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祥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突破傳統的閱讀能力與思維,提高職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首先對語文閱讀的現狀進行分析,然后就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出幾條建議,以便在教學中能夠得到實施與應用。
關鍵詞:職高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建議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職高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正確有效地采取教學措施訓練學生閱讀,提高其閱讀能力是當前新課程改革下的必然要求?!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版在教學的內核要求上對于職高中生的如何培養(yǎng)閱讀能力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閱讀優(yōu)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養(yǎng)學生敢于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chuàng)新、表達的創(chuàng)新?!币虼?,我們在指導學生閱讀教學中,主要是教其學會學習,培養(yǎng)其閱讀思維能力。
一、傳統語文閱讀現狀分析
1.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國的職高教育還是比較重視應試的教育。因此,就形成了教師自己總結閱讀文章的結論,沒有給其自己的閱讀空間,不助于其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所要掌握的就是記憶和簡單的背誦。
2.忽視傳遞方法。教師所作的不僅僅是對文章數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達到舉一反三。我們的閱讀總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只是為了考試,為了提高寫作能力。很大的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的能力的提高,割裂了閱讀的整體性。因此,這種教與學的應試心,導致了學生對于傳統的閱讀教學的不滿。
3.看重結果,輕視過程。在語文教學中,采用簡單的方法,就是所給的閱讀材料的結論綜合直接的教給學生,而把形成的過程簡單化。閱讀對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考核,因此,學生要求所掌握的不僅僅是答案,更注重的形成結論的過程。
4.閱讀時間的減少。由于我們現在對于高考成績的重視,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大量的習題上。即使他們都已經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為了能夠考上一個好一點的大學,不得不減少閱讀的時間。而產生這些現狀的原因是教育觀念的陳舊,有些教師沒有仔細研究過教材,一味的沿用一個套路,沒有考慮到效果如何。很多地方的教學沒有注重學生的個性的發(fā)展,針對不同的學生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就產生的上述的現象,作者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進行有效的教學。
二、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首先要給學生充分的自己閱讀的時間。其次是充分備課,設計有效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課文或自我訓練。再次是做好總結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指導。語文課文的語句、詞等都需要學生學會理解,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采取恰當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學會思維,培養(yǎng)他們學會理解段落大意和文字在文章中的語境意義,從而達到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我們要知道學生學會領會作品的真正含義和在當時的價值。學生對作品的探究性閱讀,就是對作品具體化的過程。學生通過對文章的探究性閱讀,可以對作品作出更好的理解。所以,在教學的實踐中,教師和學生不能拘泥于現成的說法,要根據收集的資料進行研究之后,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特長,提出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從而達到提高閱讀的能力。
三、設法激起學生的閱讀激情
激情是人們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采取積極的靈活多變的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激情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喜歡閱讀了,就會產生強大的動力,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教育不只是奔向未來的手段、目的,它在自己的存在中,找到自身的利益,它是在現實中找到歡樂的情感。因此,愉悅理所當然應成為學好語文的一個有效支點?!币虼?,教師在抓閱讀教學中要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準備一些有效的能激起學生閱讀興趣的資料,讓學生喜歡讀自覺地去讀,從而增加學生閱讀文章的數量,以達到提高閱讀的能力。從而使學生享受到閱讀的興趣,達到的我們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四、認真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的品質
自發(fā)性閱讀是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必須培養(yǎng)的目標,是搞好學生閱讀品質的神圣使命,也是我們要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必要手段。要使學生的閱讀品質得到升華,教師就要設法運用一些能激起學生閱讀興趣而且有用的材料來作為“訓練之爐”。同時要注意書本是基石,要做到課本為主材料為輔,在上好課文的同時要利用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聯的文學作品,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學生對課外的材料的閱讀,能夠擴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使學生形成對知識的沉淀,從而對事物有一定的自己的判斷力,有自己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只有良好的閱讀品質學生的對提高其閱讀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才有良好的成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品質,首先需要教師的引導,其次也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潛能。作為教師要做到重視學生的初讀感受,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對于文章的領悟,并能準確的提出一些啟發(fā)式的問題,注重對學生的預習情況的了解。教師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品質,使閱讀成為學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負擔。
五、建立“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
“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是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教學途徑。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使學生達到有效的自我教育,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自我教育就是尊重學生閱讀的權利,給予他們適當的閱讀方法的指導,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在閱讀中要充分的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盡量為學生的提供一個提高閱讀能力的學習環(huán)境,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開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發(fā)展個性。
另外,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過程中,要做到以人為本,培養(yǎng)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引導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主要的目標。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鼓勵學生對課文的自我解讀,尊重學生的建議和獨特的見解,并能給予剖析。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把課堂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導性,是知識的探索者。在課堂上要建立一種寬松的、自由的氛圍,使學生有一個敢于發(fā)言,勇于表現自我,激發(fā)想象的機會。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項綜合的工作,它需要廣大的語文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的個性,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以科學的視角為基礎,從努力的發(fā)展學生分析概括能力,鼓勵學生懷疑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主體性五個角度出發(fā),使教師與學生都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作用,并使兩者相結合,互為補充,既做到繼承傳統的語文閱讀的方法,又能創(chuàng)造新的思路和途徑。在實際的教學中,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論點摘編[J].語文建設,2002,(1).
云南省丘北縣民族職業(yè)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