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鐘凌云
摘要:音樂舞蹈對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道德意識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是備受推崇的一種幼兒教學模式。本文立足于幼兒舞蹈教學角度,分析了淺析幼兒舞蹈教學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幼兒舞蹈;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
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基礎設備以及師資力量缺乏等各種因素影響,幼兒音樂舞蹈教學還存在問題和不足。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fā)重要,因此,對于淺析幼兒舞蹈教學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xiàn)實意義。
一、幼兒舞蹈教學的特點
(一)直觀性
幼兒對事物的理解是源于其具象的形象和標準的動作,幼兒時期具體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幼兒可以通過具體形象和直觀的表述來了解世界,認知世界。舞蹈的動作表演形式較為直觀,便于幼兒理解,它是一種形象的藝術手法,通過豐富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來表達感情和還原事物,比如:雙手合掌放于一側臉旁,微微傾頭,閉上眼睛。幼兒在學習舞蹈動作時可以準確地理解這是睡覺的動作;又比如:雙臂在身體兩側上下扇動。幼兒在觀察過后可以迅速地理解這是蝴蝶或是小鳥飛舞的動作,直觀性在幼兒舞蹈啟蒙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可以準確地接受并且理解知識。另外,幼兒教師在課堂中是幼兒唯一可以學習和模仿的目標,幼兒善于模仿幼兒教師的舉手投足,從四肢動作到面目表情。幼兒教師在做示范時,應當做好標準的動作示范,讓幼兒在大腦中進行初步的形象記憶,通過直觀具體形象,可以使幼兒達到學習的目的。所以說,直觀性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特點之一,只有進行直觀的學習,幼兒才能進行舞蹈動作的模仿。
(二)童趣性
童趣性是培養(yǎng)兒童興趣的根基,興趣又可以解釋為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興趣的培養(yǎng)對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的天性就是玩,幼兒教師引導幼兒在玩中學才是培養(yǎng)其興趣的關鍵,童趣性可以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的很多方面。
首先,幼兒教師應該保持一顆童心,在課堂中要以好朋友、好玩伴的身份進行教學,教師在上課之前的備課要以加強課堂的童趣性為主,根據(jù)班級幼兒的年紀,找到此年齡段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卡通形象或者可以吸引其注意力的話題,在上課的時候將可以吸引幼兒注意力的高熱話題加入教學,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其次,豐富多彩的比喻以及形容詞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例如:啟蒙初期的“地面搬前腿”,首先幼兒雙腿繃直坐好,雙手旁點地,后背立直,右腿吸腿,腳跟抬起,雙手抱住腳后跟,用力“搬”起來,為了使幼兒努力地將腿“搬”得離鼻子近一點,幼兒教師可以告訴幼兒:“小熊貓現(xiàn)在要吃竹子了,竹子長在遠遠的小河對岸小熊貓是吃不到的,用力幫助小熊貓把竹子使勁拉進嘴巴里,一口‘啊嗚’兩口‘啊嗚’三口‘啊嗚’”……這樣的師幼互動更能提高幼兒對學習舞蹈的興趣,增強幼兒的參與感。
二、幼兒舞蹈教學策略
(一)因材施教,掌握其性格特征
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會造就幼兒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幼兒內斂,有的則開朗,在幼兒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想要提高幼兒對舞蹈的興趣,最重要的是要根據(jù)不同幼兒的性格“對癥下藥”,因材施教。首先,幼兒教師應當在短時間內熟記班級幼兒的名字,拉近彼此間的信任度與熟悉度。其次,在短期的課堂接觸中觀察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嘗試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
例如:第一節(jié)課教師還不了解每個幼兒的性格時,可以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和溝通方式進行試探和深入,統(tǒng)一地介紹自己的名字,統(tǒng)一地進行教學,在一些比較開朗活潑的幼兒身上這個交流方式很可行,這是因為幼兒本身不怯場,又有足夠的自信心。但是在有些幼兒身上這個方式就顯得有些不合適了,部分幼兒害羞、怕生,第一次融入陌生的環(huán)境,對著許多張不熟悉的面孔,導致幼兒缺乏安全感,這個時候,幼兒教師若采用集體式的溝通教學方式則會引起此部分幼兒產生恐懼之情。對于這樣的幼兒,幼兒教師應當快速地給予幼兒溫暖,將他抱在懷中或者摸著他的頭,輕輕地和他說上幾句話,拉近一些距離。幼兒教師應當先介紹自己,以朋友的方式換取信任,讓他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放下心中的顧慮,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啟發(fā)引導,激發(fā)其想象力
一堂好課,既要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又要契合幼兒本身的性格,幼兒擁有豐富的想象力,當他們拿起一片樹葉準備聞一聞或者放進嘴巴里嘗一嘗的時候,家長通常會習慣性地高聲喝止,告訴幼兒這個不好吃。這樣看來,幼兒常常會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接觸去認識事物。幼兒的想象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像一張蜘蛛網,它將會隨著幼兒生活經驗的不斷積累而得以發(fā)展,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幼兒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三)生活積淀,萌發(fā)舞之情
幼兒的模仿能力強,喜歡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某些事物,并充分體會其中的樂趣。因此,教師需要認識到“藝術源于生活”的理念,將生活中的事物轉化為幼兒舞蹈的素材,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生活環(huán)境去再現(xiàn)生活情景,不斷積淀舞蹈感受,這樣既能夠使幼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fā),同時也能增強舞蹈的情趣,滿足幼兒愉快情感體驗的需要。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一段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玩耍的視頻,同時引導幼兒扮演小兔子,這樣能夠讓幼兒快速學會基本舞步——蹦跳步。這種方式能幫助幼兒將實際生活與舞蹈活動融合起來,不斷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與樂趣,同時也能在生活積淀的過程中感受舞蹈的美韻,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學會運用適當?shù)奈璧竸幼鬟M行情感的表達,感受藝術帶來的愉悅之情。
結論:
綜上所述,想要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地發(fā)展,音樂舞蹈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高度重視這方面的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專業(yè)的教學能力,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探索,讓幼兒在良好的環(huán)境狀態(tài)中,不斷提升藝術素養(yǎng)水平,實現(xiàn)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額爾登其木格.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幼兒舞蹈編創(chuàng)能力的教學策略[J].大眾文藝,2017(06):248.
[2]黃娟莉.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幼兒舞蹈編創(chuàng)能力的教學策略[J].黃河之聲,2016(17):13-14.
[3]沈瑩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6(13):247.
[4]王荔荔.如何把少數(shù)民族舞蹈融入幼兒舞蹈教學中[J].大眾文藝,2016(12):227.
河南省商丘市實驗幼兒園 4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