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
摘要:目的:觀察不同護理干預用在小兒高熱驚厥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選擇2020.2~2021.3收治的60例高熱驚厥患兒,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成甲、乙組,分別采用常規(guī)、針對性護理干預,觀察各組干預情況,并在組間進行對比分析。結果:乙組患兒退熱、驚厥消失時間均短于甲組(P<0.05);乙組患兒護理依從性93.3%,低于甲組73.3%,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高熱驚厥患兒提供針對性護理服務,能促進癥狀消退過程,提升依從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針對性護理;效果觀察
發(fā)熱是兒科疾病治療中的一種癥狀,突然的高熱,通常會應小兒發(fā)生高熱驚厥情況。有流行病調查資料記載,小兒高熱驚厥的發(fā)病率1%~9%,6個月~3歲幼兒是高發(fā)群體。高熱、意識障礙、周身肌群強直、上下肢抽搐、口吐白沫等是高熱驚厥患兒常見表現(xiàn),發(fā)病時間可能會持續(xù)幾分鐘到十幾分鐘[1]。如果小兒屢次發(fā)生高熱驚厥,可能會對其腦部造成不同程度損傷,病情嚴重者致殘或死亡。為有效控制高熱驚厥患兒病情,應在對癥治療基礎上,全面了解相關危險因素,進行針對性護理。本文納入60例患兒資料,對比常規(guī)、針對性護理應用情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0例高熱驚厥患兒均于2020.2~2021.3階段前來我院治療,均有明確診斷,將入選者分成如下兩組:
甲組(n=30):男19例,女11例,年齡0.6~3.2(1.9±0.2)歲,入院時體溫38.1~39.8(39.2±0.6)℃。
乙組(n=30):男17例,女13例,年齡0.7~3.4(2.1±0.4)歲,入院時體溫38.0~39.9(39.4±0.8)℃。
兩組患兒以上基本資料均衡分布,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是在征得患兒家屬同意、得到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進行的。
1.2方法
甲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將高熱驚厥患兒平放在病床上,松解衣領,頭略偏向一側。清除口腔內分泌物,利用面罩式吸氧方法;若患兒屢次抽搐并且牙關禁閉時配合使用開口器,具體是將開口器放在上下臼齒中間,以防咬傷舌頭或口唇,按壓人中、合谷、內關等穴位2~3min。乙組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護理,方法如下:
(1)降溫:藥物降溫的同時應用物理降溫法,比如冷毛巾濕敷前額、手心等位置,并且要進場更換,頭下枕上冰袋,采用32~36 ℃溫水或30%~40%乙醇輕擦頸部、兩腋窩及大腿根部等,必要時應用退熱貼或退熱栓,但注意的問題是患兒驚厥情況控制之前禁止使用口服退熱藥。
(2)降低顱內壓:對連續(xù)、反復發(fā)作的驚厥患兒,應盡早應用20%甘露醇等降低顱內壓。
(3)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嚴格監(jiān)測患兒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尿量、上下肢張力等改變情況,并認真做好相關信息的記錄工作,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時及時上報值班或主治醫(yī)生,協(xié)同處理。密切關注患兒的用藥情況,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4)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針對患兒及家屬滋生出的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與撫慰,比如利用親切的語言和他們交流,為他們提供全面服務,時常為患兒講述童話故事等。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兒家屬普及高熱驚厥的相關知識,包括發(fā)病機制、表現(xiàn)、治療方法及預后等,協(xié)助他們掌握基本的護理技能,比如科學添加輔食、確保營養(yǎng)全面、增強免疫力、適時增減衣服等。
(5)基礎護理:在患兒清醒后,應盡早為他們提供維生素、熱量、蛋白質含量高的流食或半流質食物;做好患兒的口腔護理工作,確??谇磺鍧?,以防部分口腔細菌下移到肺部引起感染問題。
(6)創(chuàng)造舒適環(huán)境:盡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刺激,為本組患兒打造安靜、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并且要確?;純好咳找谐渥愕男菹r間。
(7)出院指導:在患兒出院前一天,護理人員前來病房,詳細為患兒家屬講述出院后就安全患兒體溫監(jiān)測的必要性,精準辨識體溫上升的早期臨床表現(xiàn)與體征,幫助家屬掌握患兒再次發(fā)生高熱驚厥情況時的搶救方法。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各組患兒退熱、驚厥消失時間,利用自擬問卷調查依從性,有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之分。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20.0軟件包處理數(shù)據(jù),表示計量資料;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F(xiàn)isher確切法計算。檢驗水準為=0.05。
2結果
2.1癥狀消退情況
在退熱、驚厥消失時間上,乙組均短于甲組,組間數(shù)據(jù)形成了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依從性
乙組患兒完全依從24例,依從性93.3%;甲組中有16例患兒完全依從,依從性73.3%。專業(yè)軟件分析以上組間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調節(jié)人體的體溫是下丘腦的重要功能之一,現(xiàn)已證實,下丘腦后、前部分別是人體的產(chǎn)熱、散熱中樞,兩者相互調節(jié)、制衡,確保人體體溫恒定[2]。因為兒童的年紀偏小,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沒有發(fā)育成熟,故而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體溫上升情況。并且因為兒童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也不夠成熟,不能形成良好的神經(jīng)髓鞘,所以很多兒童在受到微小刺激時大腦就容易導致大腦亢奮,以致神經(jīng)細胞放電異常,進而出現(xiàn)驚厥。兒童體溫異常升高會引起抽搐情況,而如果不能及時控制連續(xù)的高熱驚厥,很可能損傷患兒的腦組織,以致患兒出現(xiàn)癲癇或智力低下等后遺癥,嚴重損害生命健康。
兒童發(fā)生高熱驚厥后,在對其進行積極的對癥治療后,也要通過護理干預去更有效的控制癥狀,優(yōu)化生活質量,降低疾病的復發(fā)率。既往有研究指出[3],年齡、體溫與家族史均是高熱驚厥患兒的危險因素,高熱會增加患兒腦組織的耗氧量,造成腦神經(jīng)過度興奮,故而應盡早控制患兒的體溫,加強病情監(jiān)護,確保急救準備工作的全面性。針對性護理是最近幾年中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護理方式,其以完善基礎護理為目標,確立患兒的主體地位,力爭為他們提供精心、優(yōu)質、整體的護理服務,促進他們早期康復,改善生活質量。在本次研究中,乙組患兒退熱、驚厥消失時間分別是(26.8±3.5)h、(4.0±0.4)d,均短于甲組(41.2±3.9)h、(6.2±0.8)d,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針對性護理能促進高熱驚厥患兒癥狀表現(xiàn)消退過程,這是他們病情轉歸的重要基礎。本文還比較兩組患兒的依從性,乙組(93.3%)更高于甲組(73.3%),可見乙組患兒治療依從性更高,間接的表明針對性護理能提升高熱驚厥患兒的臨床配合度,確保治療及護理活動順利推進,打造良好的護患關系,與國內既往報道相一致[4]。
綜上,為高熱驚厥患兒提供針對性護理服務,能促進癥狀消退過程,提升依從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鐘曉紅,湯玲俐,黎群娣. 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中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的作用[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014(025):173-174.
[2]羅潔. 門診輸液過程中發(fā)生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及護理干預分析[J]. 家庭保健,2020,000(001):197-198.
[3]秦燕. 護理干預對小兒高熱驚厥的效果觀察[J]. 特別健康:下,2014,000(007):P.292-292.
[4]謝倫艷,禹晶晶,胡志平.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用于小兒高熱驚厥的效果評價[J]. 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04(17):49-51.