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
將興趣教學法引入高職院校乒乓球體育教學之中,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改進學習質量、實現三維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興趣教學法的有效應用需要堅持針對性和個性化原則,要求教師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法以及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本文結合具體教學案例,一一作了詳細闡釋。
乒乓球體育活動兼具娛樂性與競技性,對高職學生身心素質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積極意義。為提高乒乓球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與主觀能動性是重要前提。要求教師靈活運用興趣教學法,讓學生在開放性的氛圍中,學到更多、更全與更加實用的體育知識技能,實現教學效果的事半功倍。
1 高職乒乓球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是向社會培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面對學生就業(yè)壓力大與競爭力低等現狀,為緩解其學習壓力,提高其身心素質與社會適應能力,注重其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則意義重大。然而,當前高職體育教學普遍存在定位低與教學方法滯后等問題,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因此加強體育教學改革的意義重大。尤其是在高職乒乓球體育教學中,利用興趣教學法等現代化教學方法,極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始終維持高漲的活動熱情,緊跟教師的教學進度,持續(xù)改進學習質量,從而盡快實現三維教學目標?,F代化的教學理念,能夠優(yōu)化高職乒乓球體育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等要素,在教學內容與方法等方面加強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快速掌握學科知識技能,實現溝通能力與良性競爭意識等綜合素質的快速養(yǎng)成,以培育更多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
2 興趣教學法的應用原則
第一,針對性。興趣教學法可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因素,利于活躍教學氛圍,但前提是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契合。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將興趣教學法與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等模式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鍛煉中,發(fā)現更多乒乓球體育活動的樂趣。如在講解握拍的相關知識時,可以邊講解邊演示各種常見的握拍姿勢,讓學生根據喜好與習慣自主選擇握拍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
第二,個性化。高職生在身體素質與興趣喜好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為提高其學習興趣,教師應當采取異步教學或層次教學等方法,從而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尊重與保護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快速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針對于低基礎水平學生的教學,教師不能吝嗇對其進行鼓勵和支持,更要通過更換場地與簡化規(guī)則等教學方式,降低他們學習的難度,從而實現知識技能的逐步過渡,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積極性。
3 興趣教學法的應用體現
3.1 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興趣教學法的應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尤其是在高職乒乓球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本著以人為本與快樂教育等理念進行教學,在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為學生選擇科學的教學內容,確保教學整體的有效性、趣味性及人文性。乒乓球體育運動的技術性強,在戰(zhàn)技術教學中,需采取遞進性與多層次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接受攻球、發(fā)球及削球等戰(zhàn)技技術。在步法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理論知識相對枯燥,可引入多媒體等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呈現抽象的知識內容,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隨著技術教學難度的增大,教師需遵循由簡到繁的教學原則,通過動作分解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技術基礎?;虿扇〗M合的方式,提高動作技巧的趣味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和訓練之中,避免產生反感和抵觸等學習情緒。
3.2 優(yōu)化教學方法
首先,要注重乒乓球體育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針對不易了解的技巧性教學內容,通過微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提前學習豐富的教學資料,采用問題引導等方式,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印象;針對難以表述的技巧性教學內容,可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利用視頻、動畫及圖片等信息載體的形式,生動形象的呈現教學內容。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幫助學生輕松理解復雜的技術,同時可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暫停、重放、放大以及標記等功能,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高難度技術的瞬間動作與轉變過程,確保技術概念學習的系統性與鍛煉的科學性;現代教育技術的定格與放慢等功能,能夠確保教學內容與技術細節(jié)講解的通透性、學生學習質量與效率,這是口述講解所不可比擬的;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回放學生的動作,通過定格與放大等功能,或將學生的動作視頻與標準教學視頻進行比較,能夠及時糾正其動作錯誤,掌握準確的動作要領。課后向學生推送相關的動作技術講解的教學內容,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與特長生自主學習,實現知識結構體系的逐步完善,更利于其動作的標準化與規(guī)范性。
其次,在熱身、教學及鍛煉等環(huán)節(jié)引入教學游戲。從熱身環(huán)節(jié)入手分析,簡單的熱身動作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有效預防活動中的肌肉拉傷等狀況。需要契合學生的興趣需求,將擴胸運動、振臂運動及正壓腿等活動貫穿到游戲活動中,達到充分熱身的目的。從教學環(huán)節(jié)入手分析,可以采取小組對抗的方式,進行回球與發(fā)球等技巧的學習,更利于營造開放性的氛圍。學生在激烈的氛圍中,更利于實現動作力度的把控,確保動作練習的標準性,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訓練環(huán)節(jié)入手分析,教師可以將傳統的鍛煉方式,根據學生的身體機能,制定不同的體育游戲內容,比如吹乒乓球、繞臺追逐跑等徒手類的游戲,八字踩點與移動換球等步法類的游戲,轉身傳球及上下傳球等協調類的游戲,以達到理想的練習效果。從休息活動入手分析,學生在高強度的學習與訓練中,身體處于疲勞與神經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可以在放松活動中引入游戲教學,利用趣味濃厚的小游戲,幫助學生快速放松神經與緩解身體壓力,使其充分意識到乒乓球體育活動的作用價值。
第三,比賽教學法。采用比賽教學方法,有助于營造活潑與寬松的教學氛圍,大幅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乒乓球運動具有競技特征,不僅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與成功欲,而且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與團結合作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日常的比賽活動中,鼓勵學生自主制定活動規(guī)則,幫助學生熟悉比賽活動規(guī)則的同時,強化學生自覺遵守比賽規(guī)則的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組織的正式賽與趣味賽,學生協商制定活動口號,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在男單、女單及趣味賽的比賽中,學生能夠反思自身的不足,明確教學目標,達到以賽促教的目的,更利于實現取長補短與優(yōu)勢互補。
3.3 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為了讓學生具備愉悅評價的學習體驗,可以將自評與互評的評價方式貫穿到日常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尤其是在小組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自身與其他學生的優(yōu)點、不足之處,通過互相點評與指導,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意見和建議的收集,以此作為教學設計整改的依據,主動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
興趣教學法的科學性較強,對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還需加強實踐經驗總結與教訓積累。尤其是在高職乒乓球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習質量的不斷優(yōu)化。興趣教學法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實現了教學效果的事半功倍。同時將學生從傳統的學習觀念與態(tài)度中脫離出來,學習體驗與思想情感更加豐富,更利于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作者單位:山東外貿職業(yè)學院泰安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