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玉梅
摘要: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基礎而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學生在口語交際中進入預設情景,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谡Z交際作為一種溝通手段,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表達和情感。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教師在教學策略中需要關注的就是他們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深化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190
口語交際這一過程基本由聽和說構成,學生通過交流溝通,對外界問題做出反饋,并快速將自己的思維形諸語言,因此,口語交際首要考查的就是聽和說的基本能力。在這一基礎上,口語交際要更加流利、舒暢,就需要學生表達得更加清晰易懂、更具有趣味性。
1、話題拓展,激發(fā)學習自覺
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相關的教學內容是豐富多樣的,老師的教學選擇也有很多。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奠基的階段,教師有義務給學生傳達更多基礎知識,同時也要相應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和知識選擇能力。既不能脫離課本和教學大綱,又不能固守“老一套”,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變成機械的知識輸入。選擇有趣且豐富的教學內容,還要參考學生的學習情況,既不能太乏味,又要有一定的針對性、開拓性和幫助性。
以翻轉課堂為例,翻轉課堂是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學生主體性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站上講臺講課,學生身份轉換成為講演者,這對學生是個很好的鍛煉表達能力的機會。口語交際不應僅僅是教師給定一個情境,同學們同樣可以發(fā)散思維,舉一反三。比如,口語交際課堂上,老師擬定了一個主題“打電話”,具體的情境比如:小白兔要送點胡蘿卜給小灰兔,應該怎么打電話呢?在這一情境中,學生們需要掌握打電話的方法,還有基本的打招呼、邀請的語言規(guī)范。教師讓學生們角色扮演,兩兩組成一隊,自由發(fā)揮。然后選出幾組上臺展示,臺下的同學們進行評價、比較,表演的各小組也進行互評。這樣,大家都可以基本掌握這一主題的語言規(guī)范,在互動中也可以營造更輕松自由的交流氛圍。這個話題結束后,老師就可以鼓勵同學們自由擬出相關的話題,并參考上個主題老師的引導方式成為新主題的引導者。老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小白兔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聯(lián)系上小灰兔呢?如果它想聯(lián)系別人,又應該怎么說呢?大家有什么想法呢?這個時候,有同學就會提出:微信、QQ寫信等不同方案,老師再給同學們一些思考的時間,讓同學們大致擬出方案,然后上臺展示;也可以讓同學們擬出新的主題,如“QQ聊天”“微信聊天”,讓他們上臺主持課堂,老師在一旁引導。
其次,要重視學生語言規(guī)范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是約定俗成的產物,使用者在使用語言進行表達溝通時,要注意一定的語言規(guī)范,這包括連詞成句的語法規(guī)范、簡潔清晰的語義規(guī)范以及情境轉換的語用規(guī)范。在口語交際情境中,學生會面臨豐富的語言使用場景,如何簡約而得體的表達是一門學問,而且是有規(guī)律性、系統(tǒng)性的學問。比如,學生在上課時有課堂規(guī)范,老師和學生的對話要彼此尊重、真誠有禮;家庭聚餐時有餐桌禮儀,晚輩要尊敬長輩,互相祝福;和朋友、師長等不同對象、在不同的場合都有不同的說話禮儀。其中有一些共通的語言規(guī)范,比如對師長用“您”,及時說“對不起”“謝謝”“沒關系”等禮貌用語,這些言語使用會幫助學生提高交際效率和效果,而一些相應場合特有的語言使用規(guī)范,就需要學生通過多次口語交際練習,總結經驗、提煉方法。
2、提取資源,形式豐富
口語交際的很多主題都源自生活,都是從生活中加工提取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同學們在這一過程中不僅獲得更多知識,也潛移默化接受了很多生活的指導。此外,生活中的很多話題都可以成為口語交際的素材,教師要引導同學們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的趣味性、豐富性,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就是生活應用和口語表達的溫床。
例如,在“糧食來之不易”這一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同學們提前搜索有關糧食的知識,例如我國糧食的狀況、我國飲食文化、關于飲食的名句或古詩、關于糧食的圖片,讓同學們自主搜集資料,在課堂上集中講解、展示,在了解糧食常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老師根據(jù)事先準備的講解方案,對糧食的基本知識進行基本講解之后,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同學們自主觀察、尋找,商鋪里、超市里、家里的糧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做一個“糧食檔案”,深入對某一種糧食的了解。將同學的生活習慣和興趣點與課程學習結合起來,進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珍惜糧食、勤儉質樸等美好品質。同時,鼓勵學生們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檔案,讓更多同學受到啟發(fā)和帶動,共同保護糧食、愛惜糧食。
3、多次創(chuàng)設亮點,創(chuàng)造溝通動力
語文的學習不是一個枯燥、沉悶、無聲化的過程,學生們很多時候表現(xiàn)出的緊張、畏怯等心理狀態(tài)其實和語文學科特點是不相符的。但這其實也是語文學習中的正常狀態(tài),深入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通過深入了解語文學習知識,進一步消除緊張和畏怯等心理狀態(tài)的過程。情由心發(fā),情意及心意,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實現(xiàn)熱情、溫情和共情,將課堂轉化為一場交流、抒發(fā)情感和心志的良好互動,幫助學生從心底擺脫對語文課堂的刻板印象。
開展口語交際必須讓學生有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我都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啟發(fā)孩子們去思考,鼓勵孩子們暢所欲言,不怕說錯,就怕不說,慢慢地孩子們喜歡上了口語交際。課堂可以有很多形式幫助學生擺脫緊張感。比如鼓掌,鼓掌是很有節(jié)奏很有動感的,教師可以課堂中穿插固定的鼓掌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課堂的節(jié)奏性,課堂鼓掌的時間不宜過長,也不要太過雜亂或太過整齊,不必用力過度、也不能毫無聲音。正確的鼓掌其實是一種與人相處的禮儀。在老師找同學回答問題、表揚同學,同學們的鼓掌可以更加持久熱烈,而當同學心情不好時,可以同桌擊掌,也可以大家給這位同學鼓掌,鼓掌的時間要持久而穩(wěn)定,表達支持同學的誠意,帶動課堂的氣氛。再比如,歌謠合唱、話題討論,這樣集體化的活動往往場面熱烈、自由生動,就像《國王的演講》中一樣,人在熱烈的氛圍中能夠更自由、暢快地表達內心的意見和想法。
結語
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根據(jù)學生們的學習水平,選取豐富且適宜的口語交際情景,幫助同學們培養(yǎng)敏捷的思維和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這對學生的語言學習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穆仕維.小學口語交際教學探析[J].讀與寫,2019:50.
廣西南寧市上林縣明亮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