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琴
摘要:微視頻輔助教學方式的出現(xiàn)與合理應用,不僅能科學調節(jié)學生聽覺、視覺等感覺器官之間的協(xié)調學習功能,同時也能實現(xiàn)課程教學內容與視頻教學方式之間的有機結合,從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原則上突破桎梏,脫離“時間、空間以及地點”等因素的限制。并將學科知識內容,以一種多元化、多角度、直觀性的狀態(tài)進行呈現(xiàn)。從而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活躍課程教學氛圍,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與強化。本文就此展開相關論述。
關鍵詞:課堂教學;微視頻;效率提升;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344
一、借助微視頻教學,全面拓展學生學習感官
眾所周知,無論是對于任何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永遠都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向標與最強源助力,無論是對于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聽課效率,還是積極轉變學生的學習認知態(tài)度而言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換句話說,倘若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沒有“學習興趣”的推動下,進行日常學習活動。將很容易對學科學習過程產(chǎn)生“不耐煩、無法堅持”的現(xiàn)象問題,最終導致學生半途而廢。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指導方針的帶領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倘若想切實提升并強化課程教學效果,首先要做的便是幫助學生塑造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學習感官的實際敏感度。
而微視頻教學模式,作為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時代下的全新教學手段,其自身的“新穎性、多樣性、便捷性”等特點,備受教師與學生的喜愛。同時也非常適用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可以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同時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與“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氛圍相容。
例如,在針對與《普羅米修斯》相關的西方古典神話知識課程內容講解與分析過程中,倘若僅僅以以往傳統(tǒng)的“板書式”方式來進行教學,由教師進行口頭上的演繹。將無法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等感官中去切實感受到普羅米修斯這樣的西方神靈,幫助人類獲得火種的艱辛與困難。更加無法體會故事所要表達出的情感意境。而微視頻教學方式則恰恰相反。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程正式開展之前,便事先準備好視頻教學內容,將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以小動畫視頻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全面加深小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認知與了解,同時也能在“視聽結合”的課程學習環(huán)境中,不斷拓展學習感官敏感度,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沉浸其中,從而不斷提高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高與強化。
二、借助微視頻教學,將有的放矢教學原則落到實處
根據(jù)實際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有部分語文教師在應用微視頻教學模式的時候,所能體現(xiàn)出的教學效果并沒有現(xiàn)象中那么好,甚至還有帶偏學生課堂關注力的問題出現(xiàn)。正因如此,很多語文教師便對視頻教學方式產(chǎn)生了質疑,甚至干脆放棄了這種課堂教學方案。
而造成以上現(xiàn)象問題頻繁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小學語文教師,對微視頻教學方式的整體認知程度不高,同時并沒有掌握好應用教學分寸,將其“娛樂性”元素過于擴大化,從而導致整體課堂的重心偏移,與最初的教學計劃安排相違背。因此,針對該種現(xiàn)象問題,身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懂得如何依照小學生的實際成長與學習需求,來將微視頻教學方式與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依照教學發(fā)展目標來為學生量身制定相符的視頻教學內容。與此同時,還要堅持“有的放矢”的基礎教學原則,根據(jù)視頻教學方式的特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適當?shù)娜谌?,而不是全程都以視頻形式來進行呈現(xiàn)。從而真正意義上將視頻教學方式的應用價值進行充分展現(xiàn),為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出必要貢獻與努力。
三、借助微視頻教學,不斷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尚未普及的早期教育年代中,由于教學條件有限,不得不受到“空間、時間以及地點”等因素的限制與阻礙,無法為學生提供更為便捷的課程教學服務。同理,學生的見識視野與其知識的獲得方式,都將受到限制。
但是,隨著社會教育時代的發(fā)展與進步,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校園文化教育活動中,與課堂教學過程相容。而微視頻教學模式,便是其中所誕生的全新教學方式,其自身豐富的教學形式、靈活的教學技巧、便捷的信息資源獲取途徑,都可以很好的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能與社會教育發(fā)展趨勢相切合,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個性化需求,從而將其有效應用于日常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課堂教學內容與發(fā)展途徑的不斷豐富與強化,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見識視野。
結論
綜上所述,從上述論點中便可以看出。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發(fā)展形式下,小學階段中的語文學科教育活動,通過科學方式將微視頻教學模式合理融入其中,不僅符合社會教育時代的整體發(fā)展潮流,同時也能全面滿足新課改教育制度所提出的全新發(fā)展要求,借助微視頻教學來全面提高課堂的實際教學效率。而在期間,身為小學語文教師,倘若想切實將微視頻教學模式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結合,就必須著重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點,以及課程學習發(fā)展目標進行加倍重視與關注。并同時事先做好相應的文化教育傳承工作,借助微視頻輔助教學手段,來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獲取渠道、推展見識視野,同時還要進一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將核心素養(yǎng)教育思想與之相容。從而在給學生帶來全新學習體驗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學科專業(yè)化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最大程度上讓學生感受到微視頻教學的魅力與其科學性特點。
參考文獻
[1]于秀玉.微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局限及對策分析[J].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2015(10):6-7.
[2]李雪.淺談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2018(14):158.DOI:10.3969/j.issn.1009-5071.2018.14.156.
[3]劉樹香.微視頻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1):297.
[4]蔣琳.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5):156-157.
[5]孫美琴.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