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
摘要:在促進教學改革中,民間藝術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何合理地將民間藝術融入小學藝術,提高小學生的民族文化素養(yǎng),已成為當代小學藝術的共同主題。因此,教師要運用教學方法,增強小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理解,并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
關鍵詞:民間美術;小學美術;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273
在教育改革的領導下,將民間美術資源運用到美術課程中已成為必然趨勢。它是豐富和改善藝術教育的有效工具。這對于學生了解民間藝術的國籍,了解民間文化的多樣性和了解民族情感也是有效的。小學生正處于認知啟蒙階段,他們對新事物和未知事物更容易接受和好奇。因此,將民間藝術資源整合到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引起對小學生知識的好奇和渴望,從而導致對民族文化和藝術多樣性的理解。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抓住重要的教育機會,充分利用民間美術資源的功能和優(yōu)良的教育要素,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
一、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價值分析
1.民間藝術教學有助于形成學生對不同藝術風格和內涵的理解
小學生年齡還小,對藝術風格和內涵缺乏了解。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繪畫的本質是繪畫的象征性方法。例如,鳥的頭是圓形的,而房子則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這樣的繪畫沒有新的想法,并且是模塊化的。民間美術的引入可以豐富學生的美術資料,并激發(fā)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從民間美術作品中,學生可以掌握更多新的繪畫方法和新的符號,從而使學生的繪畫更加豐富多彩。
2.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
作為民間文學藝術的一部分,民間美術是中國民間文化的體現(xiàn)和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將民間藝術應用于小學美術教學,可以發(fā)展和增強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將這些偉大的民間藝術注入小學班級,不僅可以豐富藝術教育的內容,而且可以促進對民間藝術的保護。民間藝術教育的喪失就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喪失,無源之水,無根之樹。我們如何談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藝術課不僅是對學生掌握藝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而且是實施審美教育的最重要途徑。小學生是祖國的幼苗,美育應該從小開始,美育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質的轉折點,可以促進學生和諧人格的發(fā)展,,而且通過美術教育,可以使學生能夠理解學習的意義和認識到自己民族文化的意義。世界是多樣化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藝術的偉大傳統(tǒng)的熱愛,寬容和對世界多元文化主義的尊重。因此,有必要積極地教導小學生積極參與文化遺產,為自身的文化發(fā)展做出貢獻。通過教學和欣賞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和民間藝術,孩子們不僅可以感受到中國古代美術的魅力,還可以喚起學生對祖國和故鄉(xiāng)的熱愛,發(fā)展和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并塑造健康的人格。
3.擴大藝術內涵,增加學習動力
過去,教師大多使用美術教科書來指導學生,從而導致學生美術內容有限,也限制了學生的知識和視野擴展。如果發(fā)生這種情況,學生將體驗到消極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藝術的動力。民間藝術資源是豐富的藝術資料寶庫,涵蓋了各種民間藝術,例如雕刻,編織,泥塑和陶藝。這些豐富而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資源,可以成為小學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滿足學生的藝術學習需要,拓寬視野,讓學生超越思維的局限,積極接受民間藝術的審美影響,并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
二、民間美術作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1.沉浸在學生對藝術的評估中,并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品味
在美術教育的第一階段之后,教師應明確民間美術對于提高小學美術課的必要性,以增強學生欣賞優(yōu)質民間美術的習慣的強度。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為民間美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學生建立了簡單的知識結構,以供進一步學習。教師可以從一些簡單的民間藝術作品中進行選擇,以向學生展示,以便學生了解民間藝術的基本形式和內在價值。通過正在進行的研究,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的良好模型,從而自然地提高其審美品味。例如,當老師向學生講解“彩色鯉魚動物”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來收集與動物有關的民間藝術,并將其動態(tài)展示給學生。徹底地在此過程中,讓人們對民間藝術的了解越來越強。此外,教師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解釋,以鼓勵學生在對其進行直觀評估之前加深對作品含義和內涵的理解。教師可以留家庭作業(yè),讓他們在業(yè)余時間收集各種民間藝術作品,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并在上課時與其他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作品,從而有效地擴展了學生的體驗。
2.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民間藝術實踐活動
過去,小學美術老師經常要求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要求組合課本或復制作品,以指導學生進行美術學習和美術創(chuàng)作。這可以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沒有創(chuàng)新的作品,從而限制學生的作品。去思考而不是對他們有利。通過展示民間藝術資源,教師可以極大地改變學生藝術創(chuàng)作的局限性,這無助于拓寬他們的視野。他們可以從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中汲取靈感和審美經驗,以適應這一內容。小學生活生動活潑,喜歡參加豐富多彩的動手活動。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這一特點,鼓勵他們參加民間藝術實踐課,獨立創(chuàng)作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并加深實踐經驗。例如,通過研究泥塑,教師不僅可以評估教科書中的泥塑,而且可以展示民間泥塑的豐富資源,并讓學生自行制作由老師講授的制作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他們的知識理解。
總而言之,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而且是我國小學美術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可以豐富和擴展小學美術教育的內容。因此,小學美術教育者應充分開發(fā)和利用民間美術資源,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并通過繼承和發(fā)展,可以更好地為當代美術的教育和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勝選.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功能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4(21):116-119
[2]葉朗.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410.
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揣骨疃鎮(zhèn)揣骨疃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