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冰
摘要:小練筆是小學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是學生習作訓練的手段之一。本文從小練筆的課堂教學實踐來論述小練筆的教學認識和操作。在認識上要突出小練筆“小”的特點,在操作上要突出“實”的目標。
關鍵詞:教學;練筆;實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158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加強平時練筆指導”“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痹谡Z文教學中進行小練筆是落實平常練筆和讀寫結合的最好途徑。其好處無需贅述,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小練筆教學的感受。
一、突出小練筆的小
小練筆來源于教材編排的課后練習,也可以教師整合的課文的訓練點。無論怎樣取材,其都是課文的一個點,所以,一定要突出其“小”的特點。
1.切入點要小。小練筆的訓練一般是對某個語文知識點的、思維方式的訓練或者某種情感的表達。在知識點上可能是某種修辭運用、句式運用、構段方法的使用、描寫方法使用等;在思維上可能是想象、回憶、觀察記錄等;在情感上則是根據(jù)內容的要求有感而發(fā),真情流露。比如六年級語文上冊《窮人》后的小練筆要求:“‘是啊,是呀,’丈夫喃喃地說,‘這天氣真是活見鬼!可是有什么辦法呢’兩個人沉默了一陣。沉默中,桑娜會想寫什么呢?聯(lián)系課文內容,寫一寫桑娜的心理活動”。這個小練筆就是對想象思維的訓練,對心理描寫方法運用的訓練。
2.篇幅要小。小練筆一般是不作過多的字數(shù)要求,要突出短小精,一般是寫幾句話或者一個小段落的訓練要求。比如三年級語文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后的小練筆要求:“‘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發(fā)現(xiàn)呀!你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吧?!边@個小練筆就是讓學生寫幾句話,記錄下所看到的美景,表達出對美的感受。
3.要求要小。小練筆訓練要突出訓練點,重點可以傾向某種表達方法的訓練,可以是描寫手法、修辭手法等的使用,不求全面,一練一得。
二、落實小練筆的練
1.先得法。教師要對文本進行重點的解讀,對小練筆的要求了然在胸,在文本閱讀教學的時候,對重點的文段進行研讀,把小練筆有關的內容或知識點滲透于閱讀教學中。然后教師要歸納、提煉表達方法,使學生形成比較清晰的認識。比如上面提到的六年級《窮人》一課的小練筆,在閱讀教學的時候,對課文中人物的“心理描寫”要進行重點的研讀,理清心理描寫的表達作用和具體運用,包括對桑娜心理描寫時的標點符號的使用,教師進行必要的板書,學生對本課的心理描寫就會產(chǎn)生形象的認知,為小練筆的想象提供思路、為下筆提供方法。
2.明要求。在學生進行小練筆之前,要有明確的要求,讓學生“明明白白”寫作。
一是認真閱讀課文后面編排的“小練筆”的要求,解讀清楚“題目”的要求。比如上面提到的六年級《窮人》后的小練筆,可以讓學生先讀“題目”,從中分析出幾個練筆要求:1.要寫桑娜的心理活動;2.要根據(jù)課文內容展開合理想象。因為這段文字是在課文在中間,根據(jù)課文內容就需要提醒學生聯(lián)系前后文段,聯(lián)系桑娜前面的焦慮、矛盾心理。
二是根據(jù)習作的訓練,可以適當?shù)脑黾悠渌暮线m各年級段的要求,比如:書寫要整潔;寫完后認真修改,正確使用修改符號;寫完后和同桌交流等,可以作為評價標準。
3.細指導。學生在進行小練筆自由寫作的時候,教師要走到學生中去,俯下身子,關注學生的寫作,充分發(fā)揮“面輔”作用,及時的給予學生指導和點撥,必要的時候可以暫停練習,就普遍的問題進行集中反饋提醒,以便使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練習。
4.重展評。展評是促進課堂發(fā)展的有效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進行評價,不僅僅是檢驗效果也是互相學習的最好時機。一般在小練筆進行到大部分學生完成的時候,即可以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展示要借助多媒體手段,讓全班同學可以清晰看到原作品,讓作者把作品朗讀出來,先讓學生進行評價,然后教師適當補充。注意展評的作品要有代表性,代表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借鑒,得到發(fā)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評價之前要給學生評價的標準,讓學生可以對標評價,這樣才能抓住重點,有的放矢。一般來說,評價標準可以和寫前提示一致,這樣可以有效檢查訓練目的的達成程度。
5.要跟蹤。課內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小練筆的練習,經(jīng)過課堂展評后,很多學生需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外去完成。所以,老師一定要對練習完成情況進行跟蹤,進行檢查和書面評價,不斷的促進學生訓練的積極性,提高小練筆的實際效果。
小練筆教學貫穿了小學語文整個過程,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語文教師應該落實訓練,明確目標,一練一得,追求實效,為學生的習作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3—24.
[2]教育部.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三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8.
[3]教育部.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六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