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摘要】隨著我國不斷完善和深化新課程改革,我國對小學音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教師應將音樂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提供欣賞,提高整體素質并最終提高教學效果的機會。在教授小學音樂時,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藝術美學的發(fā)展,從而對于學生進行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音樂;教學研究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強對小學生的綜合音樂教育,不僅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氣息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
一、傳統音樂教學的現狀
(一)對音樂教育理念的誤解
由于音樂不是考試科目,因此許多小學對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老師都是考慮以教育和培訓為目的教學,并側重于文化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老師只需講解教科書的內容并播放相關的音樂,而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經驗和學習進度。老師會播放流行音樂,接近學生的喜好,但沒有根據教科書和課程的內容逐步進行教學,降低了學生對學習音樂課程的興趣,并減少了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參與。
(二)缺乏明確的培訓目標
明確的教學目標意味著教師可以根據教科書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興趣來設計教學內容。但是,許多音樂教師常常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導致音樂教學的形式化和簡化。學習目標是教學的主要思想和目標。明確的教學目標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定義教學內容,合理地促進學習進度,而且在學生接受教師教學、教師指導和基于科學的教學等方面對教師的教學成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可以進一步完善評估機制,實施全面的音樂教學模式。
(三)一種教學方法
在小學音樂課上,老師在音樂課時不會問問題,分析問題或分配作業(yè)。另外,音樂課經常被其他科目占據,音樂教學的作用和重要性將會減弱。音樂教師也比較懶惰,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真正地發(fā)展小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所以會對學生的音樂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
(四)忽略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小學音樂課上,一些老師過于專注于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可否認,音樂的作用在小學生的學習中起著關鍵作用,但是音樂不僅是基于知識或技能的學科,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情感水平。音樂知識和技能的使用旨在更好地理解和表達情感。新的課程標準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音樂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感知,評估和表達的過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許多教師注重對歌曲的節(jié)奏進行分析,而忽略了歌曲中的思想和情感,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音樂教學策略
(一)發(fā)展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校領導者應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并為校園音樂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例如,學校俱樂部、廣播電臺和其他學?;顒涌捎糜谡弦魳方虒W。具體來說,可以每天早晨在上課之前和放學后之間使用收音機播放一些經典或流行歌曲。這樣,音樂教學可以整合到學生的學校生活中,并在一個微妙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音樂老師應定期組織一些音樂活動,例如端午節(jié)、國慶節(jié)等節(jié)日之前的一天,教師可以在教室里組織班級進行歌唱課,以表達學生的快樂心情并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此外,教師還可以幫助小學生創(chuàng)建幾個音樂俱樂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學習,并在俱樂部中從事音樂活動,以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并擴大音樂教學的影響力。
(二)使用解決問題的技巧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通過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提出教學問題,可以鼓勵學生探索未知的事物,以便學生了解其價值在知識積累過程中如何發(fā)展?,F在,如果教師想要創(chuàng)建一個有效而令人興奮的小學音樂教學教室,必須首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熱情。使用問題激勵學生探索音樂。這些問題通常分為以下兩類:第一,學生必須立即回答的問題。例如,在學習“彩燈”時,學生聽完一首歌后,老師可以問學生:“大家以前聽過這首歌嗎?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感覺怎樣?這首歌的節(jié)奏是什么?”學生在聽到問題后會立即回答這些問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提問和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而且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其次,這個問題沒有具體的答案。只有當學生理解該問題時,才能更好地回答該問題。例如,在學習“莫斯科之夜”時,老師會問以下問題:“這首歌感覺如何?這首歌是什么意思?好還是壞?告訴我你的想法和原因?!边@些問題可以鼓勵學生不斷思考,然后鼓勵學生理解音樂中表達的感受。音樂的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分組的形式討論學習的內容,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三)提高教師的音樂教學素養(yǎng)
小學音樂教學教師的不足是缺乏全面的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原因,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需要改善音樂教師的不足。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第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認真落實教學政策,對在職教師進行培訓和再培訓,充分提高教師的音樂教學素養(yǎng)。例如,在特殊的培訓研討會和進修課程中,學??梢酝顿Y于教育,讓優(yōu)秀的和具有形成性的教師參加培訓,改善教師培訓的概念,鼓勵教師利用空閑時間探索課程改革和學習后創(chuàng)新,并注重素質教育;第二,在招收和引進教師方面,與音樂學院和大學的專業(yè)招聘辦公室合作,雇用優(yōu)秀的專業(yè)大學畢業(yè)生到學校進行實習或教學,從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四)指導學生詮釋音樂的音調,形成情感共鳴
情感是學習音樂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使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音樂的精神內涵,并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在教授歌曲時,教師不僅要停留在單詞,旋律等方面,還應向學生解釋歌曲的創(chuàng)作基礎,歌曲中的思想和感受以及提供創(chuàng)作者的相關信息,以便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歌曲。對歌曲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然后讓學生邊聽邊體驗情感,營造適當的學習氛圍,并協調老師的講解,使學生形成情感共鳴,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新年快樂”教學中,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歌曲“新年快樂”,并在聽歌期間體驗溫暖而有趣的情緒。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圖片和動畫向學生展示農歷新年場景,創(chuàng)造“新年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并讓學生討論,交流和談論新年的習俗和習慣。然后,老師鼓勵學生觀看有關新年的圖片,并播放了歌曲“新年快樂”,鼓勵學生有節(jié)奏地閱讀歌詞并進行排練。在課程結束時,學生還可以分享新年祝福,并通過唱歌來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
綜上所述,根據現代課程的要求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可以看出,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全面素質關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小學音樂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也更引人注目。在新的教學改革背景下,教師應打破以往教學觀念的束縛,不斷突破舊的教學觀念,繼續(xù)實踐,探索遵循小學音樂課原則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音樂水平。
參考文獻:
[1]林鳳婷.新課程改革下小學音樂教學的思考[J].當代教研論叢,2018,01.
[2]陳旭.如何讓小學音樂在新課改下綻放出新的活力[J].新課程導學,2018,09.
重慶市豐都縣武平鎮(zhèn)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