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鳳
摘 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歷史學科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也是學生初次接觸的學科,將基礎打好是十分重要的。鑒于此,針對如何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這一問題進行簡要的探究,希望可以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并為我國未來的人才培養(yǎng)盡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初中歷史教學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感悟當今生活的必要途徑。初中生由于正處于青春期,性格上存在一定的差異,與其他年齡段的學生相比更加叛逆,但是,處于此階段的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比較強。促使課堂教學整體質量得到提升,可以讓學生將歷史知識學好,并對歷史有清楚的認知,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祖國的情操。
一、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在對學生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有對學習策略進行不斷的探究,讓學生喜歡上該課程的教學,才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鑒于此,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準備一些小故事,在教授一些比較無趣的歷史知識的時候,在其中穿插有趣的小故事,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且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除此之外,通過讓學生學習歷史故事,可以讓其對歷史知識的重要性有一個更加深刻的體會。
例如,在對“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一課的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適當地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放映一些相關歷史故事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如草船借箭、四面楚歌、退避三舍等。通過對學生講述這些歷史故事,將我國的文明盡數串聯起來,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在聽故事的時候就可以掌握課堂上需要學習的知識,與此同時,也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歷史其實是一門非常簡單有趣的學科,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歷史知識的能力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學生的應用能力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初中階段歷史學科的課堂教學,應充分注重學生應用歷史知識的能力,從而讓學生可以熟練地運用自己所學的歷史知識,對自己遇到的歷史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1]。
例如,教師講解完“文景之治”一課之后,就可以為學生設計更加有效的問題,并在此過程當中積極地引導學生,將秦朝滅亡與“文景之治”的成功進行合理的對比,詢問學生能夠得到什么樣的歷史經驗以及教訓,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回憶。與此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讓學生樹立更加正確的歷史觀念。除此之外,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地引導學生,促使其進行自我反思,從而讓學生對歷史有更加深入、更加正確的認識,從而讓學生在充分把握歷史本質的基礎上不斷地實現自我的超越。
三、利用提問培養(yǎng)學生思維
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對課堂上的提問環(huán)節(jié)多加重視,從而促使學生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其思考的能力。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務必要注意問題的角度以及問題的深度,要站在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還能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還應多多注意,要在學生已經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將自己提出的問題上升至理論知識的高度,通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讓學生可以明白,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種,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以及生活中能夠學會舉一反三[2]。除此之外,教師所設置的問題一定要生動且富有一定的藝術感。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進而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繼而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對于歷史教學來說,歷史教師更應該對新課標進行認真的學習,從而形成全新的教學理念,并在此基礎上,踏踏實實地走好教育教學的每一步,追求更加高效的歷史學科教學,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使其能夠更加輕松地進行歷史學習,為其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增學.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科學,2012(8).
[2]杭衛(wèi)軍.淺談實現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