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摘要:在現代教育大環(huán)境之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學校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階段。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更是我國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尤其在如今教育改革勢不可擋的背景之下,如何掙脫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枷鎖,通過“以生為本”這一教育理念來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成為了廣大教育者迫切探索的話題。所謂的“以生為本”,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生作為教育的中心,而在教育的過程中所選擇的方式方法也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這是一種教育新理念,更加符合如今教育體系的要求。本文主要圍繞“以生為本”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這一題目進行了一定的分析探索。
關鍵詞:以生為本;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學習階段中,語文這門學科作為我國最基礎的學科,教學效果的好壞對學生們未來的學習生涯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學生興趣和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始終較低,而老師也一直是課堂的主導。但是在“以生為本”這一新型教育理念之下,要求老師可以適當轉變角色,將課堂的主動性更多得交到學生們的手里,讓學生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最終目標。
一、關注需求,豐富教學內容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環(huán)境中,小學語文上課的內容主要是教材里面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對學生們來說吸引力較低,甚至毫無新意,使得很多學生對教學的過程已經失去了興趣和積極性。想要建設高效課堂,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須脫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關注學生們的學習需求,讓教學內容變得豐富起來,使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就是不再局限于課本之中的內容,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來豐富教學的內容,讓同學們感受到教材之外的學習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
比如,在進行講解第三課時“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節(jié)內容時,老師在講解課本內容時就可以穿插法國梧桐樹葉從掉落到鋪滿道路的視頻,讓學生們切身感受到課本中所傳達的美景,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帶動起來,讓學生們自主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的最終目標。
二、轉變角色,改變教學方式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也是如此。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只是單一古板得傳授課本中的知識,卻忽略了學生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得很多學生無法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快樂,甚至容易滋生厭學的情緒,對學生們未來的學習生涯產生負面的影響。但是在“以生為本”這一新教學理念的帶領下,要求老師可以適當的轉變自身角色,丟棄傳統(tǒng)古板單一的教學方式,將學習的主動性更多得交到學生手中。真正有效的學習過程應該老師是與學生們共同完成的,老師只是發(fā)揮相應的引導作用,而不是一個人自導自演的情景劇。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真正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體會到學習過程中的無限魅力,將教學效果發(fā)揮到最大程度。
比如,在進行講解第十三課時“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這篇開放型文章時,老師在帶領學生們大概了解課本內容后,就可以將主動性交到學生們的手中,通過與學生們的互動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們自行討論后面又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并讓學生們積極踴躍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可以讓學生們認識到自身才是學習的主體,從而積極主動得投身到學習之中,達到高效課堂的效果。
三、尊重差異,制定教學目標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要求老師能夠同等對待學生,始終一視同仁。但是“以人為本”的新型教學理念要求老師能夠發(fā)現學生們之間存在的差異,從而尊重差異,并根據存在的差異為學生們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內容,能夠幫助老師和學生們更好得達到自身想要達到的效果,讓學生們從小樹立目標意識對以后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所謂的差異也就是每個學生自身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從而造成學習效果的不同,并不是要求老師另眼對待,而是能夠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幫助學生們更好得進行學習。
比如,在進行講解第十四課時“不會叫的狗”時,圍繞“取長補短”這一理念,根據學生們之間的差異將學生們分成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互幫互助,積極發(fā)表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意見,說說這篇故事還會有怎樣的結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互相幫助的好習慣,還可以互相帶動投入到學習中,完成高效課堂的建設。
縱觀全文,本文主要圍繞“以生為本”這一理念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建設所帶來的幫助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分析??梢园l(fā)現,這一新型教育理念十分符合當代教育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最大程度得讓學生自主投身到學習之中,更好得體會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真正做到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劉麗.以生為本構建小學語文課堂分析[J]新教育,2005(6)
[2]梁雪賢.新課程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