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德
摘要:教師如果能在作文教學中采取相應的策略,善于發(fā)現(xiàn)并利用學生作文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再給學生的作文以適合的點評,讓學生體會到被肯定和褒揚后帶來的滿足感和榮譽感,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會成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5-129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初中生要做到:“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實、健康,內(nèi)容具體,中心明確,條理清楚,文字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guī)范、工整。初步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是重點和難點,但是,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寫作練習卻一直是學生的最大障礙。老師們在作文教學中不厭其煩的講授、訓練,但是一說到作文學生就會有畏難,甚至恐懼的心里,哪里還能寫出好作文。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先要從實際出發(fā)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然后激勵他們放飛想象寫出既字準、句通,又個性飛揚的好文章。
一、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調(diào)動學生課堂興趣
學生寫作內(nèi)容不真實現(xiàn)象和假大空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多是由于日常積累不足,除了讓學生增加閱讀量之外,還應當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讓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和景色。比如描寫母親,很多學生說媽媽給自己做什么讓自己很感動,但多是空話套話,學生并沒有真正地觀察過自己母親的言行舉止、容貌形態(tài)。例如,很多母親長期沾水做家務手變得粗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回家任務:為媽媽涂一次手霜,就觀察媽媽的手,讓學生對媽媽的手進行描寫,通過細節(jié)觀察和真實體會來完成作文內(nèi)容寫作。
二、 從課外閱讀中獲得寫作素材
作文材料不僅限于直接經(jīng)驗,有很多來自于間接經(jīng)驗。那就是廣泛的閱讀。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堅持多讀書,在讀書中不斷接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熏陶,并不斷積累,無論是一個好詞、一個寓意深刻的成語、一個優(yōu)美的句子、一個精彩的片段、一篇有教育意義的文章,都可以成為我們積累的素材。而且,我們可以把語句、片段摘錄下來,甚至把整篇好文章剪下來,日積月累,便成了一本很好的“作文選”。它將為學生提供用之不竭的素材。通過讀書,學生還可以學習各種寫作方法、文章結構等,為我們的作文提供了指導。總之,多讀書看報、看電視、上網(wǎng)都能擴大學生視野,增加人生閱歷、啟迪心智。
三、鼓勵學生注重積累知識,經(jīng)常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一個人的閱讀量對于他的寫作能力來說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感興趣的字詞句記錄下來,并在閱讀之后反復翻看。學生寫不出文章時不要急于去寫,應多做一些語句和精彩段落的積累。莊子說:“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笨梢?,只有積累豐厚了、認識提高了,才能在此基礎上有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學生要通過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首先,加強閱讀是練習寫作的基礎。讀是寫之源,只有讀得多了、記得多了、說得多了,寫的時候才會信手拈來。其次,積累詞匯和成語。教師可以在每一節(jié)課的學習結束之后,讓學生有意識地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精彩且含義深刻的詞匯、短語進行總結歸納,并指導學生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寫作中。
四、學生從范文中“仿”作文,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
老師在教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例如,學習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后,可讓學生學習在寫作中巧妙運用過渡句的特點,仿寫《我的校園》。學習《春》這篇課文,學生學習了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來描寫大自然優(yōu)美景色的,讓他們仿寫《秋》。實際上學生進行模仿性寫作訓練時,創(chuàng)造思維之光就會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是張開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雙翅,慢慢地他們就能搏擊長空。
筆者常對學生講:世上無難事。同理寫作文也是這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說:“只有寫,你才能真正會寫?!币婚_始不要怕寫不好,只要勤練筆,就會熟能生巧。世上哪一個作家、詩人都不是一開始就成為作家、詩人的。有的投稿幾十次,甚至幾百次才能發(fā)表。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是從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來的。有經(jīng)驗的老師通過舉辦手抄報,編印本班學生優(yōu)秀習作選,在班上放大張掛學生的好文章,指導、鼓勵學生向報刊投稿等形式,讓學生獲得較多的“發(fā)表”自己文章的機會,滿足其發(fā)表欲,這些也不失為一種激發(fā)作文興趣的有效辦法。
五、日常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寫的習慣
寫作能力的提升絕不是一蹴而就,應該是在一朝一夕中培養(yǎng)。在課堂中對美文、美段、美句的賞析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的能力,我們可以進行仿寫練習;在課外也讓學生養(yǎng)成有效閱讀的習慣,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看到的佳句、佳段等積累起來。我們也要讓學生養(yǎng)成隨手可寫的習慣。例如,每一個學生應有一個“小練筆”,在每堂語文課之前讓學生進行有主題的練筆書寫,從句子到段逐漸增加。這樣,寫作這個“大”任務,我們就分解為“小”練習,將寫作習慣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
總之,我們的作文教學應該是“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就會通過這些知識去輻射自己的感性認識,并把它們迅速組織起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別致新穎、匠心獨運的文章就會脫穎而出,作文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