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
摘要:近年來,教育體制不斷改革隨著新課標的推廣與發(fā)展,教育信息化不斷變革和發(fā)展,使得教育方式與教學辦法迎來了重大改革。智慧教育不斷被提起,并實際應用于教學之中,開拓了學生的眼界,提高了學習效率,是一種更順應時代潮流的教育方法。而將智慧教育如何應用于小學美術教育中,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美術;多媒體;繪畫APP;網絡教育;智慧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2-171
智慧教育其實就是一種通過利用網絡、智能設備、多媒體等多渠道來進行教學內容輸出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接受更多地有用信息,綜合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在傳統(tǒng)的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學質量其實一般,內容較少,不能與時俱進,與學生產生共鳴。智慧教育則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智慧教育在小學美術中的實踐應用來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
現代教育中,已經不同于以前的教學情況,當時教具稀少,受限于此,教學方法也不多,如今社會發(fā)展很快,學生哪怕不在學校,在家里就可以依靠電視、網絡等學到很多東西,只是所學的東西缺乏篩選,而且都是被動接受,能夠學到的不是很多,小學生又缺乏分辨能力,難以分辨所學東西是好是壞。因此,在學校的授課中,教師應該利用起多媒體工具,像學生傳遞正確的美術教育知識,美術又是需要視覺感受的學科,因此,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更直觀的,更直白的將圖形,事物通過視覺呈現給小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比如,教師在教授“我在空中飛”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利用多媒體工具收集了很多會飛的事物,像飛機、小鳥、風箏、蝴蝶、熱氣球等,“飛”也是人類的夢想,從第一個熱氣球飛上天空到現在全世界無數架飛機每天同時在天上,人類經過努力完成了夢想,通過五顏六色的熱氣球圖片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隨后教師布置任務,要求學生用畫筆畫一個心目中最漂亮的熱氣球,學生通過熱氣球的圖片都在心中有了一定的認知,因此都很好的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多媒體教學的應用還有更多方面,這只是單舉這一簡單例子,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許多事物通過加工后更完美的呈現給學生,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繪畫軟件、APP的實際操作
現在是手機時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信息化,想要找什么東西,搜一搜手機,都可以找到,小學生也基本每天都會接觸手機,而且現在手機上也存在著大量的益趣繪圖,手寫畫等簡單易學的繪畫APP,課余時間,小學生完全可以在家長的監(jiān)控下,通過手機來學習繪畫,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藝術氣氛,鍛煉了認知美的能力,并且還可以通過這些有用的手機軟件,使得學生在接觸手機的時候能夠遠離不健康的信息的污染。
比如,教室在教授“彩線連彩點”這節(jié)課的時候,學生在課堂上學到了如何通過線條的連接組成一幅簡筆畫,教師在課后向學生家長推薦了某手機繪圖軟件,可以專門練習簡筆畫的勾勒,充滿童趣,這樣,在課后練習方面,便要求學生回家后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每人完成一幅簡筆畫,學會如何運用線條連接。然后將成果分享給教師當做作業(yè),下課后,學生表現積極,當天晚上,學生就完成了作業(yè)任務,通過手機軟件的幫助,每個學生畫的都非常美,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且在繪畫過程中,學生加深了課堂所學知識點,明白了線條的作用,理解了點、線、面的概念。
三、組織繪畫評比課
在美術教學的實踐中,永遠離不開的就是評比鑒賞,藝術類學科都是需要別人欣賞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學會課堂內容,更要培養(yǎng)自身的鑒賞能力,能善于發(fā)現美好的事物,以往的課程教育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對于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認為小學生年齡還太小,不存在鑒賞能力也沒必要花心思培養(yǎng),智慧教育的目的即是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在現今社會情況下,教師應與時俱進,組織繪畫評比課,將課堂發(fā)揮空間留給學生,組織繪畫評比課,讓學生做評委,使學生在鑒賞、評比之下學會提高自身審美能力,達到智慧教育的最終目的。
比如,教師在教授“魚兒游泳”這節(jié)課的時候,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教學視頻內容引導學生完成作品,在學生畫各種小魚的時候,教師不要設限制,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師的“放縱”之下,學生完成的作品不盡相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隨后組織課堂繪畫評比,將講臺留給學生,讓學生在所有作品中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畫,并要在講臺上說出選擇原因,為什么會喜歡這幅畫,這幅畫的優(yōu)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主持”這場有趣的評比活動,學生在相互比較鑒賞中,不但培養(yǎng)了自身敢于發(fā)言,敢于表達的能力,還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總而言之,新課標標準下的美術教學需要教師做的看似簡單了,其實更難了,教師要時刻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不能在只是抱著課本內容進行教學,新時代需要的是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智慧教育的提出便是為教師教學打開了一個方向,能夠借助一些“外力”工具完善自身教學方法,通過各種方法用以培養(yǎng)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學習能力,加深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還鍛煉了學生的社交能力,整體素質全面進步,這樣的情況之下,小學美術課程中想要達到的教育目標就基本完成了。
參考文獻
[1]王強.小學美術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式初探[J].小學生(中旬刊).
[2]宋慧敏.小學美術教學的應有樣子:簡單的不簡單[J].文理導航(下旬).
青海省西寧市陽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