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袁
摘要:學生進入小學階段,正逐步脫離父母家庭的庇護開始接觸外界,但還不具備獨立解決學習與生活所有事情的能力,也缺乏足夠的自制力來約束自身行為。此時就需要班主任以輔助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日常生活中,引導其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想觀念,這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最終目標。為使學生更加積極配合日常管理活動的進行,班主任應優(yōu)先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與思想素質(zhì)的優(yōu)化。本文即以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為出發(fā)點,進一步探究了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策略,以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師生關系;策略研究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的前提條件,在實際工作中,部分班主任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科成績與課堂紀律,一味采取嚴厲的管理手段,不僅使得師生關系緊張,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顯然已不符合當前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心理狀態(tài)、思想道德品質(zhì)等多重維度,尤其是小學班主任,更要對學生進行面面俱到的管理與照顧,日常事務之繁瑣是可以想見的。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恰能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以有效溝通的形式使得學生更加信服與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一、當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小學生受年齡與認知條件限制,對班主任存有畏懼心理,不敢表達自身真實想法與感受。若班主任在管理決策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想法,很容易在學生心中形成專斷強勢的教師形象,更不愿與班主任吐露內(nèi)心想法。其次,由于學生在經(jīng)驗閱歷上與班主任存在差距,再加上師生間缺少深入的溝通,很多時候不能理解班主任實行各種管理措施背后的用意,部分學生還會以消極散漫的態(tài)度應對,這也會挫傷班主任進行管理工作的積極性。此外,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方式也較為單一,且存在管理不全面的現(xiàn)象,部分班主任只注重班級中“優(yōu)等生”的培養(yǎng)與管理,對于經(jīng)常調(diào)皮搗蛋的“學困生”則持放任不管的態(tài)度,這種區(qū)別對待會讓師生關系更加僵化。
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視角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策略
1. 轉變思想觀念,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以往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大多以班主任為主導,實行的一些措施也是以方便班主任工作為目的,并沒有過多考慮學生的訴求以及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此種管理模式下,學生只會被動聽從班主任的安排,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難以領會活動深層次的含義,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個性的發(fā)展,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由此,小學班主任應積極轉變自身態(tài)度,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真實想法,并以此作為管理措施的策劃依據(jù),做到以學生需求為出發(fā)點,以促進學生進步為最終目的。
2.以平等對話的形式關愛學生
以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為前提開展的教學管理活動也是一種幸福教育,在幸福教育視角下,每一名學生都是平等的,且都具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撃埽嘀魅嗡枳龅木褪且躁P愛與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因此,小學班主任應采取實際行動關愛學生,以平等對話的形式消除部分學生對教師的敬畏情緒,使學生更愿意吐露自身真實想法,班主任便可在解答疑惑的同時進行思想觀念上的引導,保障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穩(wěn)定與健康。首先,班主任在處理班級日常事務時應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因?qū)W生年紀尚小而過多干預學生的行為,做到平等待人。小學生的想法是非常簡單直接的,他們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自然會回以同等的尊重態(tài)度。其次,在約談班級中經(jīng)常搗蛋犯錯誤的學生時,班主任應事先調(diào)整好自身態(tài)度,溫和客觀地與其溝通,了解其行為背后的深層原因并耐心以事理教化學生。
3.建立完善規(guī)范的班級管理制度
制度是班級管理工作良好運行的保障與依據(jù),而科學合理的班級制度不應由班主任個人制定,而應參考班級學生的意見,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作為依據(jù)。同時,在制度中還應凸顯民主原則,鼓勵學生參與到自主管理中,讓學生通過角色互換體會到班主任日常管理的不易,并從中鍛煉自身各項能力。筆者就在班級中采用民主投票的形式選拔班干部,班干部在任職期間要做到積極主動地管理、服務班級,學生在支持配合其工作的同時,也要對班干部進行監(jiān)督,這樣學生的管理能力、服務能力、監(jiān)督能力都得到有效鍛煉。
4.寬嚴結合,善用表揚與鼓勵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不意味著班主任需一味地包容忍讓學生的犯錯行為,這樣反而會讓學生意識不到錯誤的嚴重性。在遇到較為嚴重的事情時,班主任可采用嚴格的管理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不能因一次犯錯而對學生形成偏見,有過犯錯行為的學生在表現(xiàn)優(yōu)異時還是應及時作出表揚。須知教師的肯定對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激勵意義,班主任可在平時留心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當學生做了好事及時在班級中進行表揚,引導其他學生向其學習。例如,對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并在課堂上端正聽講的同學,班主任要大力支持肯定其行為,這樣部分上課容易開小差的學生也能加強自制力,認真聽講以獲得班主任的表揚。
5.聯(lián)合學生家長,全面了解學生情況
教師與家長都是學生日常接觸最多的人群,而學生往往能以更加輕松自然的態(tài)度面對家長,訴說自身感受與看法,因此班主任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是十分必要的。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定時與家長交流學生在校情況,并詢問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及心理狀態(tài),由此能了解學生的真實動態(tài),從而更加全面地制定管理措施。且家校合作的形式不僅能拉近師生間的關系,也能讓家長加強對學生的關注,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讓學生的學習更無后顧之憂。
綜上所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貫穿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始終的重要任務,各班主任可參考以上方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與管理工作質(zhì)量的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游佳.重視班級管理,彰顯教育效果[J].啟迪與智慧(中),2021(03):96.
[2]董斌輝.班級管理中學生自律意識培養(yǎng)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21(0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