版《水滸傳》對宋江這個人物的改編較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影視版的宋江與原著進行對比,能夠在調動學生好奇心基礎上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特別認真、專注的進行閱讀,并不斷調動大腦進行思考和研究,長此以往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會有顯著提升??梢姡耙曌髌穼ε囵B(yǎng)學生閱讀積極性和閱讀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比如,在學習《孔乙己》時,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魯迅的生平經(jīng)歷和人物個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或者周末時間觀看《覺醒年代》關于魯迅的部分。生動的聲音和畫面再現(xiàn)了魯迅先生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精神風貌,有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電視劇中關于時代背景的介紹能夠增強學生對《孔乙己》文章的理解程度,能夠深入到文章中心思想和主旨層面,從而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利用影視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展現(xiàn),學生們掌握的文化知識情況通過作文這一載體便可得知。素材是作文寫作的第一手資源,由于初中學生的人生閱歷、人生體驗不足,對生活素材選擇和抓取意識不足,在寫作時往往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情況。為了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緊緊依靠課本教材是無法實現(xiàn)的,需要借助課外豐富的文化資源,影視資源便是很好的選擇。比如,在學習《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播放《我和我的祖國》電影片段,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留置觀后感作業(yè),引導學生以作文的形式將觀看后的所想所感進行表達,實現(xiàn)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同時,優(yōu)質的影視資源還能為學生作文選題和構思提供靈感,比如《送你一朵小紅花》《被偷走的那五年》等片名為學生作文的擬題提供了靈感,學生在寫作時也可以按照這種語言表達形式對作文進行擬題,提升作文題目的文藝感和吸引度。在比如張藝謀《英雄》電影采取的并列式敘事方式,學生可以模仿此類故事講述方式,提升作文結構的新穎程度,給他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電影《無問西東》采用插敘對事件進行講述,學生在寫記敘文中也可以借鑒此手法,提升寫作內容的趣味性??梢?,影視資源的合理利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寫作能力,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擴大閱片量,幫助學生篩選適合借鑒和學習的影視資源,有效拓展學生眼界、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力和想象力,實現(xiàn)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富足,人們更加注重精神領域的提升,影視資源作為大眾日常娛樂活動的重要形式,起著豐富大眾精神世界、豐富娛樂生活的積極作用。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優(yōu)質的影視資源是其學習的重要載體,學生可以從影視內容中獲取生活經(jīng)驗和道理,從而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語文教師,應珍視時代給予的饋贈,實現(xiàn)影視資源與教學的有機結合。
[作者通聯(lián):江蘇海安高新區(qū)胡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