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喜壯
摘要: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深入推進,在城市和農村地區(qū)中都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專業(yè)化的美術培訓班,但是在農村地區(qū),美術教育依然未受到重視,存在各種問題。所以為了推進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工作的開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應當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當前美術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采用可行性對策來優(yōu)化教學,讓學生接受更加專業(yè)的美術學習,獲得廣闊發(fā)展空間。
關鍵詞: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今時代賦予學校及教師的任務與使命。美術教育作為小學教育階段重要的藝術類課程,對提高小學生操作能力、審美能力等有著積極的作用。在農村地區(qū),由于受到種種問題的影響,美術教育的發(fā)展速度較為緩慢。因此,加強農村地區(qū)的美術教育,對提高農村素質教育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作用。
一、農村美術教育的現(xiàn)狀
(一)美術課程的教學模式單一
相比其他學科而言,美術課程對教學方法有著較高的要求。美術課程的教學不僅僅是教授小學生繪畫的技巧,更多的是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與創(chuàng)造能力。但是,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上,以單純講述的方式進行授課,并沒有利用計算機等教學設備對相關教學范例進行展示,缺少相應的素材供小學生參考,影響了小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同時,在課堂互動上,部分教師忽視了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沒有讓小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通常以繪畫技巧為主,教學內容豐富程度不足,教學結構單一,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感情的融入等缺少關注。在成績評價上,以作業(yè)是否按時完成、畫面是否干凈整潔等為標準,評價手段較為單一。
(二)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缺失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美術教育理念比較落后,這對美術教育的發(fā)展會產生直接影響。當前,很多農村小學美術教師對美術教育都缺乏正確的認識,未意識到美術教育的意義及價值,認為美術教育是可有可無的內容。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學校的教師甚至認為美術教育會影響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知識,未設置美術課程。有的農村小學雖然設置了美術課程,但是在這一方面的投入比較少,美術教育教學的實施只處于形式層面,缺乏理想的基礎支持,這種情況必然會影響美術教育的實施及發(fā)展。
二、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的建議
(一)重視和關注美術教育工作
當前在農村小學美術教學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沒有重視該學科的開展,不管是學校領導、教師還是家長、學生,都未能了解美術教育對學生發(fā)展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和價值。開展專業(yè)化美術教育工作會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造力、審美力和想象力,這就要求重視美術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深入貫徹素質教育。作為農村小學的領導,應迎合新課改提出的各項要求,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美術教育工作,并積極地向教師傳達美術教育的必要性。要細致全面闡述新課程改革對美術教學提出的各種新要求,讓教師接受嚴峻的考驗,逐漸轉變傳統(tǒng)教學態(tài)度,始終關注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要積極劃分小學美術教學課時,安排專業(yè)工作人員定期對各班級的美術教學情況進行考核檢查,通過這種監(jiān)督的形式來確保美術教師認真履行自身教學職責,避免美術教育工作存在邊緣化現(xiàn)象。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農村地區(qū)學生家長的文化程度較低,存在各種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為了讓更多農村家長支持學校的美術教育工作,應注重加大宣傳工作,并且在后續(xù)的教學工作中取得家長的認可和輔助。
(二)多措并舉,從方法上提高教學質量
相比其他課程而言,美術課程的課堂教學過程應較為輕松。因此,美術教師應致力于營造快樂、愉悅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興趣;加強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及教學內容。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枯燥的知識講解轉變成形象的動畫演示,讓學生在觀察動畫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思考。在繪畫技巧的訓練過程中,教師可運用實物教學的方式,引導小學生快速進入到繪畫的情境當中。同時,實物教學能夠讓學生對繪畫對象的整體情況有更加清楚的了解,例如實物的形狀、大小、顏色等,為學生后續(xù)的繪畫都有所幫助。此外,美術教師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教授學生觀察的方式方法及觀察的重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在繪畫期間,美術教師應對實物的結構進行講解,如哪個部分是此次繪畫的重點,哪個部分是點綴等。美術教師對成績的評價應改變傳統(tǒng)單一指標的評價形式,摒棄評價過程中的主觀思維,重點應對學生繪畫作業(yè)所表達的主題、思維結構是否完整、是否具有創(chuàng)造力、繪畫技巧是否有所提升等幾個方面進行考量,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三)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和教學經驗
教師的教學能力將直接決定最終的教學效果。因為對于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工作來說,存在教學力量薄弱現(xiàn)象,所以在后續(xù)美術教學工作中應注重增強師資力量。這就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構建長期有效的師資培養(yǎng)機制,通過這種手段落實派出、引進以及請入三種手段相互融合。所謂派出就是要求農村小學中的美術教師進入到更加專業(yè)的美術學校學習,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在后續(xù)教學工作中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yè)的教學工作。引進是要求在各項政策支持背景下,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美術教師從事基層教育工作,落實改善薪資待遇,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條件,讓更多專業(yè)的優(yōu)秀教師加入農村教育工作中。各種教學手段的采用都會提升美術教師的教學力量,而農村美術教師也要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善于學習,總結教學經驗,提升文化修養(yǎng)。
結束語
美術教育對學生思維、想象力及性格的塑造等方面有著積極的幫助,因此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家長,應正確認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通過改變傳統(tǒng)觀念、完善教育制度、豐富教學手段、融入生活元素等方式方法,提高小學美術教育的教學效果,為培養(yǎng)綜合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光同敏.沙雅縣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現(xiàn)狀調查及原因分析[J].大眾文藝,2014(18).
[2]劉敏.淺談農村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問題以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4(33).
[3]陳潔.淺談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8)
廣東省肇慶市詩洞鎮(zhèn)安華小學 5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