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
摘 要 要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成效,相關教育機構必須強 化課程教學改革。構建課程思政是目前語文課程教學改革 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素質教育目標,高職院校要想提升語 文課程教學成效,必須強化課程教學改革措施,探索創(chuàng)新課 程教學改革路徑,促進語文課程和思政課程的融合。該文介 紹了高職語文中課程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學要求,分析課程 思政建設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通過分析目前 高職語文課程思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探究高職語文課程 思政建設的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 課程思政; 高職語文; 課程改革; 教學實踐
一、深入挖掘語文教學內(nèi)容,整合語文教育和思 政教育理念
大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不但蘊含優(yōu)秀的理論知識,而且 其中的文學作品還包含著一些特殊時期的政治思想,所以教 師帶著學生深入挖掘大學語文中的內(nèi)容,不但能有效激發(fā)學 生的愛國情懷,而且對提升學生的政治思想有著十分重要的 意義。例如,大學語文教材中的《聽聽那冷雨》,這篇文章 是作者余光中通過對雨聲的描寫,抒發(fā)自己深深的思鄉(xiāng)情 懷,以及渴望兩岸和平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在進行這部分內(nèi)容 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展開兩岸歷史關系的介紹,然后 再帶領學生探索余光中先生的政治立場及民族情懷,以此來 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他們的民族凝聚力。教 師帶著學生深入挖掘語文理論知識,有助于學生在學習語文 知識的過程中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 值觀,升華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更加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 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此外,教師為了讓大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更好地發(fā)揮出思 政教育的作用,需要找到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并進行有效整 合。在大學語文整體教學目標不改變的情況下,讓思政教 育的理念細化到實際的大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上。將大學語文 的教學內(nèi)容和思政教育的理念有效整合在一起,會讓大學 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符合學生學習大學語文課程的需要, 而且這能有效推動大學語文教學的進步,這對大學思政教 育的順利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種教學方式也是對 大學思政教育進行改革的體現(xiàn),將大學語文的作用充分發(fā) 揮出來。
二、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改革整體思路
2.1構建具有課程思政映射點的專題模塊 首先,深入研讀思想政治教育跨學科融合的理 論知識,針對當前思政課程的教材及材料進行梳理, 結合大學語文課程標準更新編排教學模塊,在“修 身”“國運”“哲思”“事業(yè)”等模塊主題的基礎上, 結合思政映射點,將其融入課程模塊設計的具體環(huán) 節(jié)[2]。在“修身”模塊結合《論語》經(jīng)典選讀融入“修 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中華基本思想觀念,融入 “誠信”“友善”“文明”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 “國運”模塊結合愛國詩歌融入愛國主義教育主題; 在“事業(yè)”模塊結合史書傳記和歷史人物融入職業(yè) 道德主題教育,在大學語文“課程思政”主題模塊基 礎之上進行長度和寬度的拓展,選擇合適的案例、影 片、故事等素材[3],同時精準理解思政課程中對于相關部分知識點的理解,將兩者進行融合,形成新的教 案和教學模塊。
2.2以任務為基礎在大學語文課程中融入課程 思政主題 任務型學習法是指以學生自覺完成學習內(nèi)容相 關情境中的任務為載體構建知識體系的學習方法, 它強調在任務實踐中培養(yǎng)、激發(fā)、挖掘學生解決問題 的綜合素養(yǎng)和執(zhí)行力,充分激發(fā)學習主體的積極性 和創(chuàng)造力。在高職大學語文課程中,應當充分利用任 務活動展開教學,以完成任務的過程構建基本知識 能力體系。將思政教育內(nèi)容滲透到任務活動中,融入 原有教學過程,將思政教育體系中宏大的主題轉化 為貼近生活需求的具體觀點,并結合高職大學語文 課程內(nèi)容,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形成對思政觀 點自覺地認同,避免生硬地灌輸和說教。
2.3建設大學語文思政教育載體,完善學習平臺 基于課程思政視野的大學語文教學,需要強化 載體建設,對課程平臺進行思政化的改造。完善相關 工作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借助具有地方代表性的 文化資源如文化遺產(chǎn)實體、非物質遺產(chǎn)、紅色主題教 育基地和其他文博資源等,探索其中蘊含的思政元 素,并將其融入大學語文課程的實踐活動;二是借助 學習通和其他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強化思政教育資源建設, 同時在學生中間開展貼近學生的網(wǎng)絡互動,在課外 讓學生進行更多拓展學習。
三、 高職語文教學課程思政建設的對策
3.1 明確學科課程思政建設重要性,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 結合目前的高職課程教學改革需要,為進一步貫徹落 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高職院校 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要求,高職院校要結合語 文課程的具體教學目標和需要,將課程思政教學模式作為 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積極促進語文教學中 課程思政的有效融合。相關高職院校要提升對于語文課程 思政建設的重視度,明確課程思政改革的意義,結合目前 語文課程建設的成績和特色,要求高職“大學語文”課程必 須充分重視這項工作。從教改的根本立意、工作的方法和 步驟等方面研究具體的教學改革對策,應該利用本課程優(yōu) 勢,建設性地開發(fā)課程資源,切實在教學工作中體現(xiàn)立德 樹人的宗旨[7]。 語文教師在育人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運用“六觀教育” “五個認同”等內(nèi)容引導學生,將思政內(nèi)容與課程教學有機 結合,將思政理念潛移默化地融入語文課程教學。語文教師 不能被課程進度和課程內(nèi)容束縛,要強調思政主題和課堂 互動的重要性,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課程思政應是滲入 式而非嵌入式的,只有用巧妙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思政內(nèi) 容滲入課堂,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課 程思政建設的效果,為提升高職語文教學育人的成效奠定 基礎。
基金項目:
1. 校級項目主辦單位:合肥職業(yè)技術學院,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語文課堂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研究(2019JYXM024)
2.安徽省級質量工程項目,主辦單位:安徽省教育廳,智慧校園中高職學生深度學習的實證研究(2019jyxm0838)
3. 省重點項目, 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資助項目,新媒體時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研究 ,(SK2020A0759)
4.合肥職業(yè)技術學院社科人文校級一般項目,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共婦女報刊對女性身份的建構研究 ,課題編號: 2021SKB10
合肥職業(yè)技術學院 2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